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红潮(复活节岛之行)续

[游记]红潮(复活节岛之行)续

2007-07-16    30-60.com

红 潮------(复活节岛之行)续

(二)波利尼西亚人的乐园

有很长的一段时光,专家与学者们对于波利尼西亚人的起源找不出线索。但是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来自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学家、考古、历史专家们紧紧团结,通力合作,才慢慢地找出,那些一向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及太平洋诸岛上的人们,最初是来自东南亚,来自台湾!他们的合作与研究逐步地在人们面前展开一幅令人万分惊讶的地图。这些遥远时光中的人们曾经通过岛屿之间的跳跃,环绕了大半个地球!!
在马达加斯加、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的沿海以及东南亚的部分地区,所有这些拓荒者的语言都属于同一类-----南岛语族。一直到近代,这些语言所占据的地理范围,都大于世界上任何其它的语族。不过,在南岛语中含有东非班图语的单词和发音习惯,最令人吃惊的是从语言学上来讲和他们最接近的是迪雅克部落所用的语言,而这个部族却居住在遥远大海的另一头,4500公里外的婆罗洲岛上,难道,波利尼西亚人曾经的双体船是从那里而来??
但不论怎么说,当作为智人的人类走出非洲去发现新世界时,他们揭开的是一个长达10万年的故事的序幕,而波利尼西亚世界的探索和征服,则是这个故事的最后一章。他们总共发现了超过一百万个以上的岛屿,拓殖了世界上的最后一批深藏于大海之中的蛮荒之地。他们对于这些岛屿的发现时间离我们并不太遥远,是记录在已有记录的历史当中。因此,这已有的历史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去解答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究竟是人类、还是某些其它因素改变了自然与环境!
波利尼西亚人留给了我们一幅可以追索的图画,描绘了当人类首次闯入到一个生态系统时会出现和发生些什么?他们的拓殖过程,真切地体现了学者们在实验室内工作的路径。
复活节岛,它还有一个美丽好听的名字“拉帕努伊”。译过来的意思是“石像的故乡”,我从地图上看到它时,觉得它并不遥远,没曾想到我们辗转在海上、岛上那么多天,当我们从直升机上跳下来,双脚踩上那长满绿草柔软的土地上时,才实际上感觉到它与我们人类社会相距上的遥远。
在从属权上,复活节岛属南美的智利,但距南美大陆3200多公里,就是有人居住的皮特克恩岛,也是远在2300多公里以外。距离大陆的遥远造成了其本身的与世隔绝。所以,岛上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变化,除了气候、地质活动和岛上的居民能与之产生互动,再无其它影响可言。那么,人类的生存活动,也就变得清晰和单纯可寻。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这一帮子人会选中这里的根本原因。

(三)“莫埃”为谁作证?
对于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来说,他们对复活节岛却并不陌生。波利尼西亚人用巨大的、重达九十多吨的大石块雕成的高达10米左右的长脸长鼻子的神像,岛上的土著称之为“莫埃”。在向阳的山坡野草之中,已默默矗立数千年。这些一律面朝东北方向的暗黄色的图腾,曾经迷惑了世界考古界200多年。甚至于到了后来有人指证它们是外星文明的遗留物,一时间却也是沸沸扬扬。现在好了,我们降落在它们面前,它们的中间。因为它们不仅是古老的波利尼西亚人祭奠的祖先,也是这岛上荒野中最有意义和最明显的座标。没有低空云层的情况下,在2000米的空中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与太平洋上的大多数岛屿一样,复活节岛也是由于强烈的火山爆发而形成的。当板块间相互摩擦时,一团团的岩浆从地球内部喷涌而出,沸腾了海水,也在海床上形成了新生的岛屿。厄尔尼诺现像和龙卷风在世界上带来死亡和灾难,但它们在向这些徧僻的岛屿输送生命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这些火山岛刚从海中浮现出来时,只有光秃秃的岩石,上面没有任何生命。强风将鸟类吹离了原有的路线,将昆虫卷入高速的气流,将树木和植物连根拔起,使之顺水漂流,偶尔,这些枝条树叶之间隐藏着爬行类和哺乳类的动物。所有的时光中默默地风化着的岩石渐渐变为泥土,不断地接受着借大自然的风暴而旅行的陆生动物、植物。当它们落脚幷安家在大洋的这些岛屿之后,数十万年的生存和进化,生成了千姿百态而又自成系统特点的岛屿生态环境。当然,对于这个自我循环的系统而言,它没有意识到人类的到来。
在复活节岛的腹地,在层层重山绿岭的一小块平地上,我们搭建了营地,红黄相间的一
顶顶小帐篷像极了这绿林中的蘑菇。营地中间的工作帐篷上竖起了卫星电话的天线。透亮的旗杆一节节地伸向天空。考察组的旗帜舒缓地飘扬在晚霞绚丽的风中。薄薄的云随着晚风柔情万种地依偎和緾绕着树,拂过山。大家静静坐在草地上看着近处和远处的这一切,悠悠的心思一线,飘飘渺渺,忘了说话,也忘了要做晚餐。
这过去了的第一天工作内容是:岩石、土壤、植物以及自然状态下的水。我也被分配了具体的工作,负责从山溪中取水样和尽量地从溪流中捕捉单栖和双栖的生物。当领受任务时我高兴极了,觉得非常轻松,也一定好玩儿。可没想到取水倒是容易,营地旁就有一条小溪,来回也就二十公尺。可拎着帆布桶拿着捞网在溪里蹚了快五千公尺,桶里连一条小毛毛鱼都没有。我沮丧地往回走,沿着山溪两岸除了被太阳烤晒得白晃晃的大块岩石,就是无边无际的蕨类植物和低矮的灌木丛。既听不在到有什么鸟鸣,也感觉不到有什么小动物在林中觅食和奔跑,更看不到人迹。这将近120平方公里面积的岛上除去风拂山谷的阵阵轰响,就是水流的欢快跳跃。只要不在海岸线,也听不到海浪,一种让人心里发慌的沉寂,但又绿野苍翠,云掩雾绕。
在地质学上,复活节岛是一个年轻的岛屿,从大洋中诞生至今,还不到100万年。而它,也是南太平洋东部最为独特的一个岛屿。它的海岸线没有沙滩,没有环形的珊瑚礁。全是刀切似的悬崖峭壁,一任海浪恣意扑打而发出巨大的轰鸣。由于孤悬大洋,所以人迹罕至,早期的波利尼西亚航海家们发现这里时,这里曾是天堂和动植物的乐园。也是我们“地球的肚脐”!
第一天的工作内容没有完成,我没有找到任何单栖或两栖的动物,也没有发现任何由于陆生动物转为岛生动物的种类。但无意之间却找到了山溪中整齐排放的尚未完成的三十二尊”莫埃“神像!每一尊都没有完工,但仍然有10公尺多的高度。经年累月流过的溪水下,浑身上下长满绿苔的雕像顔色墨黑,长长的水草緾绕飘动,乍一看到时让人心胆俱裂,禁不住浑身抖动。它们七横八竖地躺在水中,已不知多少年?也不知意味和暗示着什么?我在地图上仔细地记录了经纬度,拍了一整卷的菲林,然后赶紧离开。天空已开始发暗,我还有三公里的返程。我知道虽然考古和历史专家们会欣喜若狂,但自己的后背却一阵阵的发毛。
第一夜,没有我轮值,所以记完日誌,早早就睡下,但躺在帐篷中无论如何也睡不着,倒不是担心有什么动物袭击,只是一合眼,就全是那密密列在水中,浑身“长毛”的巨大雕像。
清晨,简单的早餐后,考察组被分为三人一组的三个小组。其它两队出发后,我所在的组留了下来,一是守营地,二是汇集昨天的资料。我的任务是冲印照片,然后传回总部。
总部回电:将抽调大型运输直升机和四位专家上岛,加强考察组的机动性的学术力量。并且,必须封锁发现未完工的“莫埃”这一消息。任何人不得随意外泄,更不允许媒体介入。因为,总部正紧张地查阅资料,有关“莫埃”的历史发现及历史研究及数量,以确定我们的这一发现是否历史发现的重复。
(四)300年启示录
在整个太平洋中的所有岛屿,大多数缺乏生存资源。像复活节岛,还有比如夏威夷这样的表面植被完整,曾经覆盖着的亚热带雨林的岛屿,就应当算作是田园牧歌式的天堂了。可以想像最初的波利尼西亚的探险家们发现这里时是何等的欣喜若狂。他们在岛上发现了可供耕种的肥沃土地,淡水、密密的森林。直觉上可以肯定这里具有生存的一切先决条件。陡峭的海岸线虽说不利于捕捞鱼类,但总有能让独木舟进出海域的地方,而且,岛的周围天天出没的成群嘻戏的海豚,应当是岛上居民的餐桌上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他们成片地砍伐参天的大树,放火烧荒,引种香蕉、芉头、甘薯等作物,捕捉所有的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包括他们自己引进的太平洋老鼠,岛民们兴奋地利用这一切的同时,也变得严重地依赖这一切。整个岛上的资源和环境,就必然地变得芨芨可危了。
我们考察组每隔三天,按地图座标在岛上移动一次位置,每一次的移动距离,都在50公里左右。考察组尽量避开任何有波利尼西亚人居住和活动的区域。但的确,如今在这岛上也找不出有多少人了!
后三天的工作,是挥动铁锹,对灌木丛下的土层进行挖掘,以帮助植物学家对古代孢粉进行分类。虽然是很累的活儿,但收获之丰足以抵消工作的劳顿。
数千年前的复活节岛,或许没有大型动物(厨房垃圾中从未发现大型动物的骨渣),却应当有着不同寻常的大型植物。当最初的波利尼西亚人抵达时,映入他们眼帘的应该是成片成片的亚热带雨林。独特的雏菊树,能用来造绳子的哈兀哈兀以及木质坚硬的托罗密罗树。丰富度最大的树是一种巨型的棕榈,这种现在已灭绝的棕榈和智利油棕有亲缘关系,这种智利油棕可以长到25公尺高度,胸径可达1.6公尺。与智利油棕一样,这种拉帕努伊棕榈很可能为岛民们提供了大量的食用坚果和糖浆似的树汁,养育了这岛上一代一代的波利尼西亚人的后裔。
然而,岛民们的好运气并没有持续很久,大量的树木被砍伐,用于做木料、燃料。甚至用于做移动“莫埃”的滾子。随着岁月的流逝,森林日渐萎缩,没有了树木保护的土地上,原本就是薄薄的土壤层逐渐流失。作物歉收,小环境和小气候开始变坏,有限的生存资源递减、、、、、、。
从公元1775年4月的复活节这一天,这座岛屿被现代社会所发现至今,短短的不到300年的时间内,为了争夺日益稀缺的生存资源,岛上的部落间开始争战连连,食人肉的恶习开始兴盛。这个整个波利尼西亚唯一创造出了文字(朗格朗格RONGORONGO)的成熟文明土崩瓦解,烟消云散。仅仅留下了几十块刻有奇特图案和像形文字的黑木块,留给历史学家们去苦苦研究而百思不得其解。
除了一些小山溪,整个岛上没有河流,我们乘直升机环岛飞行时曾意外地发现了一个由火山口形成的湖泊,也就在这些火山口巨大的岩石上,曾被世界各大考古杂志报导过的未成形的与山体相连的“莫埃”雕像的半成品,共计有三百尊。
花了两天的时间,整个考察组通力合作,用尽了一切方法和手段,仅仅粘捕到十数只暴风鹱,鲣鸟和军舰鸟,其中夾杂着几只陆生的仓鸮,鹭和鹦鹉。如今的复活节岛上已没有一棵土生土长的树,仅有的本土动物没有大过昆虫的!
早在我们对复活岛的地理、人文、环境作出评估之前,世界旅游协会已将它从太平洋诸岛游的“黄金名册”上删除。偶尔会有探险队和考古队上岛以外,这里已经成为被世界遗忘的角落。
我们翻过这座山爬过那座山,搜寻着这岛上所有的历史上存在过的动物和植物的痕迹,其中也走过一片片荒芜了许许多多年的耕种过的土地。在离海岸线较近的山洼里,偶尔也看见那孤独的窝棚上升起的炊烟,虽说也有几分的诗情画意,但毕竞很快地消散在暮色的苍野中。
每当发现我们走近,那些零星的长着红皮肤的朋友就会立刻拖家带口地逃逸于无形。这是我们最大的遗憾。
这岛上没有行政管理,没有社会组成的构架,甚至听不到人类的声音。当初,棕红色皮肤的波利尼西亚人潮水般地涌到这岛上,在这里狩猎捕鱼,刀耕火种,生儿育女。数千年间也掀起过数百年的高潮。顶峰时期岛上的居民有万人之众,可如今,只剩下可怜巴巴的750人。
我们在岛上工作和生活了十天,登上直升机离开时,所有的人,包括我这个看“热闹”的人,都留下了深深的叹息和遗憾。头戴红色石帽的“莫埃”们依然年复一年地四个一组地坐在祭台上,日复一日的守望着大海和这个岛屿,但它们的伟大的子孙们已渐无踪影。“红色潮水退去时”,拉帕努伊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复活?这是同机的所有的专家和学者们询问的眼光中带出的问号,我也能理解,但也无奈。
天空异常地蓝,海水也蓝得与天揉到了一块儿。没有风,直升机飞离了复活节岛,向着八十公里外的海面上的小鹰号飞去。联合国环境署的官员们已等得不耐烦了、、、、、、。

(全文完)

二00二年十月初稿于圣地亚哥

二00四年八月二稿于西 安

转自:http://www.30-60.com/bbs5/dispbbs.asp?boardid=2&id=8394040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