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吉林雾凇奇观 |
[游记]吉林雾凇奇观 |
2008-06-27 ycwb.com |
寒时节,它因江水的灵性遍地都盛开着“冰花”,即驰名中外的雾凇奇观。 雾凇又名树挂、水气花、雪柳。是吉林最具地方特色的景物,它与桂林山水、长江三峡、云南石林并称我国四大自然奇景。每当瑞雪纷飞的早晨,沿松花江十几里长堤上的树木枝叶都凝霜挂雪、披银垂玉,琼枝玉叶,婀娜多姿。 我对吉林的雾凇早有所闻,向往多年,今年吉林雾凇冰雪节开幕后,我从上海搭乘飞机,并经长春转车到吉林时已是晚上。打的去市区,司机看到我背的长枪短炮,内行地说:“先生,这次您是来对了!今晚雾气这么重,明天保证会拍到最美的雾凇!”看我茫然,他又补充:“今天我都拉好几伙儿来看雾凇的外地客了!”在沿江一带寻到一家酒店住下,以便第一时间看到大自然的奇景。 吉林市一年中零下20℃以下的天气达到六七十天,让人觉得奇妙的是,穿城而过的松花江水在严寒中依然奔腾不息。听吉林一位从事媒体工作的朋友讲,因为从市区溯松花江而上15公里即是丰满水电站,水电站大坝将江水拦腰截断,便形成一个巨大的人工湖,近百亿立方米的水容量,发电站大坝落差大,江水通过水轮机组,水速快,水温升高变暖,在严寒的日子里从水轮机组流出的水仍有4℃,形成了坝下75公里内的松花江缓缓流经市区不冻的江段。 从水面源源不断地蒸发出水气,整个江面雾气腾腾,经久不散。沿江长堤,苍松林立,杨柳低垂,江水与空气之间巨大的温差,将源源不断蒸发出的水汽,凝结在两岸的树木和草丛之间,在一定气压、温度、风向等条件作用下,形成厚度达40至60毫米结构疏松、色泽洁白的“树挂”,远远超过通常为5至10毫米的普通树挂的厚度。这就是吉林雾凇比其他雾凇更胜一筹的地方。 吉林雾凇出现于每年的12月下旬至翌年的二三月,约几十次,尤其冬至后的数九隆冬几乎天天显现。它黄昏初生,入夜加厚,至翌日午后脱落,经阳光普照,雾凇五彩缤纷,美丽奇异。持续最长时间竟达10个小时。每逢一月前后是欣赏雾凇的最佳时期,雾凇出现,7.5公里长堤变成琼枝玉树,一片晶莹白,置身其中,犹入仙境。 由于雾凇不是天天都有,看雾凇的门道颇多,要看天气、风向和是否有雾等等,重要的是看气温,天气要寒冷,前夜要有雾气。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在“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夜看雾”,是在雾凇形成的前夜观看江上出现的雾景。大约在夜里十点多钟,松花江上开始有缕缕雾气,继而越来越大,越来越浓,大团大团的白雾从江面滚滚而起,不停地向两岸飘流。“晨看挂”是早起看树挂。十里江堤重重叠叠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待到近午赏落花”,是说树挂脱落时的情景。一般在上午10时左右,随着太阳的东升,树挂开始一片一片脱落,接着是成串成串地往下滑落,微风吹起脱落的银片在空中飞舞,明丽的阳光辉映到上面,空中形成了五颜六色的雪帘。 第二天早上,只听见走廊里传出几个女性阵阵急促的脚步声和接下来的欢叫,我拉开窗帘满目的雾凇如梦似幻。于是拎起相机向江边跑去。只见,十里江堤上雾气缭绕,松枝、垂柳、杨树、柞树,晶莹如花,丰姿绰约,形成一片壮美的玉树琼花世界。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不同的肤色,五颜六色的装束,仿佛走进童话世界。 我见过“树挂”,但没见过这般壮美的、仙境般的“树挂”。曲折的松花江两岸,热腾腾的江水与一排排杨柳般的银色树冠,形成强烈的对比,似烟似雾,如纱如幔,远远地与天相接,与地相连,分不清哪里是树哪里是江。待近距离看去,杨柳好像琼枝玉叶,青松宛若银菊怒放,枝丫间的雾皆化成晶莹剔透的凇,雾凇中,有的像南海的珊瑚,洁白无瑕。有的像朵朵玉菊;迎风斗寒。有的像冰川的雪莲,镶嵌在冰峰山巅。而那垂柳上的雾凇,宛若高山上的瀑布,飞流直泻,颇为壮观。还有那杨树,像亭亭玉立的白肤玉肌娇儿,含笑脉脉……恰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转自:http://www.ycwb.com/ycwb/2007-03/05/content_1402222.htm31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