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云南之行——泸沽湖 |
[游记]云南之行——泸沽湖 |
2007-07-16 live.com |
November 16 云南之行——泸沽湖 去过了云南,总该写点什么留念,但迟迟不能动笔。也许是因为忙,也许是因为那些照片的干扰吧。回忆起云南,立即就会想起那堆不知疲倦地拍下的照片了。那些照片,当时匆忙拍下,后来一张张看起来,反倒不如脑海中鲜亮。过去的人出门旅行,只是带一本日记,现在想来,这样才能记住那些鲜活的色彩和生动的面容。照片太过具体,具体得只剩下嚼起来生涩的碎片,而泛黄的灯光下记下的行旅日记,那才是当时真正的心情,用自己的双眼看到的,才是真正值得怀恋的景色。往往是匆匆的一瞥,留下的印象却是永远难以忘记的。 我第一次看见泸沽湖,就是这种感觉。汽车在绵绵不绝的大山间辗转盘桓了几个小时后,忽然看见了远处一抹纯净的蓝。从山顶向下看去,她静静躺在深山中,是这样的出众和高傲,就像一个天生丽质的少女,远远站在人群中,你一眼就看到了她。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远处的泸沽湖,我不想拍照,什么也不想,就想多看她一会儿,就用眼睛记下它吧。茂密的树丛就像她的面纱,每一个弯道转出,每一次面纱撩起,都让我惊艳于她的美。那是一种纯洁的美,秋天灰黄的林间,这抹碧蓝显得那么透明,这是晶莹的雪水融汇而成,从冰川来到这里,她仍那么纯洁,不属于这凡尘。 随着车逐渐前行,我离她越来越近,我转过头来,不再看她。也许,最美的一刻本就是短暂的。我本能地感到,这一刻将永远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下午,我在乘船来到了湖中,湖水还是那么碧蓝,这是我和她的亲密接触,我把手伸入湖水中,她不如我想象中那么冰冷,只是有种清冷的感觉,好像是因为孤独产生的那种寒冷,也许是因为她的洁净给人的感觉吧,就像一位头发梳得很整洁的少女,她长时间坐在那里沉思,她的手背就是这样清洁得微凉。这样的凉意是温和的,沉静的。远处的大山也是沉静的,午后的阳光洒在山峰上,一点也没有改变那苍茫的浅蓝色,好像这阳光本就是雪峰的一部分,竭力远眺,白色的云朵渐浓,看不出积雪。导游说这是格姆女神峰,并比划出女神的形象。我也看到,是一位躺着的女性形象。 周围的连绵的大山看不到尽头,我想,那些不像格姆女神的山峰呢?他们也一样的陪在那里千万年,也许也有名字吧,或许当地人给他们取过名字。也许,作为神灵,他们本就有自然界中的名字,不管叫他们什么,都是不变的。 在我的恳求下,我也操浆划了一会船,不过笨拙的很,根本就吃不上力气,最后只好放弃了。船夫是当地的小伙子,他划船的样子,就像在足球场上飞奔,流畅自然,更有一种激情。他大声吆喝着,使出浑身的力气,用脚蹬住船板,高高抬起身体,然后随着全身的分量一起下压。划到后来,他也开始喘起了粗气,仍然奋力划桨,他在和同伴较量,也在跟远处的船竞争,这是他的乐趣,也在捍卫他的荣誉,他划在了最前面,看得出,他为此感到自豪。 这是一种单纯的快乐,是纯粹的,也是美好的。也许,也因为这碧蓝的湖水和远山的缘故吧。天天生活在这里,总是看着苍茫辽阔的壮景,心胸也许也会开阔起来。 到了宾馆,一打开自己的房门,我吃了一惊,正对着自己的,是一扇明亮的窗户,这扇窗户,就像挂在墙上的风景画,窗外就是陪伴了我一下午的泸沽湖。窗框就像给泸沽湖加上了一副明亮的画框,把湛蓝的湖水挂在那里,更显得这如同18世纪油画般的美景是如此不真实。 第二天早晨我醒来的时候,天还没有亮,我站在窗前,看着沉睡中的泸沽湖。凌晨的宁静中,好像能感到她的呼吸,是微风送来湖边树丛清凉的气息。 渐渐地,随着远山的轮廓微微有些发亮,湖水泛起银光,泸沽湖一定醒来了。湖上看不见游船,看不见海鸥,却能看清墨黑湖面的轮廓。我和湖水一样静默着,我想,这是最后一次和泸沽湖亲密接触了。 后来坐车离开丽江的时候,我意识到自己的云南之行即将结束。我又想起了初见泸沽湖的情形,远处的那抹碧蓝在记忆里异常清晰。这次离开,不知什么时候能再见。好像深山中的泸沽湖,只是为了等我,我见不到她,她也将归于沉寂。 来的时候正巧听到一句词:“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而我现在,分别时就已经很难了,反倒可以说“见时容易别时难 |
转自:http://longbow365.spaces.live.com/blog/cns!6ca3c64204305bdf!331.entry27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