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仔濕地 水鳥池上躍 沒有指標、沒有醒目的大門,洲仔濕地的低調在我們輕易錯過入口時顯露無遺,但它其實就位於高雄著名景點蓮池潭與台17線公路間、被包圍在棟棟公寓大樓裡。初見洲仔濕地,我驚訝於那滿布廣闊水池多樣而豐富的水生植物,與其所造就出或高或低、或深或淺的綠,夏季花朵繽紛盛開。 水源引自蓮池潭的洲仔濕地,4年前因長期閒置被堆放垃圾,後來在環保團體建議下以生態再造方式重新整治。剛開始種植水生植物的第1年,只要長出綠色,志工們便開心不已,未料2年後水草卻因過度繁茂,影響水中生物的生存空間,還得動手清除。 濕地設立,更引來鳥類棲息。站在木棧平台上,我遠望看見成群停歇枯木的白鷺鷥,低頭還瞥見紅冠水雞踩踏浮葉間;走在水柳樹蔭下,還未換羽的鴛鴦在我們身旁緩緩划行;舉起望遠鏡,稀有的水雉突然現身……一切都讓我直呼幸運。洲仔濕地吸引我之處,還有志工們對待自然的態度,謝絕多餘水泥化建設,僅要最原始、最單純的生態景觀。  內惟埤文化園區內,設有許多公共藝術作品。 高美館 悠閒環境藝術 位於鼓山的「高雄市立美術館」,周圍是高雄市新興的精華地段,美術館旁的「內惟埤文化園區」,有大片綠意盎然的植草、波光粼粼的湖泊、濕地景觀與藝術家們的公共藝術作品。原本我打算在此享受悠閒午後,但無奈大雨滂沱,只得縮小走動範圍。 幸而美術館是個不受雨勢打擾的地方,挑高、靜謐的空間,讓旅人能靜心沈浸在藝術欣賞中。除美術館典藏、以歷史脈絡展現的台灣雕塑發展系列作品外,「燈光下的法蘭西」(即日起?10/21)透過近50幅攝影作品,呈現經燈光營造後的法國城市與鄉間的夜晚風情,才知道當「燈光變演員、城市成舞台」也是一種藝術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