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从泸沽湖到稻城,旅途游记,旅游攻略,游人日记-桂林导. |
[游记]从泸沽湖到稻城,旅途游记,旅游攻略,游人日记-桂林导. |
2007-07-16 netguilin.cn |
没办法,总不能在理塘傻等一天吧,只好包车了。总价300,每人50元。翻越一个山口的时候,下起了瓢泼大雨,雨点打得车厢顶“啪啪”直响。雨停后,一道美丽而清晰的彩虹横跨天际,而且距离我们如此之近,似乎只有几十米之隔,太美了,大伙拿出相机一阵狂拍。据说彩虹是吉祥的象征,见到彩虹的人往往有好运相伴,后来发现,在高原地区,只要下雨,彩虹是再平常不过的风景了。 下午4点多钟,到达稻城--一个很普通的小镇,乍看上去和内地的县城差不多,灰扑扑的颜色、低矮的建筑、脸上肮脏的小破孩、狭窄的街道响着俗气的音乐。唯一不同的是,街上不时可以看见身着各种户外服装的野驴、和穿着民族服装的藏族同胞。 此时我们的阵容已经壮大到14人:驴友张科、除了七人重庆帮、四人广东帮、又加入了一个澳门的和一个上海的,还有两人是一个广东的大胡子黄SIR、一个香港猛女BANNIE(据说是奥运会冠军李丽珊的师妹)。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黄SIR连帐篷、睡袋都没有,随身携带的是十几张CD、CD机,甚至两个音箱......巨寒!这一男一女都曾经走过新藏线、冈仁波齐、古格等我们计划中的地方,真是两位土匪级的猛人! 在座诸位都准备参加徒步从亚丁至泸沽湖,共计7天。由于和我们预定的路线出入较大,原来准备看完神山后就直接乘车到中甸了。我略有些迟疑:负重近40斤,海拔在3500—4800米,没人走过,向导也不好找,心中有点虚。黄SIR则极力游说:你们的体力绝对没有问题,而且背不动可以找马帮;到了卡斯村,如果能租到拖拉机就往泸沽湖方向徒步走,没有拖拉机就原路返回稻城。反正装备和时间都足够充分,还有这么多经验丰富的同伴,加上同行的重庆MM软语相求......心一横,行,决定徒步。 饭后驱车去泡温泉,每人5元,水烫得象杀猪,令人怀疑究竟是来自锅炉还是地热,加了两大桶冷水才敢泡。 第二站:亚丁--洛绒牛场 中午12:00过到达隆龙坝,隆龙坝在亚丁村下面的山谷里,是通向三座神山的山谷入口,一路上到处都是马匹和藏族马夫,车不算太多。 从隆龙坝徒步正式开始,14人背着40斤左右的大包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行走,确实非常消耗体力。自以为身体强健的我才上路一段时间就堪称举步维艰,略有一些坡度便上气不接下气,喘得厉害,走不上100米就想歇息,简直就一病夫模样。要知道,作为徒步的第一天,今天的行程只能算是适应性练习,更艰难困苦的道路还在后面。 一个半小时后,到达了冲古寺,冲古寺观音菩萨化身的仙乃日神山已近在眼前,能见度极好,山脉的经络都清晰可见,映衬着青山绿水,显得美仑美涣。冲古寺到洛绒牛场约6公里,沿途山路平缓,起伏不大。通过同伴的高度计得知海拔已经有4200多米。然两个小时的路程仿佛走了大半天,气喘吁吁地到达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的住宿费不低,30元每人。想节约一点自己搭帐篷也没门,因为要保证整个景区的统一管理。好说歹说,终于把价格讲成25元每人。晚上,在简陋的帐篷里,围在篝火旁,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歌会。放开歌喉,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惜除了主人--一位美丽藏族姑娘的歌声确实悠扬动人之外,其它人等委实不忍卒听。 第三站:洛绒牛场--卡斯牛棚 再次启程,一行人只剩下7人,因为同行的广东帮中已经有4个打了退堂鼓,上海人由于身体素质太有限,也加入了“叛逃”的行列。走过一片开阔的草地,沿山谷小径前进,山路非常好走,黄色的小野花依偎在绿色的山坡上,甚是美丽,大家围坐在此吃午餐,小憩。 继续上路,沿途的景观和上午相比,风格开始有了明显的变化:随着海拔的逐渐增高,茂密葱笼的植被被枯黄的杂草取代,山石也一改轻灵秀美的风韵,变得狰狞和嚣张起来,特别是山崖边大块大块的岩石,筋凸棱显,力度十足中隐隐有些轻蔑,仿佛在说“你们这群傻X,等会儿老子滚下来叫你们知道厉害!”没有背包,走起路来自然轻松了许多,但一遇到上坡,还是立马上气不接下气。 在翻过接近5000米的山口后,我们终于看见了传说中美丽的牛奶海,牛奶海并不大,和所有的高山海子一样,恬静而含蓄的一汪碧蓝,仿佛亘古以来便是如此,从未变更。映衬着近在咫尺云雾缭绕的雪峰、陡峭而险峻的山石,有一种凌厉的美。 拍完照后继续前行,目标是五色海。这时开始飘雨,心想正好检验一下我们的装备,反正也没地方躲。翻过一个山坡,给我们带路的小破孩指着一个浑黄的池塘,告诉我们“那就是五色海”——这个和小破孩一样猥琐难看的淹塘就是大名鼎鼎的五色海?!看来是这两个小刁民欺负俺们找不到路,想早点完成任务随便找个地方糊弄咱们的,居然还煞有其事的说“平时五色海很漂亮,但是今天下雨冲刷泥土导致水色很浑浊”之类的鬼话。雨逐渐下得大起来,夹杂着寒风迎面一阵乱吹,刮在脸上隐隐作痛。尽管冲锋衣防水挡风效果一流,但在这种恶劣的气候下也没有了欣赏风景的心情。算了,懒得和他们计较,只想赶快到达今天的宿营地“卡斯牛棚”。 在风雨中艰难跋涉了数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在天黑前赶到了 “卡斯牛棚”,据说这个地方已经属于卡斯村的范围。牛棚简陋得不能再简陋,就是平坦地上用片石码起的小石屋,屋里有几根木柱子支撑,仅此而已。而且里面用石头隔开,人牛混居,各占一半,脏是肯定的。但是难得的是,屋里火塘居然还有几颗火星和现成的木柴!从马背上卸包的时候,发现价值千元的英国名牌PACK的背负系统由于和马背的摩擦上有些磨损坏,顿时心疼不已。虽然满地牛粪,但大家围坐在干燥而温暖的火塘边,烘烤淋湿的衣裤,喝着热情主人倒的酥油茶(要给钱的),倒也其乐融融,毕竟比刚才“单薄衣,全是泥,斜风细雨无处归”好多了。 放牧人好像对普通话不太熟悉,但通过张牙舞爪一番,还是准确无误的传达了收费标准:睡在牛棚里每人10元,睡外面每人5元,提供热水和酥油茶。黄SIR和BANNIE没有帐篷,只好和主人、牛犊等共卧一榻,我们的高山帐篷则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了。我对这样的鬼天气骂了几句,结果马上便尝到了恶果,出去搭帐篷的时候,头在牛棚上狠狠撞了一下,满头的血,赶忙向神山道歉,真没想到他们这么小心眼儿,等俺回重庆,脱离了你的管辖范围后再把你骂个够。 “温馨迷人的青色毡包,有惊奇灿烂的微笑,琥珀一般的奶油,润泽风干的牛羊肉,一堆朝霞般的火焰,燃烧出干牛粪独特的芳香,燃出清茶醉人的温暖,一只娇柔的羔羊,挤进女孩温柔的怀抱”这段美丽的文字让我对藏区牧民的生活氛围一直有着诗意般的憧憬,可是,梦想中的场景一 |
转自:http://www.netguilin.cn/other/youji_show.asp?ID=106426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