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亚马逊河流域有一种“怕酒草-游记、攻略、结伴同行 |
[游记]亚马逊河流域有一种“怕酒草-游记、攻略、结伴同行 |
2007-08-02 jielv.com |
此地无电,到处都用油灯照明。由酒吧出来,走廊的地上也摆着几盏油灯,火苗随风摇曳着,一明一暗的。一条高架带顶的木桥把我们带到宿舍。哈,这些宿舍的房间也全是不密封的:高高的草叶屋顶,矮矮的小围墙,没有窗户,直接与自然相连。每个房间里有两张床,都罩在白色蚊帐下。墙边一个小木架,一个小木桌,上面放了一樽水和一个搪瓷脸盆。宿舍里的确很简陋,但想到今晚将睡在大自然中,我高兴极了。 七点半,食堂的大鼓“嘭嘭嘭”地敲响了,所有游客都汇集到食堂来。这个周末大约有四五十个来宾,多数来自美国,其中有一队人是来此搜集昆虫标本的。讲话声最大的两个从纽约来的女子穿得花枝招展的,很高兴地向我们介绍这里的活动。晚餐极丰盛,我大吃大喝了一通,还吃了不少木瓜。 餐后大家都聚到酒吧里。几位当地的乐师奏着热情欢快的音乐,唱着咿咿呀呀的南美民歌。其中一个吹着排箫,一个拍着手鼓,一个摇着沙铃,还有一个拨着吉他,边弹边唱。我最喜欢那排箫的声音。一排竹木削成的长短不一的小管,连在一起。箫声音既不宏亮,也不清脆,听起来沙沙的,给人一种纯朴感。他们奏得起劲,以那轻松愉快的南美节奏,把屋内人的跳舞兴致全引了出来。男女老少在酒与音乐中,载歌载舞,尽情作乐。我坐在一旁,在油灯昏暗的光下,写着这些话,想象着明天的丛林。 已经在蚊帐里了,忍不住再添几句。这小小的帐子,虽是与外面相通,还是有些闷热。墙外,月亮正圆正亮,高高地挂在天上,月光从云外透出来;桥下,小河里倒映着皎皎月影,悄悄射进屋内;林中,萤火虫一闪一灭的飘着,不知树丛后面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我听着酒吧里的人语声,吉他声,沙鼓声,歌声笑声,与林中传来的虫鸣声混在一起,觉得这一切都似乎不是真实的,象在梦中一般;洛杉矶、利马,都仿佛是隔世的情景了。人声停止后,就只剩下各种鸟虫的鸣叫声,愈来愈响,此起彼伏,真好象是在奏着一首交响乐。 谁又在指挥呢? 1996年8月30日(星期五)第三日 昨夜在吱吱叽叽的虫鸣声与淅淅沥沥的阵雨声中,做了好几个热带雨林的梦。 早上五点半就被阳光照醒了。附近村落里的公鸡也争先恐后地啼叫着。记得小时候在爷爷家住,每天早晨都听到鸡叫声,现在又听到了,仿佛梦境一般。我又迷迷糊糊地睡去了,七点半才起来吃早餐。 一切都是亮绿色的,水灵灵的,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尤其可爱。食堂外面栖宿的几只美丽的热带大鹦鹉正叽叽呱呱讲个不停。那两只绿色鹦鹉,长得象一对双胞胎,一直在“hola!hola!”地大叫着。另外几只红色和蓝色的鹦鹉则不知所云,却都挺自我陶醉的。不说话的时候,它们就用尖尖的弯喙勾住木杆,与两只脚并用,在房梁上爬来爬去,就象有三只脚一样。偶尔它们也低低地飞一下。这些大鹦鹉一点儿也不怕人,骄傲极了。 早餐是鸡蛋、面包和果汁。饭后我们跟导游去低地丛林里探秘。穿上预先喷过防虫剂的长袖衫长腿裤登山鞋,脸上手上也涂好防虫剂,八点半我们出发了。 一离开草棚,就进入森林了。沿着一条平坦而弯曲的泥泞小路在林中绕着。有的地方铺了小木墩,有的地方铺着厚厚的落叶,有的地方大树横阻,有的地方泥湿地滑,但都不太难走,走了一上午也不渴不热不累。空气中略略带着湿气,温度不高,大约28-30度。高大的看不到顶的树,为我们遮住了阳光。 我一下子就被这热带雨林中的各种植物深深吸引住了。 树,到处是树,到处是绿叶绿枝,点缀着鲜红的果实。这就是我的第一印象。 树木的种类真多,高高矮矮,大大小小,什么样的都有。最先吸引我的是一种巨大参天的树。树干横切面并不是圆形的,而是多角形、海星状的,接近树顶才圆一些。树干的每一分枝,都好象一面墙似的,撑在地面上。这些原来都是由主干旁生出的根,伸展到地上,长成一堵木墙。因为这里的地很松,雨季时都是沼泽,树根长不了很深,这种形状可以很有效的支撑高大的树干。 几乎每棵树上都长满了各种其它的小植物。树干上生着各种藓类、蕨类、菌类植物,树枝上悬下无数根粗粗细细的长藤。有的藤两三根缠在一起,结成一根绳子样的;有的绕在树干上;有的u字形挂在树枝上;很多都一直伸到地上,长进地里。 有一种树,缠绕着别的大树生长,自己越长越大,越长越高,最后把依靠的树完全包在中间,使它因渐渐得不到空气中的营养而死去,而这棵新树已经长成了。我看到不少这样的树,都不同程度地纠缠着利用着别的树,心中很有些不忍。 森林里除了树外,还到处有声音,白天以鸟的叫声最响。有一种鸟叫起来“咕嘟咕嘟”的,象是流水声。罗丹说这是公鸟在叫。每只公鸟有十几只雌鸟为他服务,衔食筑巢,而公鸟的任务只是要大声叫,吓唬别的鸟叫它们不敢靠近他的地盘。“咕嘟咕嘟……咕嘟咕嘟……”。另有种鸟,叫声好象是电子闹钟,“毕毕毕”的,第一次听到还吓了我一跳。还有一种在湖边栖居的大如鸵鸟的大鸟,“嗄嗄嗄……”,叫声低低沉沉的,好象是雄厚的男低音在练嗓门。 林间最多的其实应属昆虫了,只是它们很小,白天一般都藏起来,所以并不显眼。我们见到了百足蜈蚣,我还抓了只放到胳膊上,数了数,果真有不下一百只脚。还有一种搬叶蚂蚁,一只只都举着大于它们身躯几倍的树叶,排着队忙碌着。许多美丽的花蝴蝶,在叶间上下翻飞。 小韩举着个照相机,三步一停、五步一止地认真拍着照,恨不得把每样事物都 拍下来。我跟在导游后面问东问西,那时真希望自己是学生物的,可以叫得出所有动物植物的名字,讲得出它们的故事来。 午饭后,用亚马孙的河水冲了个凉水澡,懒洋洋地躺在吊床上,十分舒闲。这时天又哩哩啦啦下了几阵小雨。 我找到一份介绍亚马孙河的资料,读到一些十分惊人的数字。亚马孙河是全世界水流量最大的河流,比第二到第九大的河流总流量还大,占全世界淡水总流量的三分之二。从我们这里到入海口有两千三百英里远,落差却只有三百八十四英尺。河水经过我们时,每英里落差仅四分之三英寸。这样平缓的河,全靠巨大的水流量来保持它每小时六英里的流速。大水的季节,入海口可宽达三百英里!亚马孙河流域的各种水生动物最繁多,仅鱼的种类已超过大西洋鱼类的总和。可是亿万年前,亚马孙河竟是自东向西流的。 下午三点钟,罗丹要带我们去亚马孙河上游船河。我们一行四人,加上一对年轻的西班牙夫妇,跟着罗丹和一个船老大上了一艘无棚窄船。一上船,雨就下来了。 小韩迅速从包里拿出一个防水套子,把他的摄影器材罩住。而那个在军队里训练有素的费迪,则以更快的速度从不知什么地方抽出的雨衣和防水裤套上,转眼间整个人就都裹得密密实实的,看着实在是好笑。我的帽子戴不牢,总被风吹掉,索性连帽子也不戴,任由雨点打在头上脸上身上手上,凉凉爽爽的,好不惬意! 亚马孙河在此处有一英里左右宽,水是向东北流的。小船在雨中飞快地向下游驶去。走了约半个小时,雨渐渐停了。我们把船靠近东岸。岸上搭着几只账篷,有两户人家在捕鱼。这里正是亚马孙河的一条支流与主流汇合的地方,鱼很多。在打鱼的季节里,渔民们带着全家,划了小小的独木舟,向河中撒网捕鱼。城里每天有人来收购新鲜的鱼。 其中一家人有好几个小孩,最大的一个约十一二岁的样子,也在那里帮忙。父亲坐在船头划船,小孩拉网上船。一网拉起,有上百条鱼呢!那些鱼嵌在网上,还在着急地摆尾挣扎着,鳞光一闪一闪的。 这里还是河豚出没的地方。浅灰色和粉红色两种河豚在我们船前船后跳跃嬉戏着,有时还从船下潜过,冒出一串气泡来。我们很想照一些它们的相片,可是顽皮的河豚象是在跟我们捉迷藏,忽隐忽现的,半天也没拍着,倒费了我们好几张胶卷。 附近的河中心有一个大岛,雨季时完全淹在水下。而这时水位低,岛就露出水面。我们停了船,到岛上去玩。岛上铺了细细的黑沙,长着几丛小草。岛的一端种了一排排的豆苗,没人看管。河风吹过,极目远眺,宽宽悠悠的河面,平平绿绿的丛林,没有山,没有路,没有车,没有人,没有任何文明的迹象。 夕阳微醉的时候,回到了住处,又懒懒的在吊床上睡了一觉,到酒吧里听了会儿音乐,吃了一大顿饭。等天全黑了,我们再次出发,行夜路去。 月光透不过密叶,林间黑黝黝的。我们跟在罗丹后面,人人打着手电筒,都悄声不语,向上下四周照着,寻找各种可见的动物。 首先见到的是一只大如小鼠的白毛虫,在一片叶上趴着,慢慢啃着叶子,嘴巴微微地动。据说这是剧毒的。我可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长有象白鼠的密毛的虫子。后来又见到几只在叶下休息的花蝴蝶,大大的翅膀,停止了扇动,静静地随着叶的颤动而颤动着。绿色的大草蜢,也停在树叶下边,一动不动。还有两三只伏在叶上、双目大瞪的小青蛙,待要去碰它们时,倏地一下就跳走了。有一只小甲虫,背上生了两点绿色荧光,好象两只眼睛。我们关了手电筒,只见那小点,亮得如两粒绿色的小灯,在黑暗中显得诡异极了。 费迪想见猴子,莎伦想见蛇,结果都如愿以偿了。树上有几只夜猴,从一棵树顶跳到另一棵树顶,摇下许多叶子来。一叶芭蕉上,一条盘起的小蛇正东张西望。 罗丹说这也是剧毒的,吓得我没敢多看。 有一只昆虫,翅膀生得与一片绿叶简直是一模一样,不仅有粗细不一的脉纹, 还有一个棕色小斑,好象是叶片开始枯黄了一样。我仔细看着,直到隐约见到两根细细的触角在微动,才有些相信这并不是树叶,而是昆虫。这是我所见过的最神奇的保护色了。 出了密林,皎皎月光洒下来,照得小河亮亮的。回到小茅屋,游客们都睡去了。夜深了,屋顶下,三个游客和两个乐师围着一盏小油灯在愉快地交谈着,伴着浅浅的吉他声。我静静地写着日记,感到无比安宁。 1996年8月31日(星期六)第四日 这是在伊基多斯的第三天了。在这里住得越久,人就越懒,整个人就象是亚马孙河一样,静静缓缓的,或象丛林中的树叶一样,一动也不想动。 |
转自:http://www.jielv.com/html/2006_5_25/2006_5_25_149486.htm53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