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日月潭、朝天宫、赤嵌楼和敬字亭精制纪念币欣赏 |
[游记]日月潭、朝天宫、赤嵌楼和敬字亭精制纪念币欣赏 |
2008-05-22 baidu.com |
鹅銮鼻 台湾南端的恒春半岛,好像一条角尾伸入太中洋巴士海峡。半岛上有两个著名的岬角,分据东西两方,西边的叫做猫鼻头,因岸边有一岩石形如猫蹲踞而得名,东边的就是赫赫有名的鹅銮鼻。“鹅銮”一词为排湾族语,有“帆船”之意。 鹅銮鼻位于台湾岛南部尖端,中央山脉曲折着伸向南方,到这里形成一条长约5公里、宽2公里的山脊,直插入波涛汹涌的巴士海峡。它是太平洋、巴士海峡的分界处,自然环境幽美,全年气候宜人。最高点海拔一百二十二公尺,属珊瑚礁台地,旧称南岬。 鹅銮鼻前临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的吕宋岛遥对,是南海与太平洋往来的必经航道。著名的鹅銮鼻灯塔就屹立在这里。灯塔于1882年(清光绪八年)建成,距今已有100多年,距离海岸约140米,是“台湾最南点”的标志,是远东最大的灯塔,有“东亚之光”的称号。塔呈多角开,塔身白色,呈圆形,周长110米,高18米,内设大型四等旋转透镜电灯,光度达180万烛光,每30秒旋转一周,灯光每隔10秒闪亮一次,光力可达20海里,使夜里航行在附近大海里的轮船远远就能看见它,然后根据它的灯光确定航向。有铁梯可登上塔顶,白天登鹅銮鼻灯塔向远处了望,太平洋与台湾海峡、巴士海峡,海天一色,波澜壮阔,偶尔还可以看到鲸鱼群在这里戏水。 灯塔兴建的导因是美国商船罗发号沉船事件,因此英美要求建塔,清光绪8年(公元1882年)特聘英国技师于此兴建灯塔,初建时经常遭受当地原住民侵扰,故塔基筑有炮台,围墙上开凿枪眼,墙外四周并挖设壕沟,建成后曾派武装士兵守卫,是世上少见之武装灯塔。嗣因台湾割让日本,清军撤离时曾把灯塔炸毁,后于光绪24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因其地理形势重要而屡被轰炸,台湾光复后依原建筑修复迄今。 鹅銮鼻公园位在灯塔右后方的海岸边,占地59公顷,因鹅銮鼻从前为海底礁岩,园内珊瑚礁、石灰岩地形遍布,受海浪、强风及雨水侵蚀,形成巨礁林立、奇峰、洞穴等奇观。园内步道纵横交错,有如迷宫,有一条赏景路线贯穿好汉石、妙妙洞、沧海亭、迎宾亭、猎猪石、相逢谷、古洞、虬榕、非非洞等18处胜景。而白色的灯塔,侧看像拇指,清楚的标示出地球上台湾最南点的所在位置。 巴士海峡和太平洋的滔滔白浪经年在此澎湃交锋,而鹅銮鼻灯塔耸立海岸边,始终静默护卫着台湾的最南线。 日月潭 日月潭是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是台湾八景中的绝胜,也是台湾岛上唯一的天然湖泊,其天然风姿可与杭州西湖媲美。日月潭风景区位于南投县,是玉山和阿里山涧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湖面海拔740米,面积7.73平方公里,湖周长35公里,水域面积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0米。 相传很久以前,在这个大潭里有两条恶龙,揽下了太阳和月亮,把它们当作珠球在潭里玩耍取乐。从此,天地漆黑一团,人们无法生活了。后来,有一位名叫大尖哥的高山族青年,在划船姑娘水社妹的帮助下,来到湖里。一个用金箭重创恶龙的头部,一个用绣花针刺伤恶龙的眼睛,夺回了太阳和月亮。可是,不管他们怎样用力往天上抛,太阳和月亮就是升不起来。后来,他们俩从玉山上拔来两棵棕榈树,终于把太阳和月亮顶上了天。而大尖哥和水社妹变成了两座山,守护在大潭旁边,这就是大尖山和水社山。潭中小岛把大湖分成两半,一半状似日轮,一半形如月钩,于是就把此潭命名为日月潭。 实际上,日月潭本来是两个单独的湖泊,后来因为发电需要,在下游筑坝,水位上升,两湖就连为一体了。潭中有一个小岛,远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颗珠子,故名珠仔岛,现在叫光华岛,海拔745米。以此岛为界,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一弯新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 日月潭旧称水沙连、水社大湖、龙湖、珠潭,当地人也称它水里社,是台湾最大的天然湖泊,在祖国各大名湖中,独具亚热带的秀丽,一风一雨无不蕴藏着大自然的美,潭水四时不竭,水极清
|
转自:http://hi.baidu.com/23468/blog/item/7d6e68fb30099d65024f5623.html44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