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十一天悠游云南(大理-丽江-泸沽湖-丽江) |
[游记]十一天悠游云南(大理-丽江-泸沽湖-丽江) |
2007-08-02 xieyouji.com |
云游第三天 大理-丽江 12月28日,早上睡到自然醒,在古城的凤凰吧里吃了顿早中饭,在床边慵懒的晒晒太阳发呆,享受阳光。凤凰吧是在大理古镇上那种随处可见的咖啡吧,木窗、木桌、木椅,墙上挂着红色带有民族味道的装饰,陈设简单。由于是淡季,店里只有一个店小二在忙活,店小二可以讲流利的英语来应付来店里的外国人。上海小店里的店小二估计都没这本事。 吃饱喝足,上路去丽江。到了丽江古城门口,又有一群大树大婶热情的凑上前来,要带我们去他们的客栈,挑了一个比较顺眼的,跟着她去了如意客栈。客栈在新华街上,据说是那里年代最久远的一条街,24小时热水,房间还蛮干净的。我们的房间还在最高处,可以看到整个古城的全景。看来自己推销上门的不一定都是坏人。 丽江古城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因其居丽江坝中心,四面青山环绕,一片碧野之间绿水萦回,形似一块碧玉大砚,又名“大研古镇”。丽江古城选址上充分利用山川地形及周围自然环境,北依象山、金虹山,西忱猴子山,东面和南面与开阔坪坝自然相连,既避开了西北寒风,又朝向东南光源。发源于城北象山脚下的玉泉河水分三股入城后,又分成无数支流,穿街绕巷,流布全城。街道不同于大力古镇的工整布局,自由分布,主街傍水,小巷临渠交错相连。 木氏为丽江的世袭知府,古城经由历代木氏先祖主持建设。古城民居的平面特点是以院子为中心,内向的庭院组合,形成“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阁楼”的古城民居模式。木府则是当时木氏家族政治、经济、权力的象征。那几天木氏正在修缮,我们没进去参观。 古城街道均以红色角砾岩铺就,晴不扬尘,雨不积水。四方街为古城中心,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这里是历代集市中心。从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直通东南西北四郊。 东巴文字是一种原始图画象形文字,计约2000余个字符,因其专门被云南丽江纳西族的祭司东巴用于书写宗教用书和宗教活动,被称为“东巴文”,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记忆遗产。虽然字符有限,但词语异常丰富,能充分表达细腻的情感,也能记叙说明复杂的万事万物,还能写诗作文章,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 东巴造纸:先将剥下的树皮用水煮,浸泡2到3天,经过这样漂洗纸张就会发亮。接着把已成絮状的树皮纤维用竹篱捞出,铺在木板上杵压,最后晾干。经过几十道工序,一张颜色暗黄、光泽柔和的东巴纸才算做成。 晚上在“一米阳光”吃了一顿暴贵的晚饭,点了田螺、鸡豆凉粉、粑粑(丽江的特色小吃,像上海的麻饼之类的东西)、特色拌饭(看上去糍饭团,吃上去还不如糍饭团的东东),花费近百。小店里的环境蛮有情调的,而且整个二楼就我们两个人吃饭,有包了专场的感觉。事实证明,有名的东西不一定好吃,很多时候这些名堂是专用来斩外地游客的。昨天终于在电视里看到“一米阳光”,原来是个电视剧,演员傻,情节也傻,看了5分钟就转台了。 最后强烈推荐丽江的草莓,味道很甜,我在上海很久没吃过那么好吃的草莓了。 (晨光下的丽江古城) 云游第四天 丽江-泸沽湖 12月29日,泸沽湖距丽江270公里,如果不出意外,正常行驶需要开7个小时,其中中途在小饭馆休息吃饭1个小时。全程路况参差不齐,有部份柏油路面,有正在修的碎石路面,其余大部份为弹石路面,介于碎石路与柏油路之间的一种路面,主要是为了防止冬天路面的结冰。在这种路上行驶,整个车子都在震动,时间一久耳朵里都是轰鸣声,有时候车已经停下来了,耳朵里还觉得有轰轰轰的声音。加上途中盘山公路九转十八弯,对体力和耐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在这样的路上行驶,心里就希望快点把路走完,到达目的地。人算不如天算,在离泸沽湖还有40公里的地方,车子没电抛锚了。在这个手机信号可遇不可求,前不着村,后不着地的地方抛锚了。左有黑羊成群过马路,右有当地孩子放学回家中途烤火休息。天色渐暗,公路上只偶尔有一两辆满是尘土的运输卡车,或者两三辆无视我们求救快速从身边开过留下飞沙走石的过路小面包车。天色渐暗,在绝望3小时后,一车14人终于等来了同旅游公司到达目的地后折返来接我们的车。到达泸沽湖的时候,已是晚上6点多了。 在等待车来接我们的那3个小时里,有一群放学回家在路边休息的小孩在烤火,我们就凑上去和他们聊几句,顺便烤烤火。一共5个小孩子年龄都很小,估计都在读小学,个子矮小,衣衫单薄,看上很久没洗澡了。其中一个小男孩只穿一件很破旧的单衣,而我在那个时候穿这羽绒服。看他冻得双手抱着身体,问他问什么不多穿点,他说家里穷,没有衣服可以穿。没想到在中国成立60年之后,还有小孩子因为穷而没有衣服穿。我把身上的巧克力都拿出来给他们吃,说吃了可以暖和点。小孩子们一开始还不好意思接受,两个年纪小一点犹豫了下,伸出黑黑的小手拿了一块咬了一小口。另两个孩子也伸手来拿,但都只拿了一块。纯朴的小孩。他们每天要步行4个小时来回于学校和家之间,学校太远了。我不忍心拍他们缩在火堆旁烤火的情景,等到他们起身继续赶路,才在远处拍了一张他们的背影。 丽江到泸沽湖中途经过的几个村庄,很多房屋的墙都是用泥和草拌起来的土胚,一般都是靠马路的那一面墙用砖砌一下,其他墙都是泥草胚,没有窗户,采光极差。好一点的人家会用瓷砖贴一下墙面算是装饰。有一次在某个村子停下来休息,有个小孩怯生生地站在车门口问我们有没有笔。不像上海那些缠着你不放有团有伙的讨饭小孩。他不是来讨饭的,只是想要一支笔。可惜那时候我们身上只有一支笔,只能给1个小孩。据说,泸沽湖也是在发展了旅游业以后,经济才比周围地区好的。 泸沽湖是由断层陷落而形成的高原湖泊,湖域面积50平方公里,水面海拔2690米,湖水平均深度45米,最深处达93米,最大能见度为12米。湖中有五个全岛、三个半岛和一个海堤连岛。相传这里原本没有湖,有个哑巴姑娘每天上山放牛从不带干粮,后来人们发现她天天去一个石洞里割一条大鱼身上的肉吃,每天割去一点,明天又会长好。于是村里人用18头牛把大鱼从洞里拖了出来,洪水顿时从洞里喷涌而出,一片泽国,淹没了田地和村庄,只有一个妇女在情急中坐着用独木挖成的猪槽船活了下来,以后这里便形成了烟波浩淼的泸沽湖。 进泸沽湖景区要收78元门票,有学生证半价。卖票的看学生证看得非常仔细,过期的学生证休想蒙混过关。在这里提醒一句大家出游的时候,什么学生证、导游证、记者证之类的,不论真的假的最好带一张在身上,买门票的时候就会派上用场了。 车开到大落水,晚上住在纳古大酒店,120元晚/间讨价还价到75元/晚,淡季出游价钱好商量。吃过晚饭,我们从丽江出发同一车上的几个人一起围着火盆和一个当地的摩梭小伙闲聊。小伙很健谈,一边嗑瓜子一边讲了很多关于当地走婚习俗和风土人情的东西给我们听。饭馆出来,站在湖边,抬头惊见满天繁星,密密麻麻,一颗叠着一颗,哇~~哇~~的惊叹声不绝于耳。绝对是城市里看不到的情景。我们几个人一直往里走,直走到当地人的田地里,四围开阔没有灯光干扰,是欣赏星空的最佳地理位置。 (我和BF) 云游第五天 泸沽湖 12月30日清晨早起,准备看日出,等到8点半,太阳才羞羞答答从山的那头慢慢升起。待太阳完全冒出山头,光芒笼罩了整个泸沽湖,如同仙境。湖面上成群的红嘴鸥优哉游哉。 泸沽湖上的客栈都临水而筑,大多数房间推开床能看到湖景。 上午骑马沿湖从落水村走到幽谷瀑布,原路返回。下午坐船去媳娃俄岛、里务比岛。媳娃俄岛人少,风景好,里务比岛上都是旅游团带去的人。这时候太阳正当午,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水天相连,俨然一幅迷人的天然图画。 游船回来去上村拜访摩梭民居。由于上午预约过,阿姨招待我们一桌子吃的东西烤土豆、酥油茶、苹果。 摩梭人至今仍保留着原始母系社会的大家庭制和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走婚"习俗,一家之中以“母亲”为首,以“女性”为主,它独特的“走婚”风俗决定了它独特的社会背景。阿夏"在摩梭语里的意思是亲密的伴侣,阿夏走婚就是男不娶、女不嫁的异居婚。男女双方终身各居母家,因感情的发展,男子夜晚到女子的"花楼"留宿,白天仍回自已家中从事各种生产劳动,生育的子女归女方。这种婚姻通常没有什么手续和仪式,男女阿夏之间不建立共同的经济生活。感情破裂,则男不再登门或女闭门不接,自然终结关系。孩子随母亲生活,成年行"成丁礼"后他也能知道父亲是谁,但和父亲只有道义上的联系,从小接受母亲和舅舅的管教,自然地在情感和经济上都属于母亲家。 摩梭人一家一院,由四幢木楞房围成一个四合院。分畜厩、经堂、花房和正房四部分。设大门的那幢叫门楼,楼上放草,楼下大门两边是畜厩;大门正对的一幢叫经房,楼上是佛堂,供着藏传佛教黄教派创始人宗咯巴和历代达赖、班禅的神像,楼下为家里的成年男子居住或作客房;左边一幢称为"尼扎意",又称花房,供行过"成丁礼"的成年女子接待男阿夏住宿用。男子不经许可是不能进花楼的,母系家庭中的男子总是到女阿夏的花房过夜,故家中没有他们的卧室。如其不外出走访女阿夏,他们则没有固定的睡处,常常只能与老人和孩子一起在正屋的火塘边随便睡睡,或宿于畜厩之上的草楼。而女子一旦生育后也要从花楼搬至正房。正房也称祖母房,在院子的右边,这是摩梭家庭议事、炊事和祭祀的场所,也是母亲和孩子们的住所。正房结构复杂,一般进门后还有一条狭长走廊,走廊内的房屋又被分隔成三间,左侧是主妇的起居室,右侧用来做大灶,煮猪食或酿酒,并放置生产工具,亦可作卧室。中间是正室,室内前后方向有两根很粗的正梁柱,分别称"瓦杜梅"、"尤杜梅"--即左柱和右柱,左柱又称男柱,右柱又称女柱。这两棵柱为一棵树所制,树的顶上一节作男柱,根部一节作女柱,摩梭人行"成丁礼"时,男子必须在男柱旁行仪式,女子则在女柱旁行仪式。仪式举行后要摆酒庆祝,还会带到生父家和其他亲属家拜访,各有礼物相赠,生父的略多一点而已。室内西北角和东南角有横竖与木杆壁平行的一米宽的高坑铺,左侧称"瓜乌",右侧称"扎括满"。 瓜乌为男性或贵宾的座位,扎括满则为老年妇女或达布的座位。两者在夜间还可当床用。在瓜乌和扎括满的顶角处都要放一个神龛,称为"司耻",供烧香、放敬水碗、点油灯之用,瓜乌和扎括满之间是高灶台,俗称上火塘,其上有铁制三脚锅庄,供用炊、烧茶、取暖之用。下方是孩子的座位。室内另一侧,摩梭人称"喀古",俗称下火塘,以屋内大梁柱为界,铺有略高于地面的木板,中间设火塘,同样置铁制三脚锅庄,也供用炊、取暖之用。锅庄所靠的壁上,有一块泥塑或硬纸板,上画(塑)日月星辰、火焰、海螺、金元宝等图像,这是摩梭人崇敬的"冉巴拉"灶神。 祖母的在摩梭民族家中地位是最高的,祖母床下是储物柜,放着家中值钱的东西和食物,只有祖母有权分配使用。 摩梭人一般在过年的时候杀猪,然后把猪肉腌制保存起来,供一年吃。当地也有鲜猪肉卖,但一般都是年轻人吃,年纪大的吃不惯。 晚餐在烧烤城吃烤全羊,烧烤城的东西既贵又难吃,把我们几个斩的血淋答滴,还没吃饱,555几个抄素菜外加一盆螺丝要一百多,两个土鸡蛋要卖十块钱,老板真够黑心的。黑心没好报,哼。 泸沽湖每晚都有篝火晚会,晚会后有对歌。我们去那天听说晚上听说有人来取景拍戏,伸长脖子等了老半天也没动静,一直到快9点多,才把篝火升起来。原本还想看看有何方明星驾到,没想到是中国电信来拍广告,立马走人。 (绝色泸沽湖) (清晨素雅的泸沽湖) (双重倒影) 云游第六天 泸沽湖-丽江 12月31日,早晨起来,又欣赏了一次泸沽湖的日出,赶路回丽江。虽然路途漫漫,路况又不好,看了泸沽湖后觉得不枉此行,沿途的风景也很漂亮,西北地区山水的壮丽完全不同于江南山水的风光,让自小在江南长大的我感受到一种别样风情。 回到丽江,路途劳顿累得不行,去七星街大吃一顿,两个人点了5人份的野山菌火锅大补一下。一共6种野生菌菇,没种味道都令人回味无穷。没记住那家酒店的名字有点遗憾。 云游第七天 丽江:束河古镇 2006年的第一天,阳光暖人,休息调整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准备出门解决肚子的温饱问题,然后去束河溜达溜达。在服务台问怎么去束河的时候,得知客栈里还有一个MM也要去束河,问我们是不是愿意同行。心想MM咋一个人来出来玩,胆子够大的不晓得是何方神圣。这时候MM从多人间走出来,中短发,传着登山鞋,腰里挎着个小腰包,看上去蛮专业的样子。决定和她一起去束河,路上还能多个帮我们拍照的。 由于实在吃不惯那些重油、重辣的丽江菜,KFC也变得亲切可爱起来。蓝提MM(后来得知是个少妇)知道们要去吃KFC当然很奇怪,不管她我们吃我们的。 吃完三人打车去束河。在服务台打听的结果是,打车去束河可以讲价15块钱。拦了辆车,蓝提上前去和司机讲价,一开口:“10块钱,束河去不去。”司机居然答应了。这时候我就开始暗自庆幸我们没出马,不然就照着服务台小妹的价钱说了。上了车司机的计价器还是开着的,到了束河计价器显示11.2块……幸好,幸好,没还价还到15块,不然亏大了。 到了束河门口,被门卫拦下,要收30块/人的门票钱。蓝提从口袋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饭馆名片,和门卫说我们要进束河去里面的某某饭馆吃饭,然后打了个电话给饭馆,让门卫和电话那头讲了几句。门卫就放行让我们进去了。hoho~~中途遇上高手。 束河,离丽江古城七公里,曾经的茶马古道重镇,是个比丽江更古老的古镇。束河、白沙一带曾是纳西族先民最早的聚居点,也是木氏上司的发祥地。这里可以感受更古朴的纳西民俗。和丽江浮华艳丽的酒吧巷子相比,束河显得更加纯朴宁静。 游完束河,回丽江买迪庆飞昆明的机票,为去香格里拉做准备。买完机票想去农行提点钱,突然发现农行1月1号2号居然关门不营业,试遍所有ATM机,都不让农行卡提钱。银行休息,ATM也休息。怒!!农行关门全国那么多农民朋友怎么办?其它银行都照常营业,为什么就光农行关门两天? 可悲的是,我们身上只带了农行的卡,因为办卡的时候银行的柜台小姐说外地农行最多……不可以随便相信别人说的话阿。看来我们得节衣缩食过两天了,那天晚上买2块钱的冷饮都要考虑一下是不是要买,没钱的日子真是不好过。以后出行一定要吸取教训,多带几张不同银行的卡。 晚上蓝提带着我们穿街走巷,到中益(音)市场逛了逛,那是当地农贸市场。原本是想去买草莓的,未果。见到两只猫咪在打假,hoho~~打得那个凶啊,你咬我一口来我咬你一口。 由于我们和蓝提的下一个目的地都是香格里拉,如果能再找几个人包车,六七个人包车去是最好的了。在一个客栈的门口有块牌子写着:现有四人去香格里拉,找驴友。心中窃喜,打电话联系,于是认识了司机沈伟。见到沈老大的时候正逢他带着一车去香格里拉完的人回丽江,车上个个人都对老大赞赏有佳,还拿出意见本给我们看。上面满满一本写的都是对老大的赞扬之词。 老大说现在有4个人要做他的车去香格里拉,问我们是否愿意同行。4天750元/人,包括住宿费不包括饭费,先交100元定金,其余最有一天再交。看着那写着满满一本的意见本、车上游客满意的神情,以及我们扁扁的荷包,决定做他的车。商量了一下,我们有学生证,可以减到700元/人。 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有沈老大这号人物,据说他是网上很有名的人。事实证明他的确为人正直,价格公道。他开的金杯车车况也很好,坐着舒服。旅途上给我们介绍景点,说说笑笑,有时候还说点旅游业的黑幕。他的手机:13038613800。 百度一下沈伟 丽江司机,找到相关网页306 |
转自:http://www.xieyouji.com/xieyouji/china/yunnan/travel-notes/2006/0721/37488.html26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