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淡水红毛城|中国台湾台北县游记攻略 |
[游记]淡水红毛城|中国台湾台北县游记攻略 |
2007-07-16 blogtt.com |
详细内容: 西人將淡水作為統治淡水河的中樞,1632年西人進駐台北盆地, 降服沿河諸「番社」,闢淡水至基隆之陸路(約今陽金公路),或航 由基隆河通往基隆,並也擴及勢力至新竹一帶。而天主教神也父也隨 行到此宣教,建教堂教化番民。1936年淡水土著不堪西人壓迫,遂群 起搗毀淡水城、殺駐兵、焚教堂。之後,雖西人平亂並重新築城,但 不久荷蘭人北上,於1642年乘西人有事於呂宋,而攻佔基隆,並「不戰而下淡水之城」。 荷蘭人於1644年春天,由台南運來建材和匠人,重新築城,至16 44年底完工,城名「安東尼堡」。由於中國人稱荷蘭人為「紅毛」、 「紅夷」,此城因而被民間稱為「紅毛城」迄今。荷蘭人經略淡水, 乃希望以此港為中、日貿易之中途站,而對水、陸的開闢,均是為便 利硫磺、鹿皮及土產貨物的運銷,惟守軍與土著常發生衝突成效不大。 1662年鄭成功驅逐了南部之荷蘭人,淡水之荷蘭人見大勢已去遂 而撤走。後來,鄭氏因防清軍乘虛攻其北疆,曾命左武衛何祐駐防淡 水,重修紅毛城。鄭氏降清以後,紅毛城則任其圮廢。清初葉,由於 北台私墾者眾多,帶來了撫番、治安和海防的需要,1724年淡水廳同 知王汧重修此城,增設城牆和城門以強化防務。但由於防守形勢的改 直到天津條約後,淡水依約成為通商港口,英國人在1867年租得 此「荷蘭舊城堡」為領事館,以每年白十兩為租金與清廷簽下永久租約,同時以一佰五十兩大肆整修。 荷人建此城堡時,採用雙穹窿井字型交錯的結構,底層南北向雙 弧,上層東西向,上下交丁錯疊,牆後1.9公尺,內磚外石極為牢固 。英國人在屋頂加雉堞、角樓。在南牆增加露台和其上的雉堞、槍眼 。建材均來自福建。此外,也在西邊建房舍作為廚房、衛生間和放封 院。並搬來廢棄的古砲台佈置庭園。更將城堡外表塗為紅色。至此, 此荷蘭古堡已成英式城砦。英人使用時樓上作為辦公室,有領事辦公 室、會計室、秘書室和簽證室,底樓則為地牢,以執行條約中「領事 裁判權」之用(日治後作為員工宿舍)。目前尚遺有不少珍貴遺跡。 日本領台後英領事館曾向日本重提租約,於1912年獲同意,1941 年珍珠港事件後,日本人接收紅毛城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翌年三月 ,英人重新復館直民國六十一年,中英斷交而撤館,由英國託澳大利 亞大使館代為管理,後澳國再與我國斷交,再託美國大使館代為管理 ,中美斷交後再移北美在台協會代管。此間國人一直把「紅毛城」視 為「國恥」,民間一直要求並籲政府拿出魄力要回「紅毛城」,直到 1980年經外交部的奔走和教會的斡旋,方以六月三十日上午交回台灣,再此整修後供國人參觀。 |
转自:http://www.blogtt.com/itinerary/itine49356.html26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