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津半岛风情 游完了市中心,我们再到市南走一遭。这一片包括前镇、旗津、小港3个区,而最有意思的莫过于环游旗津半岛了。 旗津半岛在行政上划为旗津区。它形状狭长,侧卧于高雄港外,成天然防波堤。自从在半岛南部开挖高雄港第二进出口后,旗津就成了一个与陆地隔绝的孤岛,所幸1985年建成长达1550米的四车道海底过港隧道,旗津又与市区联系在一起。 不过隧道位置偏南,而半岛上的景点大多在北部,因此从鼓山轮渡站乘渡船去游玩更便捷。穿过第一港口便到了对面的旗津轮渡站。这里有天后宫、灯塔、海水浴场等供人们参观游玩。夜晚还可以乘三轮车眺望渔火,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天后宫距旗津轮渡站只有70米左右,是一座闽南式庙宇,始建于1691年,为高雄市有数的古刹之一。庙中供奉的金身妈祖,据说是由七位信徒,用帆船从福建湄州迎奉而来,几百年来,一直是此地渔民的信仰中心。 在天后宫的西北面,是海拔48米的旗后山,又名炮台山。它与北面的寿山隔海相望,两山对峙,一水中分,共扼港湾,形势天成,相传是明末海盗林道乾一剑劈开的。但据地质学上的印证,两山在古代是合而为一的,因为受到地质变迁和地震陷落的影响,才一分为二,加上海涛的侵袭,就形成了今日拱卫港湾的形势。旗后山上尚存一座旧炮台。每当风清月白之夜,登临旗后炮台故址,仰望海国夜空月朗星稀,俯瞰高雄港上船舶辐辏,灯火辉煌,令人胸襟为之一振。此处列为高雄八景之一,叫做“戍台秋月”。 旗后山上还高耸着一座灯塔,始建于1883年。每当夜幕降临,那红白相间的灯光,为海上过往船只照亮航路。现在它已被列为古迹,开放参观 离开旗后山,沿着半岛的外侧有一条平坦、柔细的金色沙滩,这就是旗津海水浴场,是盛夏消暑的最佳之地。就是冬季,高雄人也照样来沙滩上听潮音,晒太阳,以享受繁华闹市所没有的宁静。 旗津半岛充满了乡土情趣。台湾自20世纪70年代淘汰了的三轮车,却形成了小镇特有的市街景观。有空不妨雇辆三轮车,流览一下旗津风光,享受一下那悠然自得的乐趣。旗津半岛只有2平方公里,岛上街道短小狭窄,低矮的房屋同沙滩、木麻黄树所组成的景象,与海湾对岸的高楼大厦、繁华的闹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到旗津半岛,都喜欢看看鱼市,在海鲜街尝尝美味。高雄附近的渔场是台湾最大的渔场,水产资源丰富,渔业发达,而且是台湾远洋渔业的基地,七成以上远洋渔船停泊于此。海湾内分布有前镇渔港(台湾最大的渔港)、鼓山渔港、旗后渔港、中州渔港等,其中后两个都设在半岛上。这里盛产虱目鱼,乌鱼、旗鱼、鲨鱼等。不但有大的鱼产拍卖场,还有许多小鱼摊。每到夜晚,供应海鲜的夜宵店散发出扑鼻的鱼香。 游完旗津各景点,不妨换个方式回市内,在轮渡站前乘坐37路公共汽车,一路南下,穿过整个半岛,再经过港遂道和临海工业区到达终点前镇站,需时35分钟。虽然绕点路,但可川顺道看看繁忙的高雄港和工厂林立的宏伟气象。这里是台湾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更多图片>>我要上传台北市热门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