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不倒和不吃的甘南川北+泸沽湖(郎木寺) |
[游记]不倒和不吃的甘南川北+泸沽湖(郎木寺) |
2007-07-24 ctrip.com |
(Day 4)-郎木寺 隔天买好了去郎木寺的长途车,在拉寺的汽车站有了固定的去郎木寺的班车,每天一班,师傅很好一样会在尕湖,米拉日巴佛阁停留,让大家下来拍照,所以如果不赶时间的话,不用选择包车。 五一的郎木寺住宿的地方很紧俏,一到目的地就开始找寻住处,最后在郎木寺宾馆搞定,早到早得,价钱却不低。后来才发现这个小镇因为节日而享有的特殊还不止一二。同样,还是在邮局邮寄明信片,却被告之不出售八毛的邮票,只有一元二的面值,真的很想大呼没道理,可是道理在这里是无神管束的。后来的一路,事实也是对这里的感觉没有在拉寺的好。 下午先去了甘肃这边的达仓郎木寺,老天很好客,居然在初夏下起了大雪,思绪一下子被拉到了很远,想起了城里的人,迫不及待的拿出手机,告诉城里人,这里下起了大雪… 郎木寺相对于拉寺要小得多,游人的行迹更多,很快地就走到了主殿,壁画内殿的色彩是叠加的,留住了你的眼神。 达仓郎木寺的峡谷和天葬台是罗列出的景观,去的那天没有天葬,这里的天葬台相对拉寺的要“庄严大气”的多,游客是不能入内的只能远观。就算是有仪式,也不知道要带着怎样的心情观看,索性没有,也省去了对这种心情的酝酿,对想看的人来说,这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看到过朋友拍回来的照片,只觉得秃鹫很大,很冷漠,不能更多深究和遐想。 看管天葬台的是个不大不小的十几岁的男孩,没事和他闲聊,他负责看管着十来个小孩,在这里附近为游客拉马赚钱,他们都是藏族的小孩,郎木寺是藏族和回族和居的地方,少数民族的个性毕竟是豪爽的,没多久他们几个男孩子就提议和我们玩摔跤,我这种选手是不在他们眼里的,和“不倒”同学较量了几个回合,我们败北了,5555~ 在他们指路下,我们去了大峡谷,他们会告诉你被大家说成是白龙江源头的地方,其实是扯淡,真正的地方在哪,说这些的时候我能真实的感觉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自豪。一个下午我们都耗在那个峡谷里,虽然山路难走,毕竟我们的脚就算穿上登山鞋也比不上牛羊利落,但还是走得很过瘾,吹着峡谷里的风,望着头顶偶尔旋过的大块云朵,“不倒”同学居然说,要是这里能有个星巴克该多好,城里的人有城里的毛病,最惬意的时候总是习惯地联想起另一种生活场景下的惬意,两者的联想差之千里,如此不搭,对“不倒”同学一阵唏嘘.. 这一路,和后来走过的很多地方都是八点之后才入夜了。仍旧是傍晚十分,喇嘛们聚集在主殿门口上课,老喇嘛俨然十分威严的样子,大家席地而坐,只一席空地,方圆内便成规矩。 郎木寺和拉寺一样,只一条街道,夜晚还是闲逛,这里的银饰相对拉寺要好些,有可淘的余地,在一家小店和“不倒”一起搜罗到彩贝和蜜蜡的耳环,价格和城里相比很实惠,宝贝。 住:郎木寺宾馆 220元/三人间; 食:午餐在阿里饭店吃的,去的时候莉萨餐厅已经人满为患了,退而求其次,没想到还是一样的失望,上菜超慢,一盘土豆烧牛肉,居然是用牛肉干烧的,可想都是土豆的天下了,毕竟是回族人的餐馆,还是吃不惯的,酥油味很浓。 晚餐在青旅解决,没想到却是意外,这家青旅并不是国际青年旅馆,没有青旅的LOGO,很多地方都有这样“混淆”的青旅,但这家却还真有意外,很多背包客在这里住,食物也确实好吃,偏川菜的口味,里面的烧饼很香,饭也不夹生,虽然在高原这是常事,推荐。 行:夏河-郎木寺每天仅一班 07:40发,车费40.5元。 (Day5)-郎木寺 起了个早,打算去在成都境内的安多达仓郎木寺,郎木寺在结构上要比拉寺小很多,没有里三外三的感觉,只是主殿比较大,周围散落着很多喇嘛的宿舍和课堂。在里面游走相对拉寺想得有些局促。 成都这边的朗木寺比较有名的是里面的仙女洞,个人对洞或者地貌没有太多的喜好,无外乎是些西游记或者神话故事里的套套。 在这里,很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学-纳摩寺小学,小学出奇的新,在我的以为里应该是算得上正规和硬件不错的了,好奇地在里面闲逛,在一个预备班里,有男老师在训话。看了几个教师好像都是男老师,看来男人在少数民族里的地位还是高,读书写字上学的机会也明显多于女娃,固然成才的可能也大。驻足在班级门口,老师用的教学语也是藏语,猜想他们是否会有汉语课,学校教室里的宣传画板报都是藏语的,在我的眼里俨然都是美丽的图画和虚线,尽管难以解读。 和“不倒”同学逛到了大殿里,正好喇嘛们聚集着,在念经。我们也在旁边的水泥地上打起了坐来,听着他们抑扬的经声,很多种猜测在脑袋里扑腾,听到经声高起时更甚,总是在猜想里面可能有的故事,但是很可惜除了能读到他们的虔心外,竟又感觉到自己只能对于这些的“漠然”,无从拿捏。居然我们这样的举动被领颂经文的喇嘛看在的眼里,后来我们在外面休息的时候,他居然问“不倒”同学,刚才打了那么久的坐,褪酸么。其实这也是我这一路对郎木寺这边喇嘛的感觉,不同于拉寺的地方,觉得他们更生活化。就如后来我们从主殿出来,在他们的伙房门口,和负责伙食的喇嘛们聊天的感受一样。他们会和我们聊城里,聊他们的家人,会拿出很新款的手机留下我们的号码,会和我们一起拍照,更会偷在“老喇嘛”下课休息的时候,带我们去看“四轮法王”的住所――沙画,这样的融入不能用好坏来论,只是渐渐地我还是走开了,我觉得我们之间隔着不同的“道”,所谓道亦有道。 欣赏到“沙画”是我此行很大的一个收获,看到它的那一刻,很难形容那种感觉,说这个绝非卖弄或者其他,单纯它本身的美丽,和它所包含的那种对于我们来说完全太过超越的寓意,给它添加了很多神秘和复杂,但它的美丽和想象着它的由来的那种不可思议是固然的。非常非常有幸我能亲眼看到,后来在成都的“今日阅读”连锁书店里看到有卖《唐卡中的曼荼罗》,有兴趣的话应该是本用来深究的好书。 中午的时候,看了另外一个寺里的保留节目-辨经,对于喇嘛来说这是每天都要做的功课,有固定的时辰,因为好奇所以也和喇嘛打听了他们的时间,起初他们并不能非常明白我们的问题,当有人做出了“辨经”的经典动作后,他恍然大悟地告诉了我们他们的时间。场面还是很壮观的,和我们的读书方式完全不同,他们是身体力行式的,从他们的动作和肢体语言看来,他们是需要一对一地去说服别人,所谓的“辨”应该就是这样的吧。 在辨经的高潮中,我们淡淡地走出了郎木寺,和司机约好了下午包车去下一个目的地。总的感觉更喜欢拉寺,尽管非常的游离,这里感觉有些似是而非… 门票: 达仓郎木寺:9元;安多达仓郎木寺:10.5元。 (转经的念珠) (沙画) (老者&PEPSI) (静溺)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