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另一个星球上的城市——巴西利亚

[游记]另一个星球上的城市——巴西利亚

2007-08-05    tuniu.com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是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以瑰丽多姿的建筑闻名于世,有“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之称。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巴西利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当时巴西利亚仅有27年的历史。

1960年4月21日巴西从原来的首都——风光明媚的海湾城市里约热内卢迁到这里,成为巴西的新首都。从空中俯瞰巴西利亚,城市的轮廓宛如一架迎着朝阳翱翔天际的巨型飞机。将城市规划成飞机的形状,这本身就是一件伟大的艺术创作,象征巴西是一个高速起飞的发展中国家。的确,这个城市从兴建到成为正式的首都,只用了三年多时间,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原计划在巴西旅游时,利用途径巴西利亚的半天时间参观游览,可一来到这里,立即被这个城市的建筑魅力所吸引,真有“就像踏上了另一个星球”的感觉。导致我两周后再次专程来这个独特的城市住几天,细细品味它的风韵。

自十八世纪后期开始,巴西的行政当局曾多次计划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往内地,以避免来自海上的军事攻击,开发西北部广袤的原野,合理安排经济布局,使内陆和沿海的经济得到均衡发展。

1956年,库比切克总统执政后,作出了迁都的决定。他亲自主持城市的选址,邀请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组成评选委员会,著名设计师奥斯卡-尼梅尔担任总设计师。巴西利亚最初的规划是没有红绿灯的城市,现在也很少见,所有电线都埋在地下,几乎见不到电线杆。到处是绿地花草树木,令人心旷神怡。奇特的建筑和雕塑,就像神秘的符号冲入眼帘,仿佛进入了一个神话世界。但在这个城市游览,几乎没有方便的公共交通工具,在第二次飞到巴西利亚机场后,马上在机场大厅的租车柜台,凭护照和英文的驾照公证租车自驾游,这是最经济高效的办法,租车价格低廉,城市路况很好,停车也非常方便,即使第一次来巴西利亚,只要稍看一下地图就能上路,公路体系规则明了,在这个城市里几乎不会迷路。

巴西利亚的布局就像一架头朝东偏南方向飞行的巨型飞机。沿着“飞机”的机身和机翼构成了市区的主要部分。飞机头部是总统府、议会大厦和联邦最高法院构成的三权广场,从“机头”向后,依次是联邦政府办公楼群、大教堂、国家大剧院、汽车总站、商业区、宾馆区、电视塔、体育场馆,“机尾”有军人教堂和库比切克总统纪念馆;“机翼”由宽阔的公路连接起来,公路两侧是规划整齐的居民区。“飞机”的前方是大面积的帕拉诺阿人工湖,湖上三拱桥的设计令人叹为观止。

放下行囊,驾车直奔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议会大厦,大厦被设计成H型,意思是“以人为本”,葡萄牙文的人(HOMEN)是H打头。大厦地上、地下共28层,象一座丰碑雄浑而庄重。参众两院分列两侧,被设计成朝下和朝上的大碗形,众议院碗口向上,象征着民主、广集民意,参议院碗口向下,象征着集中、综合民意,政治概念和建筑语言在这里和谐地统一。这组建筑也被戏称为“一双筷子两个碗”。

我再到巴西利亚那天正逢周末,游人稀少,围着这座奇特建筑转了几个小时,从各个角度拍照,警卫人员一定觉得这个东方人很奇怪。傍晚时来到大门口,刚过了公众免费参观的时间。我用英语加杂着葡萄牙语,与一位官员表示我想进去参观拍照,他竟很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还帮我拿着三脚架,带我到里面转了个够。这种待遇令我异常兴奋,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是难以想象的。在参议院会议大厅,他把所有灯光打开让我拍照,并热情给我介绍,可惜我几乎一句都没听懂,忙于摆弄像机拍照。

据说议会开会期间,任何公民有权进去旁听,也可请议员代表自己发表意见。议会大厦里布置了一些雕塑和壁画,还有一间小教堂。临别前他送给我两个很大的明信片,上面印有议会大厦的图案,可惜回国后只收到了一份,令这件纪念品更加珍贵,每当看到它,就想起那次奇妙的经历,内心由衷地感激这位巴西的“洋雷锋”。

从议会大厦出来,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灯光映照着每一个建筑物,使城市的夜景比白天更有魅力。此时虽已饥肠辘辘,仍沉浸在兴奋的状态继续拍照夜景。这个城市的人口不多,非常安静,感觉治安也不错,不象在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要时刻警惕着财物被盗抢。很晚了才找到一家大型购物中心,饱餐一顿后回到酒店。值得一提的是,在巴西利亚如果没有汽车,要找一家餐厅或购物都不容易。这一点确实没有里约和圣保罗那么方便。

第二天清晨先驱车围着机身——城市的中轴线转了一圈,然后来到议会大厦后面的三权广场。广场北侧是总统府——高原宫,长方形的建筑用曲线构成的廊柱支撑,即端庄典雅又活泼明快。每天早晨和晚上,在总统府前有升降旗仪式,据说运气好的时候,还能见到总统出来和大家打招呼。

广场南侧面对总统府的是最高法院——司法宫。在最高法院前,有一尊端坐的少女雕塑,一条丝带蒙着双眼,手持利剑,象征着公平裁决、不徇私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权广场的中央是高达104米的旗杆,顶端飘扬着永不落的巨幅巴西国旗,国旗面积有篮球场般大小,由巴西的26个州和一个联邦区定期轮流更换。广场中间有一尊铜铸拓荒者雕塑,讴歌参加巴西利亚建设的那些勤劳智慧的能工巧匠。广场上还有一些建筑和雕塑,年轻的恋人依偎着谈情说爱,成群的鸽子在悠闲的觅食,这一切显示出非常自然和谐的城市韵律。

沿着机身继续向西走,来到巴西的外交部——水晶宫。水晶宫前面是用水生植物装点的大水池,建筑物的玻璃墙面与水面互相辉映,宛若仙境。门口由五块白色石头雕塑的变形莲花,象征着世界五大洲国家人民的团结。

外交部遥对着司法部,这座建筑很奇特,在高大的廊柱间有几个向外伸出的大水槽,高低错落,在办公时间,有清水似瀑布般流下,象征司法透明、流畅,而休息日则没有水流下来。

再往西是和中轴线对称的十几栋政府各部的办公楼,外型统一。这种布局,似乎比较方便各地官员来首都办理公务,也避免了各部在办公条件上的攀比,但显得比较呆板。

继续前行是著名的巴西利亚大教堂,由十六根弓型柱和彩色玻璃构成,形状就象教皇的皇冠,顶端又似伸向苍天祈祷的手。其构思之大胆奇妙令人惊叹。教堂内是一排排的座椅,顶端悬吊着三个天使,俯视着来此礼拜和参观的芸芸众生。在教堂中心抬头仰望,透过彩色的玻璃,天空一片片白云缓缓飘过。我是无神论者,也在这里向上帝感激,让我在这个城市有如此愉快的经历。

大教堂斜对面那座金字塔型建筑——是巴西国家大剧院。

驱车来到中轴线的制高点巴西利亚电视塔,免费乘电梯登塔远望,整个城市一览无遗。电视塔下人气兴旺,艺人边吹奏排箫,边出售自己制作的CD,还有一群黑人在贝林抱的伴奏下,跳着巴西的街舞卡波拉,引来众多游人围观。广场上全是卖旅游纪念品的商铺,在一个卖文化衫的摊铺外,我想偷拍美女小老板的企图被识破,大眼睛望着我不动声色,我索性坦然地连拍几张,然后挑选一件T恤聊表谢意。

电视塔下有一座巴西民族乐器——贝林抱的铜铸雕塑。乐器是用一弓形的木棍和一根绑在木弓两端的金属丝,下端装一个涂了色彩的葫芦作为音箱构成的。演奏者摇动木弓,葫芦里的东西撞击葫芦发出声音,同时用硬币拨动金属弦,就发出一种独特的呜咽声。贝林抱是专门为卡波拉舞蹈伴奏的乐器。这种舞蹈和乐器主要流行于巴西东北部的巴伊亚州。舞蹈起源于安哥拉的一种武斗样式,现已演变成一种规则化的武术运动。表演时双方不许用手,只许用腿、脚和头撞击对方,并迅速空翻、倒立、旋转,极富观赏性。

下午继续向机尾方向走,远远看到一座高大的镰刀人物塑像,后面是80年代初落成的前总统库比切克纪念馆,馆内常年展览库比切克的生平经历,还有一些绘画、摄影的展览。

库比切克总统为这座城市的诞生呕心沥血,日夜操劳。1961年1月31日卸任后,在巴西军人政权时期受到迫害。1976年12月在一次意外车祸中神秘去世。巴西人民为了纪念他,建立了这座纪念馆。馆前的雕像是库比切克总统站在一把镰刀中的形象。这也是奥斯卡-尼梅尔典型的作品,前面提到的外交部大楼——水晶宫、巴西利亚大教堂是尼梅尔最杰出的作品。他是一位老共产党员,还参与了纽约联合国大厦和巴黎法国共产党总部办公大楼的设计。

纪念馆前不远处有一座白色三角形的小教堂也很有特色。匆匆转了一下就结束了一天的行程,返回酒店。

第三天一早起来,在酒店顶层的餐厅吃过早餐,就整理行装准备下午告别巴西利亚。早听说过巴西利亚大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学校有一座著名的大厦——蚯蚓大楼,因楼体似蚯蚓般弯曲而得名。趁还有半天时间,自己开车方便就慕名前来探访。在蚯蚓大楼边停好车时,都没有感觉这里是一所巴西著名的大学,到处是花草树木,百鸟争鸣,倒象是一个大的郊野公园。该校是由巴西著名人类学家达尔西-里贝罗创建,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有学生数万人,据说也有不少中国留学生。正值狂欢节假期,校园里异常安静,只见到几个教职员工在练习中国太极拳,在异国他乡,看到中国文化在这里生根成长,内心有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和他们打过招呼,简短攀谈后,在校园里转了一会儿。

告别大学后来到帕拉诺阿人工湖畔的总统官邸——黎明宫。因建筑位于市区的最东面,意味着每天最先迎来朝霞而得名。这是一幢别致典雅的二层楼,外墙全是用玻璃建造,仿佛一艘停泊在水中的游艇。总统任职期间在此居住。官邸的廊柱是模仿印地安人的盾牌形状,也似一把把倒置的扇子。不仅线条优美洒脱,也显示了印地安人是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官邸周围很多树木,不时传出鸟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居住地。

在去机场的路上,顺便去帕拉诺阿人工湖上的三拱桥参观,构成桥主体的三个拱不在一条直线上,象彩绸舞的绸带在水面上飘过,富有动感。时间不多了,赶紧去机场退还租车,路上看到中国大使馆里的五星红旗在随风飘扬,一股热流涌上心头。

飞机起飞了,我依然留恋这里的一切,从飞机舷窗再看一眼这座美丽的城市,直到从视线里完全消失。

在荒原上规划兴建巴西利亚这样一座“另一个星球上的城市”,它是人类城市发展史上的丰碑和壮举,还是一场“乌托邦式建筑的噩梦”?世界各地一直有学者进行争论。但是,绝大多数巴西人都把他们的首都——巴西利亚这座城市引以为豪,而且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赞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就是对它最权威的评价。当然在城市建设中不是哪个国家都能照搬这种城市建设模式。巴西利亚的规划设计也还存在一些不周到的地方。离开巴西利亚以后,这架巨型飞机里的很多建筑和雕塑,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我一直在想,走过了巴西的十多个大中城市,每个城市都因不同的地理气候特征、种族比例差异,形成特有的文化和艺术风格,城市面貌特征独具。而中国的大中城市在近20年的高速进化中,最能反映历史积淀的老建筑消失了很多,没有地域特征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感觉是一位设计师规划出来的。城市面貌进一步趋同好呢?还是强调有地域特色的差异?从巴西利亚归来后,我更喜欢后者。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发表于 16点59分, 推荐给好友

hourglass 去过的地方 更多

还没有回复我来说两句

请先登录。

转自:http://www.tuniu.com/places/posts/6477129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