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亚马逊河和印地安人——巴西之行(一)/博客日志/敏思博客

[游记]亚马逊河和印地安人——巴西之行(一)/博客日志/敏思博客

2007-08-02    blogms.com

今年一月初,参加了一个在巴西举办的工商业学习班。我们这个班主要以实地考察为主,虽然时间不很长,但是把巴西的主要地方都看到了,最远深入到巴西西北部腹地的玛瑙斯市。

凡到巴西来的人没有不来玛瑙斯市(Manaus) 的,玛瑙斯市为巴西亚马逊州首府,地处黑河和索里芒斯河(亚马逊河支流)交汇处。人口150万,几乎集中了全州的人口。其余的50万人分布在亚马逊州的其他地方。亚马逊州(Amazon)是巴西最大的一个州,位于巴西西北部,地处亚马逊河中游,北与委内瑞拉、西与秘鲁、西北与哥伦比亚接壤,面积156万平方公里,和中国的新疆(166万平方公里)差不多,但是人口却要少多了。我们来这个城市的主要目的不是看城市,而是冲着亚马逊河来的。

亚马逊河是当之无愧的河中之王,我去巴西前,见过最大的河是长江,但是和亚马逊河一比就如同现在经常枯水的黄河和长江相比了,长江的水流量只相当于亚马逊河的四十分之一。由鼓吹“中国崩溃论”而出名的著名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来到了中国以后说过一句名言——“中国不缺少土地,缺少的是淡水”。只有见到了亚马逊河才会对布朗的话有深刻的理解。

亚马逊河全长6400多公里,其支流有上千条,与干流共同组成了总长度达6万余公里的亚马逊河水系,它发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中段,秘鲁的科罗普纳山东侧的米斯米雪峰之颠。一路汇集了近100多条支流的河水,进入亚马逊平原。最终在巴西东部的马腊若岛附近流入大西洋。入海口宽达320公里。亚马逊河口年平均流量向大西洋排放达到每秒18万4千立方米,相当于全世界所有河流向海洋排放的淡水总量的五分之一,从亚马逊河口直到肉眼看不到海岸的地方,海洋中的水都不咸,在远离河口320公里的大西洋上,还可以看到亚马逊河的黄浊河水,因此人们把这一带称为“淡水海”。

假如中国有这样的一条河,可以说中国的三农问题就不成其为问题了,新疆、甘肃、陕西、内蒙古的沙漠就都可以变为良田。中国即使修40个南水北调工程也不用担心无水可调。

还让我嫉妒的是亚马逊州西北面有4000多公里的国境线,竟然只有2万多的陆军看守,亚马逊州驻扎着巴西最大的西北军区,但是加上海空军不足4万人。它的空军基地、海军基地就在玛瑙斯市出城不远的地方,沿亚马逊河逆流而上可以看到它的空军基地的机场,但是没有看到有几架飞机。海军就驻扎在亚马逊河的边上,只见到有3、4艘1000多吨的炮舰。巴西之所以这么放心大胆地不派兵守着边疆,在于亚马逊州的北部和西部都是几乎没有人烟的热带雨林地区,就是放你进来,不认识路的人也难以通过。

亚马逊热带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雨林,适合植物生长,有浩瀚无际的原始森林,各种植物两万余种,它的生物量足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被誉为“地球之肺”。由于巴西政府提出开发西部,出现了大规模砍伐树木的行为,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然而对此着急的不是巴西政府,而是美国政府急得不行,一再要求巴西保护这个地球之肺,但是巴西说自己不开发就无法养活这里的老百姓,几经讨价还价,现在美国政府每年就为保护这里的热带雨林无偿提供给巴西政府40亿美圆。因为美国的气象学家判定,如果这里的森林遭到破坏,受影响的将是美国南部。巴西人太幸福了,随随便便就弄来40亿美圆花。

亚马逊河上游由黑河和索利芒斯河组成。索利芒斯河河水为淡黄色,黑河河水为浓咖啡色,两条河水在交汇处长达数十公里的河面上黑黄分别,成为所谓世界著名的一大景观。由于离玛瑙斯市不远,也成为了当地旅游的一个卖点,其实中国的鄱阳湖和长江交汇的湖口,也有如此的水域分界,只是还未成名罢了。

有其利必有其弊,亚马逊河水量巨大,但是在发电方面却派不上用场,亚马逊平原是高低落差非常小的平原,河岸旁的马瑙斯市距离东边的大西洋有1600公里,但海拔只有44米。所以根本没有办法修大规模的水电站。通过亚马逊河洪水泛滥的卫星图片可以知道,季节性的降雨使亚马逊河和其支流经常洪水泛滥,在雨季河道平均深达40米,宽展到平均38公里,在雨季,亚马逊河淹没了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洪水深度在有些地方比旱季水位最低时高出12到15米。我们去的时候是旱季,在马瑙斯市上了游艇以后,我们看到的依然是那连到天边的河水,肉眼根本看不见河对岸在什么地方,如此宽阔的大河上也根本无法架桥,所以马瑙斯市是世界上著名城市里少有的不通火车的城市。

洪水无缘见到,但是当我们穿行在热带雨林里以后,却见到象中国的大鱼篓一样的巨大的蚂蚁窝高高地挂在距离地面至少4米以上的树叉上,这里的蚂蚁已经进化到了窝不修在地下而是在半空中了。证明洪水最大的时候水位至少涨高4米左右。幸亏巴西人口稀少,所以洪水虽然远远超过中国1998全国抗洪的时候,但是没有听说有人受灾,更不见有所谓抗洪。假定中国的人口也只有巴西的1亿8千万的话,那么长江的洪水也就不是灾了,没有人在江边的低洼处住,洪水来了爱往哪流就往哪流,古代的云梦泽大约就是这个意思,洪水形成的泛洪区象梦一样的无边无际。看来天灾和人患是相辅相成的,我十分遗憾中国没有早早施行计划生育。

在亚马逊的热带雨林里居住着当地最早的主人公,南美印地安人,我们专门穿过了大约十公里的雨林去近距离观看他们的生活。印地安人长的和蒙古人很象,个子一般不高,不论男女成年以后都矮胖矮胖的,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塌鼻子,所以有一种说法,美洲的印地安人是远古迁徙来的亚洲蒙古人的后裔。我所见到的由十几个印地安人组成的家庭,他们的房子有十几间,纯天然的木头构成,连漆都不刷,建在水上,用绳索和木条固定在岸边的大树上,很科学的地方在于,这房子不怕洪水,大水来了房子就跟着涨起来,水落了,房子再跟着落下来。显然他们没有任何中国人心目中的正式工作,这家人摆了个小货摊,卖些带翎毛的弓箭、面具什么的,但也不是主业,因为制作粗糙,我们一行加上20多个白人共40多人,没有人买他们的东西。他们采集野果,打鱼为生。这里到赤道直线距离不到300公里,所以不用御寒,男人只穿一个大裤衩,女人外加一个大背心,生活需求极其简单。这里的小孩大约也不上课,见到几个约十一、二岁男童女娃坐在长三米,宽80公分的独木舟上,抱着这里一种叫“貘”的样子凶恶但是很温顺的小动物,找上我们来要求合影,但是照完了相片,我们要付给他们一黑澳(巴西货币的土称,相当于人民币三块钱)。

巴西政府没有任何扶贫计划,当地印地安人也不羡慕城里人的生活,其实他们一家离马瑙斯市不过几十公里,肯定不到一百公里。据说,巴西政府对实在没有能力造那种木头房子的人给于关照,出钱给造房子,别的什么也不管了。教育、就业什么都不管,印地安人也不找政府的麻烦,他们也不是不接受新生事物,我见到好几个中年男性印地安人在我们面前炫耀式地把他的手机从腰间取下来,比划比划,我们这行人大多已经把手机放裤袋或包里了,他们可能还在想这些外来的人怎么连手机都没有,他们的手机和马瑙斯市里卖的属于同一档次,是中国上世纪90年代流行过的东西。他们的生活里没有电,所以也就没有电视、冰箱、电灯,自来水等,但是,他们的神情都十分自得,没有那种愤世嫉俗、怨天尤人、苦大仇深的表情,由于语言不通,没有办法交谈,更多的情况无从了解,但是从外表看,他们很满足于日升而做、日落而熄的生活。

看到他们简单而纯朴的生活,我一路上在想,什么是幸福?看来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人们会有很不同的认识,你认为是痛苦的,不堪忍受的,在他们看来是正常的,是快乐的,其实也是和谐的。相反整齐划一的生活,制定出规范的生活模式却很可能是政府最失策的地方,每个人都有按自己意愿生活的权利,只要不触犯别人的利益,任何外来的干涉都可能引出不必要的麻烦,也许巴西政府在这点上很聪明。

转自:http://www.blogms.com/blog/CommList.aspx?BlogLogCode=100122047063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