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震撼之旅-吉林雾凇、穿越雪乡、哈尔滨冰...

[游记]震撼之旅-吉林雾凇、穿越雪乡、哈尔滨冰...

2007-08-13    ctrip.com

7天是一整个星期,一个周元复始,然后,我回到现实世界的起点,再次步入程式化的生活,然后储备能量,准备下一个更远的回旋,期待着。

嗯,我回来了,但内心已经不再一样,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成长,这次东北之旅更是震撼的!感谢在行程中所遇到的所有人和事,感谢让我得到的所有认识和感悟,感谢让我安全回来!

呵呵!这次确实感悟良多,真要慢慢沉淀啊,先写个简单的,方便即将到东北玩的朋友,也顺便把自己次行的费用清单好好算算。

行程攻略篇

D1 游吉林市,巧遇此生第一场雪

D2 吉林至东升林场,准备穿越

D3 东升林场穿越到雪乡,进入梦幻仙境

D4 雪乡,童话世界里玩雪赏雪

D5 雪乡反穿到东升林场,巧遇晴天雪凇

D6 东升林场至哈尔滨,夜游冰城

D7 哈尔滨溜达购物,中午结束快乐的东北之旅

D1——1月29日

此行是出差到北京,然后逃跑去东北的,嘿嘿,所以乘坐的是 T271,19:47PM 从北京开出,历时 12小时, 早上 8点抵达吉林省吉林市。(在此提醒一下可能经北京出发的朋友,要注意北京的学生潮,简直不赖于民工潮,很多线路第一天就售罄。但实在买不到的也可以直接去火车站碰运气,不一定相信那些票务公司说只能改天的。在火车站的退票处或者出售当天剩余车票的窗口,就有可能买到。在往吉林市的火车上,一个吉林大叔告诉我,他从来都是最后一天这样买票的,而且都买得到。)

我的计划是能一次看到吉林雾凇、雪乡厚雪、哈市冰雕的。所以第一站先来吉林。可是没赶上28日亚冬会开幕,看不着雾凇。解释一下,吉林市松江中路的雾凇,可以说大多是半人造景观,水电站放热水出来,只要温度够低(零下20左右)一般就能出现雾凇。如果不放热水,得要30多度,可是现在暖冬,基本上不可能自然而成了。而28日,亚冬会开幕,胡主席顺便去吉林市视察,当地政府当然会做,前一晚上放水,就成就了雾凇。可我29号去就没了(连20度都还没有,对于雾凇太暖和了)。

这里说明有两点经验能提高碰上雾凇的机会:

1. 提前了解当地的天气温度,出现雾凇的时候,一般温度在零下20以下,前一天没有风,次日天气晴朗;

2. 吉林市气象台可以预报雾凇指数的,我致电吉林市气象台(0432—4662724)问过,接听的人态度挺好的,她跟我说吉林市发布雾凇指数预报的时间,下午4点预报次日总体雾凇出现指数,次日上午6点预报各景点雾凇出现几率。她让我打自动语音电话查询,好像是912121(可是我好像打不通),建议参考我攻略的朋友再问清楚。

3. 最好能赶上吉林市的重大节日、高官行程。雾凇是吉林市的形象代表,半人造的雾凇有时可以好好利用的。

关于吉林雾凇的资料,网上很多,包括如何观赏,什么时候观赏,哪个点观赏(据说有8处最佳雾凇观赏点)。我就不重复说了。只是提点一下要去雾凇岛的朋友,此行我虽然由于雾凇几率太少,没有去成。可是却了解到,在火车站对面的长途客运站可以去乌拉,票价6.5元,可是到下午5点(也好像是5点30)就没车了。各位不打的去的,要注意提早出发。

关于吉林市的住宿,我是在市委的招待所(我是一个女孩子去的,所以安全第一,选了政府的招待所),多人间单床位20 (没有洗澡),也有标间120或以上可以洗澡的。在火车站坐1路车在市委站下即可(15到20分钟车程),也可以打的,大概也不超5元。(火车站打的到江边天主教教堂是5元)。这招待所就在松花中路附近,10分钟就到江边了(有雾凇就可以一早去观赏,还可以看吉林的江边夜景)而且它后面不远就有一条繁华的商业街,叫北京路,也相当于广州的北京路,可以在那周边采购些御寒物品。吉林这些御寒物品比较便宜,我就买了30元的雪靴(后来穿越也靠它,挺好的,广州的可要100啊。出发前在广州买的180元雪地鞋还不够暖和,只得寄回家去),1.5元一双有毛鞋垫、7元超厚袜子、10块羊毛护膝(在地摊买)。在吉林会合携程的驴友“不想再漂”还在那的户外店买150元雪裤(广州要两三百),25元帽子(广州最低60元)。

在吉林巧遇我人生的第一场雪,当时吃完午饭,推开餐馆的门,竟看到漫天飞舞的点点白雪!那就是雪!我人生的瑞雪,当时的我简直难以置信,几乎要跳起舞来!

吉林5点多就已经天黑了,跟广州的7点差不多。华灯初上的时候,雪更下得特别大,(跟我后来在山河遇上的鹅毛大雪不同,是很密的那种)简直看不清前路。网上约的朋友因为大雪塞在高速路上,等太久了,我去了北京路上的一家什么“月”的餐馆,是朝鲜人开的,当时店内没客人,主人家就在旁边桌吃饭,他们挺喜欢音乐的,边吃饭边用一台老式的录音机播着朝鲜语的民族歌,当时我感觉自己去了韩国似的,呵呵!

那“不想再漂”从长春过来居然用了6个多小时(经验:在寒冬的东北,最好选择坐火车)。雾凇岛去不成,而且即使打的去了也不大可能看着,所以留在市区,晚上逛了一下江边,吉林的夜景还是不错的。

实用消费参考价:

车费:7元(打了一趟的士,坐了两趟公交);

餐饮:早餐2元+午饭5块+晚餐朝鲜拌饭8元

御寒物品:48.5(详细见上)

住宿:20元

住宿推荐:

市委招待所——地址:吉林市北京路民意胡同6号,电话:0432--2022683

D2——1月30日

6点就起来洗刷,完了就冲去江边了(这招待所真的离江边不远,有雾凇就一定能赶上看),可是还是没碰上雾凇。榆树枝光溜溜的,有点失望。就当散步吧,闲着看退休老人晨练、上班族踩车赶上班、清洁工人铲雪,然后就吃了个面条,等那10点多才到的”不想再漂”起来后,这两个没碰过面的人只用了几分钟就决定了(那”不想再漂”其实是东北人,爽快!),选择正穿线路到雪乡,今天出发去东升林场。

其实幸运的朋友,碰上雾凇,可以在市区或雾凇岛游玩一天,晚上坐21:30 的2167次火车次日中午到牡丹江,赶上14:00每天一班到雪乡的班车。(当然这样的线路就只能选择离开雪乡时穿越了)。

吉林市发往牡丹江或直达五常的达汽车、火车都是下午到晚上才有的。没有雾凇,也不打算去亚布力滑雪,吉林市就没什么好玩的了。我们听了车站的人的话,先去舒兰,舒兰就有很多车去山河,到了山河就可以转车到东升(就不用到五常了,从哈尔滨过去才要经五常。)。

坐车也是在火车站对面的长途客运站,我忘记各点车程所用的时间了,反正我们大概9点多还是10点多的坐车,到了舒兰就赶上了往山河的车(几乎无缝接驳),到了山河就是大概1点多。看房子,山河屯是一个相对发达的小镇,路宽,新房子也很多。在车站附近吃个午饭,然后就上14:40开出的车,直往东升林场了(从哈到雪乡,也可以直接坐火车到山河,来坐这趟车到东升)。这车每天一班,大客,联系人是郭姐(手机:13804618959、13796696046。后来雪乡反穿到东升再到哈尔滨,要经山河,也是只能坐她的班车的)。

山河到东升要4小时,上车前记得要先上好厕所了。我们是18:30才到东升的,天都黑漆漆的了。还好,在车上遇到广东的同乡,搭了讪。他们已经约好了向导,而我和”不想再漂”两个人,正好凑了5个人,穿越费比较划算,于是就跟了他们。后来的经历证明这决定是对了,因为我们找到的是非常好的向导——陈甲岱,而他家的住宿是我此行的农家住宿最好最有家的感觉的。去之前,网上很多资料说东升的住宿非常差,因为很多人不会在那里停留,住宿也只是为了次日的穿越。我没到别的家,可能说话不全面,但甲岱家就真的是很好,很干净,很温暖(他们是整天不灭火的,后来到雪乡住了两家,都是只烧一会就灭火了),可以淋浴(浴间里还有暖炉和小太阳呢!有热水还怕你着凉!多细心的主人啊!),可以上网,可以看户外杂志(甲岱也是户外发烧友),善良的甲岱爸爸妈妈会做很多菜,毫不吝啬地用木耳啊、刺五加叶啊、鲤鱼啊等等,正巧家里有的话,还会请你吃冻梨、喝他家酿的酒(用灵芝酿的耶!不过度数很高,呵呵!)。

东升林场开发较迟,名声不大,相对雪乡更纯朴,更宁静。夜里的东升,只有地上月光照出冷冷的白雪,偶然一两个出来探探路的游人,其他的就早已入睡了或在火炕边以游会友的闲聊。次日要穿越到雪乡,我担心体力不足,没有多聊多逛就睡了。(夜里热醒过,甲岱家的火真的一点没偷功夫呀!)

实用消费参考价:

车费:吉林->舒兰19元;舒兰->山河7元;山河->东升20元(郭姐手机:13804618959、13796696046)

餐饮:早餐3元+午饭5块(跟店主聊天,加上”不想再漂”是东北人,饭钱打了大折头)+晚餐(住宿包餐)

住宿:30元

住宿推荐:

住向导陈甲岱家:电话0451-53552803,手机13766985803,QQ:549756163

D3——1月31日

7点起来,东升的早晨仍然宁静,只有路边的几头牛在吃早餐喝冰水(北方的牛特别可爱,毛茸茸的,有一头牛头上的卷毛被束起来,简直一个超酷的“发型”!)下了两天雪,东升的雪也很厚了,在甲岱家的小院子里的雪已经深及膝盖,我们已经耐不住打起雪仗来。8点半,我们吃过甲岱妈做的么么头、花卷,喝过小米粥,就准备出发了。这时候会有一些当地村民进来问你要不要雇人背行李,一般开价50到70,看包包的大小和重量来定。我本来是打算请人背的,毕竟那包包在机场托运时就称出十几公斤。可是大伙都觉得该自己体验体验,”不想再漂”(那吉林会合的东北帅哥)也答应我累的时候帮忙背,于是硬下心来就背起那半个人还高的背包,就跟着队伍离开甲岱家了。

从东升到雪乡的徒步穿越,一般叫正穿线路(反之叫反穿)。从海拔400米到1050米,上山的路比较多,相对反穿难走很多。一般人正穿需要四五个小时,反穿则只需要两三个小时。我在出发前看的攻略,有一份写的就是走了9个小时!也有去过的朋友说在雪地走路跟在高原差不多。所以我在穿越前一直认为是一条超级自虐路线。心里特别害怕自己承受不了。但走过之后,其实正穿也没有那么恐怖。要不是穿越当天天气特别恶劣,雪道被覆盖要自己开路的话,平时有坚持每周打一场羽毛球就肯定够体力的了,接近一半的时间其实是用在路上休息、拍照上的。我就是这样,结果还是自己背下那十多公斤的背包走了全程,足足6小时多。那天还是一路下着雪,一直没停过呢!不知道是不是美景的动力,反正一路走走拍拍照,照顾同行的小妹妹,也不觉得特别累(我会在心灵感悟篇写道,觉得累只是自我怀疑的心理作用,克服了就能超越自己认为的不可能)。

据说这穿越路线是中国十大徒步线路之一。进入山之后就不会有路了。路真的是“人走多了便成了路”,其实是前人的脚印把一行雪踩得相对实,那一行凹进去的“脚印群”就是雪道。

这里提醒几点吧:

1. 千万注意,不要随便偏离雪道,跟着别人的脚印走。因为雪道两旁有很多洞、沟,给厚雪盖着,你根本不可能看到哪是实哪是虚。我走的那天,雪道边上的雪已经过膝,有我2/3的腿高了!一旦偏离雪道,会陷到洞或沟去,很容易扭伤的(更严重的我就不知道了)。

2. 走累了就歇歇,喝喝水吃吃巧克力。就在雪道上往道边一靠就随便坐吧,这里没有休息站,厚雪就是最好的沙发(当然,一屁股坐下去的时候还是确认一下那地方的雪是实的还是个洞)。

3. 必要装备:

帽子&护耳(那天我外露的头发都凝上“雾凇”了),

防水手套(不防水的很容易冻伤,因为一路手不可能不碰雪的),

防水鞋子(必须防水和保暖),

雪套(套在裤子和鞋子外面,更好地防止雪进入鞋子。要知道那里的雪非常厚,雪道也很窄的,经常贴着雪走。雪真的会深及腰,有份攻略说一般的专业雪套在那里用还是不够高,而且不轻便。我学着攻略说的,用遮光布让外面的裁缝,仿照雪套的形状做了一对,还加高的。轻便又防水,成本连人工不超过10块钱。两趟穿越我都用上了,非常好使。大家都羡慕我呢),

登山杖(非常有用,省了我不少力、多次防止了我滑倒,还可以用它来探雪),

4. 关于干粮:高能充饥的食物(最好是巧克力,高能又省位置。这很必要的,因为路上的事情很难预计,即使没事,在严寒中走5个小时,肯定要补充的)、保温水壶装热水(不保温的就别带了,”不想再漂”就带了瓶矿泉水,结果我们到雪乡后发现那瓶水都结冰了。我在广州买的不保温,穿越时用的是在北京买的,比广州的还便宜,在路上喝上热气腾腾的水,令人羡慕,呵呵!不过如果不怕冷,一路上的雪也挺好吃的,纯天然!这不是开玩笑,我们都是一路走一路吃吃雪的!还解渴呢:P)

5. 关于拍照:照相机最好用绳子挂在脖子上,随时放回胸前衣服里保暖。零下二十多度已经超出一般相机的耐用温度,尤其电池,很容易没电的。所以电池要多备几颗,还要放在衣服里贴近人体来保暖。(不嫌重的话,有攻略说可以带个暖水袋放在保温袋里,再放电池在里面保暖。不过我嫌重,而且这种情况只适用于超级摄影发烧友。我那两颗GP2400充电池和普通柯达数码机已经够用了。)

6. 关于环保:必须必须提一句。请各位驴友爱护自然环境!首先,那边太“自然”了,或者是地方林业局有点黑,收了门票也没有建立什么垃圾筒或派人在山里收垃圾的。一路上,肯定要补充体力吃干粮,这肯定有包装袋等不容易降解的垃圾产生。有些驴友就随便扔在山里。非常不环保!(肯定还有人扔电池!)所以,拜托!请选择穿越的朋友,自己备一个垃圾袋!不要让美丽而自然的雪山来承担污染!另外,一路上有很多雪蘑菇,是累积了好一段时间才变成大蘑菇的,为雪景增加了不少情趣。可是当地村民说,有些游客看完了大蘑菇,就把它推掉,结果后面来的人就看不到了,非常可惜啊!话多说没用,希望每个驴友都是高素质的人。只拿下美丽的照片和留下脚印就行了!

注意以上几点,穿越其实一点都不恐怖的,其实对于当地村民来说,这不过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山路。当然,如果下了大雪又没有前人走过,要自己开路的或者是摄影发烧友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第一趟去的话,一定要请当地向导,有攻略说穿越最好四五个人一个向导,这样不用太浪费时间互相等。这是有道理的,人一多,大家体力不同,爱好习惯也不同,有些喜欢拍照,有些喜欢赶紧走。可是我正穿时,就有八个人(本来五个,后来又来了3个也要跟我们陈导),走下来,大概是陌生,大家没有什么团队精神,但这样也好,大家没有互相等,两三人的小团队各走各的,反正陈导会前前后后地看看我们。而穿越费就省了不少。

门票方面,前面说了,有点黑。一个山头横跨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两个省在山脚要么建个房子要么就用个废旧的车厢,就搞个收费站了,还各收各的,出吉林,收你吉林的30块,进雪乡的,收你黑龙江的又30块(可是,如果从牡丹江方向进雪乡,入正门可也要60块雪乡门票),据说这门票是不合法的(看他们收了门票,一点建设都没有),可是总之你拿它没办法!(不要随便跟当地人吵起来,但让收费的人给点优惠还是可以的)

关于风景!Well,一言难进,即使照片拍了很多都无法把当时的感觉重现出来!在攻略多说,也是占空间。总之,震撼!!!美呆了!我正反线都穿越了,正穿时是阴天,一路下着雪,反穿时是晴天,阳光灿烂。这两种天气下,景色完全不一样,各有各精彩!晴天时像电视的美景一样,有蓝天做背景,加上光线好,能拍出非常好的照片!而阴天时,绕着雾气,朦朦胧胧的神秘感,让你仿佛置身于梦幻仙境!难以置信!无论怎样走,都是快进入山顶的时候,景色最美。一路过去,简直渐入佳境!不要吝啬你的相机内存(只要你带了足够的,1G差不多了),有感觉就尽情拍吧!还要记得拍几段录像!(无论阴晴,那种景色都是震撼的!一张平面照根本表达不出来,录像会全一些。)那景色没有明确边缘的,过了你也不知道,很多时候是突然发现景色变了,可之前的美景已经离你远了。

到了雪乡,甲岱可以帮你找住宿的,他跟周大姐也熟。网上的攻略,数周大姐最出名了。她家环境确实很好,保证有淋浴!穿越时,一般人都会出一身汗的,洗个热水澡最好了。可是虽然雪乡现在已经很多旅馆,有些标着淋浴,可是听当地村民说,很多实际都是没有的,所以建议大家选择旅馆时,要检查是否真的可以淋浴。周大姐家太出名了,很多人预订,所以到那才去的话,基本没有可能入住。周大姐也讲信用,建议确实要住她家的话,就提前打个电话吧。我就是没住上,可是第二天却发现还有一个好地方——雪乡客栈,就叫雪乡客栈,就在大路的后面,穿过整条繁华的大街就是了(不用过桥)。那家有淋浴,洗澡间环境比周大姐还好。态度也不错(除了一个男的,比较势利),还挺诚实的(离开时,我让朋友去结帐,可是我忘了自己之前付了订金,也没告诉我朋友,但他们还主动还我朋友了)。

我们快9点离开东升的,下午3点多才到,周大姐家没地方住了。那时天开始黑,又饿又累(那时还不知道雪乡客栈),住下了一家,可是等到5点才吧我们的菜做好,那天我可饿得真胃痛了!那家的房间,窗户关不严,火到晚上就不烧了,所以挺冷的,睡不好。一点没有家的感觉,吃饭特贵。(可能在东升,甲岱对我们太好了!呵呵!)因此建议去雪乡的朋友,一定要提前订好环境好的住宿。

实用消费参考价:

穿越费:300元/8人(甲岱做向导的话,一般一个人50元,300元封顶,8个人也只需要共付300就可以了)

晚餐(早餐甲岱家包了,而午餐就根本无法吃!):点餐的,我们平均15元/人

门票:吉林30(8个人,东北人”不想再漂”发挥了做销售的口才,免了两个);雪乡30

住宿推荐:周大姐(网上多的是介绍,她很讲信用,电话预订了准为你留着),雪乡客栈(洗澡间环境比周大姐还好,可实在不好意思是我走得匆忙,忘记了拿名片,建议找甲岱问问,他都熟悉的)。

D4——2月1日

后来巧遇的哈尔滨晚报记者,告诉我们,20年前的雪乡,一切都是很淳朴、很干净,那时候的房子都是用木头盖的,每户都用木栅栏围个小院,而雪有时候会深到几乎屋檐去,他那时候拍村里的景色,是站着扒在雪上拍的。那可能真的是20年前的事了,(在穿越的时候是见到一家木房子,可已经是废旧的,没人住,像鬼屋,呵呵!)现在的雪乡,非常热闹,商业味甚浓。都是平房,而且几乎都是旅馆的(当地村民的生活方式已经完全改变了)。整条雪韵大街都是叫卖声的,不时来往着私家车、大客车。据说节假日的时候,游客特别多,雪如果不多下,到处都会脏兮兮的。(还好,我去的时候不是周末,而且下着雪,呵呵)唉,是的,这就是雪乡,跟很多旅游景点一样,当人开始去那里追求淳朴的时候,那里已经被追求淳朴的人“染色”了。

我没在雪乡周边的景点游玩(有点远),所以不知道那些地方怎样。雪乡那里还是有几处能拍到好照片的,雪乡客栈前面就有一个小沟,那应该是一条小河,结冰了,上面铺满雪,一边有小桥,一边有远处的山景色,河两岸的树,弯弯的随这小沟延伸,日出日落时,太阳就在小沟中间的天空,构图很美!

在雪乡的第一早晨,还是阴阴的下着小雪,有风,特别冷,可是”不想再漂”看到旅馆后面的滑雪场,就耐不住要滑雪了,他是滑雪高手啊,呵呵!于是我们就去了,交了125大元(限两小时,这小山村的价格真高!)虽然这里完完全全是天然雪,很软,可是雪太厚了,其实专业人士,来个Z型的滑,就很容易给卡住(我看到”不想再漂”几趟在山上滑下来时,就在Z型的转角处滑不动了,看他滑得辛苦啊!哈哈!:P)我是初学者,不过这雪正好减慢了速度,倒玩得过瘾(只是那天下雪兼刮风,每次滑下来,连口水鼻涕都结冰的!)

中午,”不想再漂”就得赶回长春了(他原来没请假,逃出来的!)雪韵大街每天中午12:05分有一趟车到牡丹江。

告别他后,我就一个人了,还好,有两个朋友正从东升穿越过来。那个下午,我就找到雪乡客栈,把行李搬去那里,安顿好闲着等我的朋友了,懒懒地睡午觉,还是挺舒服的。

朋友到了后,一直嫌雪乡太商业化,没意思,吵着要回东升。我也实在后悔当时正穿的照片拍太少,同意再走一次。而同住雪乡客栈里的两个广州来的大叔和阿姨,听到我们说穿越的美景,也好奇着要跟我们走一趟。于是最终,5个人约好了反穿向导,明早8:30,徒步往东升。

穿越两次,之前真的一点都没想过!我估计自己是疯了。这只能说明,那穿越时的美景,简直是难以言语的震撼之美!让你久久不能忘怀!那种动力能让你超越平时的体能!(其实也真的不累,好好睡两个觉就能补回来的了!)

实用消费参考价:

穿越费:滑雪125/两小时

早餐5元+午餐5元+晚餐18元(周大姐家点餐)

住宿雪乡客栈 30(不包餐)

(D5到D7,待续)

转自: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5641322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