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敦化市大蒲柴河镇特色经济发展述写 |
[游记]敦化市大蒲柴河镇特色经济发展述写 |
2008-05-22 sina.com.cn |
立足地域优势 开发特色经济 ---敦化市大蒲柴河镇特色经济发展述写 2007-02-20 14:22:25 大中小 立足地域优势 开发特色经济---敦化市大蒲柴河镇特色经济发展述写 从吉林省敦化市驱车南行70公里,有一座依山傍水,风光秀丽的乡镇,这就是具有“百宝之乡”、“特色乡镇”之称的大蒲柴河镇。 大蒲柴河镇座落在长白山脚下富尔河畔的群山环抱之中。这里交通四通八达,是三区(延边、白山、吉林地区)四市县(敦化、桦甸、抚松、安图)交界处。鹤大公路、201国道从镇内穿过,方便的交通给这里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方便的条件。大蒲柴河镇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野山参、中草药材、山野菜、红松籽、长白山林蛙等都久负盛名。近几年,镇里加强了环境建设,街道整洁,规划有致。街道两侧的长白云杉四季长青,临街建筑典雅别致。楼房林立,环境幽雅,到处都呈现出文明的景色。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兴建的第二松花江大桥,堪称吉林松江第一桥,接通了抚松、白山公路,为这里的经济发展又打开了一条方便的大门。寒葱岭战绩地记载着陈翰章将军率领抗日战士与日本鬼子俗血奋战的故事。马圈子古城墙遗址、四水湖瀑布、石人沟古墓群、尖山子古部落遗址等旅游景点,更是游人的好去处,曾吸引无数中外游客留连忘返。这些潜在的自然资源,蕴藏着无限的商机,为大蒲柴河镇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大蒲柴河镇处于张广才岭山脉,富尔河之东北侧,寒葱岭和特丹岭的西南侧,行政区域总面积1667平方公里。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优越的自然资源,构筑了天然的立体宝库。农民们上山可采百宝,下河可捞鱼虾。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依靠这些资源维持生存,求得发展,过着丰衣足食富有的生活。 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环境,造就和富裕了一方人民。大蒲柴河镇党委和政府,充分利用了这些特殊的资源与环境,十几年来,带领全镇人民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并具有开拓创新最终富裕的小康之路。 上个世纪的80年代之前,这里是一个非常落后的贫困山区,年人均收入不足80元,人们在温饱线上痛苦地挣扎着。自从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广大农民放开了手脚,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当地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引导农民利用资源,开发资源,走适应自我发展的新路子。使人们的生活水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在一步步的提高。到2006年末,全镇的工农业总收入达到2.3亿元,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农民住房全部达到砖瓦化,并有部分农民喜迁楼房,全镇人均住房面积已达到20平方米。各种高档电器、商品已走进平常百姓家。有线电视入户率已达到100,程控电话入户率达到90以上,手提电话也普及到80以上。全镇各种大中小型机动车900余台,各种摩托车2000余台。 这些成果,其功绩应缘于在不断地打造特色品牌。特色品牌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打造中草药品牌。大蒲柴河镇位于林区,各种野生中草药材遍布山川林海。当地党委政府为了解决人多地少的问题,把目光瞄准了野生资源。自从1998年以来,就开始尝试变野生中药材为人工种植,带领农民不断地探求新技术,引进新经验,在种植中草药材上下大功夫。到2006年末,全镇已发展人参、五味子、龙胆草、贝母等中药材达400余公顷,充山参500余公顷。二是打造长白山林蛙品牌。由于大蒲柴河镇地理位置特殊,又有特殊的气候温差的变化,很适应于林蛙的生存。大蒲柴河镇的林蛙个大、油多、质好,可以代表长白山区独特品牌。因此,林蛙由野生到人工养殖,其潜力极大,是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到目前,全镇有林蛙养殖专业户220多家,总放养林蛙面积达5000多公顷,仅此项年收入可达500万元。三是打造山野菜、红松果仁等深加工品牌。大蒲柴河的山野菜品种繁多。主要有薇菜、广东菜、猴腿、蕨菜、剌嫩芽等品种。目前,全镇已有山野菜加工厂8家,年加工成品1500吨以上。红松果仁是大蒲柴河镇的主要特产之一,现有4个红松果仁加工厂,每年可加工红松果仁2000多吨,仅此两项收入可达5000多万元。四是打造第三产业品牌。第三产业在大蒲柴河镇也日益兴起,到目前,全镇共有餐饮、商业服务网点178家,各种经纪人已达300余人,各种产品可走出去、引进来,即活跃了市场,又拉动了经济持续稳步的发展。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c3c94c40100079r103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