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上帝的杰作:里约热内卢 |
[游记]上帝的杰作:里约热内卢 |
2008-06-27 sina.com.cn |
我相信,此刻我正幸运地站在美洲最美丽的一个地方。“黑人身上闪现着一丝棕红。”这是长篇小说《巴西》开头的一句话,作者是在世美国最有威望的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几年以前我曾在亚特兰大郊外见到过他。厄普代克在这部小说里把科帕卡巴纳描绘成里约诸多海滩中最平等自由、最拥挤不堪和最不安全的一个,各种色彩与赏心悦目的人体融成一片,放眼望去,沙滩上面好似多出一层具有生命力的表皮。难怪里约赞成裸体的大有人在,“裸体能带来平等”,这是裸体主义者的哲学,“裸体可以让人体与自然合二为一”。巴西的裸派人士还声称,五百年前欧洲人驾船抵达时,当地的印第安人也对他们裸身相迎。另一种赞成裸体的说法是,由于巴西的贫困现象严重,人们在裸体时可以消除彼此间的社会地位差别。 虽然里约西部的天体海滩在我离开三年以后重又开放,因为一半以上的公民赞成,但是他们的内心早已经空空。每当黄昏来临,大西洋大街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云集,沿街的露天酒吧里坐满了顾客,间或有年轻亮丽的女子落座,她们能说几句简单的英文,前面永远放着一杯橙汁或其他软饮料。她们在等待各种年龄的埋单者,这一风景似曾相识,有所不同的是,每当谈话投机的时候,双方便开始接吻,有的甚至热烈地狂吻,引来周围人群一片喝彩。而十有八九,顾客会扔下一张小面值的纸币,扬长而去。和这些独来独往的男子不同,女孩子大多是本地人,她们会镇定地从提包里取出化妆用具,继续等待下一个上钩的鱼儿,直到有人把她们领走。而靠近沙滩的那一头,叫卖椰子的少年手里摇着葫芦做成的响鼓,使劲地吆喝着。 伊巴奈玛的女孩 而那只是黄昏的一段插曲,随着夜幕的缓慢降临,各种光怪陆离的喜剧逐一上演,每一位游客都会有不同的激情遭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接吻比握手还要平常。在这里我遇到一个阿根廷人,他不是球迷而是一个地道的商人,乘着酒兴,他和我大谈自己的艳史。“若论脸蛋,要数阿根廷女人;而若是论身材,则巴西女人没得说。” 从科帕卡巴纳向西,绕过一个与海滩同名的要塞和公园,就到了另一处著名的海滩——伊巴奈玛,虽然没有甜面包山那样的背景,却有着同样质地的沙滩,且离开罗德里格湖不远。真正令这个海滩出名的是一首叫《伊巴奈玛的女孩》(Garota “世上无可比拟的优雅/就是她,那个走过来又走开的女孩/在通向海滩的马路上,她的步态甜美而多姿/那女孩有着金色的身躯,伊巴奈玛的太阳赋予的身躯/她婀娜的步态比所有的诗更像诗/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美的物事。”这就是《伊巴奈玛的女孩》的歌词,那个女孩名叫艾诺伊莎,在她步入中年以后,依然上过一次《花花公子》的封面。艾诺伊莎当年还是个高中生,每天下午放学回家,都要经过蒙特尼格罗大街。一天,酒吧里面坐着两个灵感枯竭的中年男子——诗人莫拉伊斯和作曲家汤姆·若宾,后者被誉为巴西的音乐教父,他们正为写作一出音乐剧冥思苦想,正好艾诺伊莎漫不经心地路过酒吧的门口,她的仪表和步态刚好满足波莎诺娃懒散、性感的情调。 有天晚上,我漫步来到那家里约惟一不播放《伊巴奈玛的女孩》的酒吧,见到歌词的曲谱手稿印在墙壁上,两旁像对联一样垂直挂着名人的照片。我在吧台上遇到一位美国作曲家,他告诉我里约的生活经历可以丰富他的音乐家履历。换句话说,他在巴西的滞留就像镀金一样,有助于将来事业的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我提起大留士·米约,没想到他听了竟然大吃一惊,原来他到巴西快三年了,我是第一个和他谈起米约的人,而米约非常看重这片土地。这位驰名世界的法国作曲家年轻时作为法国大使、诗人保罗·克洛代尔的秘书在里约逗留过两年,回到巴黎以后他写了一部钢琴曲集《回忆巴西》。与哥伦比亚以及其他拉美国家一样,欧洲和北美的音乐、舞蹈(无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很难在这片土地上传播、生根。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1d9e6010005ma.html19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