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绵几百里的茂密大森林无边无际,崭新的豪华空调大巴时速六十公里奔驰在绿色的“河床”之中。从延吉市出发,途经安图县直到长白山山门,如果把长白山区比作一个“圆”的话,那么大巴车从凌晨四时起床伊始,一直跑了7 个多小时还没能跑完这个圆的半径,圆心当然是长白山主峰。一路上,各种叫不上名的树木标本目不应暇,无不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尤其是山门前那一排排的“美人松”,更是让人啧声称赞。
在到达山门之前,虽然大巴车全是走的山路,却没有一点山路的感觉,汽车仿佛奔驰在大平原,只是偶尔上一个台阶,相间爬了几阶之后,听导游介绍已有海拔一千多米高了,却还是没有一点上山的“意思”。看来这长白山并不象南方的山那样有棱有角,蜿蜒峻峭,我估摸着一定是山势平缓,不在话下了。
进入山门,正好有一段绿色的长廊迎着长白山主峰。依窗远眺,长白山概貌尽收眼底:凭感觉其山势真的不高,且山腰以下碧绿耀眼,山腰上部则是混混恶恶,看不清一草一木。于是心里不禁嘀咕起来:原来长白山也不过如此——这时,除了平时那一点慕名的好奇之外,兴致早已锐减了一大半。
过山门约半小时行程之后,树木愈来愈大,森林愈高愈密,路也愈来愈窄。时而有几只松鼠在车前横抢车道,把长白山的生机与灵秀活脱脱地展现在游人眼前。及至天池口附近,“行情”急转直下,那阵势开始令人激情迸发:茂密幽深的森林,古老黑绿的苍松,高耸险峻的山峰使人望而生畏;再仰望长白山,其险峰峡谷壁立千仞,峭壁悬崖触目惊心,主峰高耸入云,时隐时现,神秘莫测。身临其境,无不教人惊异万千。怪不得当年东北抗日联军能使残忍至极、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惶惶不可终日。有此神奇一山,有杨靖宇等一批英勇善战、前仆后继的爱国英雄壮士,日本侵略者能有好下场吗?长白山,英雄的山!此时我才意识到自己途中那不曾经意的浅薄。
我们在“天门”(牌楼)前换乘三菱吉普,因为这种车型前后轮驱动,适于爬山,安全系数大,比较可靠。游客每六人一辆,轻松自如。说来你也许不信,司机把车驾的象野马一样奔驰在蜿蜒险峻的山道上,你不但不怕,反而有说不出的兴奋,此种心情如其说是旅游的兴奋还不如说是长白山那深藏不露的魅力吧。
随着海拔的升高,山上的树种渐有变异,由山麓一色的东北松变成了大片大片象白桦树一样却又叫不出名的林木,且海拔愈高愈矮小、愈弯曲,树干愈发白,树叶也愈稀少。过了山半腰,树木便逐渐消失了。随之映入眼帘的是在黑色的岩层和潮湿的礁石上艰难的泛出绿色的一种攀石小草,绿草丛中盛开着一片片紫红杜鹃般的米状小花;间或还有几丛另类稍大一些的花蕾,宛若一朵朵含苞欲放的栀子花,嫩绿中略显乳白,乳白中却又透出青黑,叫人“不识庐山真面目”。
当你正怀着几分兴致和诧异揣摩着那是什么花的时候,不知不觉中三菱吉普在弯曲的山道上驶到了尽头,可并没有到达山顶。前方没有了车道,不能再向前了,只好停在主峰下一片稍见平缓的开阔地,大概这就是常用的停车场啦。途中那些不知名却令人神往的小花早已不知哪里去了,眼前全是如大火烧焦的岩层和碎石块:黑的黑得烟熏火烤;灰的灰得浑浑噩噩;红的却红得象西部高原的红土地……脚下全是一片废墟。一切都似乎一个古老而神秘的矿山遗址。难道真的是哪一辈祖先留下的古代开采之迷而使现代人不可理喻?说来也怪,已是过完初夏好久的时节,头上的夏日还高挂在湛蓝的中天,可山上不但不感觉到热,一下车还显得寒气袭人。仔细一看,面前不过是一座小小的山峰,只要攀上峰顶就可以将整个长白山踩在脚底了。然而这小小的山峰,区区十几米高却要爬半个多小时,坡势并不是很陡峭,却叫人上气不接下气,腿也象灌了铅样的沉重,而且居然还有一些游客望峰兴叹,无可奈何,根本就没法登上峰巅,更不用说看到天池的风采啦。原来,这里空气稀薄,气温低下,哪怕是炎炎夏天,山坳里、背阴处却积雪成冰,终年不化。放眼望去,原来,那一片片白色的山坡就是积雪所致。如果不是时间和季节的括定,人们还以为这是冬天呢。
好不容易爬上峰顶。顿时,眼前出现一幕使人难以想象的绝景:一座天然湖泊如同一块庞大的墨玉嵌入峰谷,“玉块”落峰底数十丈,构成万分险峻的崖壁;四周环绕着一座座“神火”煎熬过的山峰,如怪兽临立,犬牙交错,极为恐怖——这大概就是很多人想往已久的长白山天池了。据说,长白山有十六座山峰,我们所登的是长白山的第二高峰,名为天文峰,海拔2630多米;第一高峰位于现在朝鲜境内,名为将军峰,海拔2749米。导游告诉我们长白山的另一面就是朝鲜,与我们同团旅游的就有朝鲜和韩国人,他们都把长白山视为“神山”、“龙脉”,无论什么情况下,他们都誓死保卫这座神圣的山峰,所以中朝两国人民结下了世代友谊!长白山成为了两国人民共同友好的象征,成为了两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敌的见证,特别是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两国人民携手并肩、同心协力共同打击日、美侵略者所建立的友谊就象长白山主峰一样永远矗立,世代永存!此时此刻,游客们谁不为有幸亲眼目睹壮丽的天池而感概,有谁不为长白山磅礴的气势而惊羡,有谁不为长白山的雄姿所称服?你看,那天池九万多平方米的湖面平静如镜,墨绿色的池水倒映着谷底盛开的雪莲花,还有四周的奇峰和天幕上投下的朵朵白云以及远处那团团蠕动的阴霾,构成一幅精美的天然图画,使人心旷神怡;时儿云雾从峰底疾驰而上,一眨眼将你陷身迷雾之中,瞬间云雾又四处飘散,眼前一片豁然开朗,且阳光灿烂,空气洁净如洗。此情此景,让你仿佛置身天上瑶池,如醉如痴!美丽的天池啊,多么神圣的境界!人生中能抛开终日的忙碌,偶尔体验一下如此美妙,那心情自然有说不出的舒畅。我敢说:长白山,尤其是长白山天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风景。即使是我国新疆的天山,美国的夏威夷火山,日本的富士山,其风格特点与之相比,其精灵神气,其雄壮豁达也必定大相径庭。
前天,我去过牡丹江的镜泊湖,我把她比做一位丰韵、温柔、秀丽的少女,如今我又领略到了长白山天池的风格,她是一位粗犷、豪放而且充满阳光的少妇。可惜,我没有更多的机会与之相处和深交就要匆匆离去。
为了防范山上多变的气候,避免出现意外,经验丰富的导游只给了我们峰顶半个小时的逗留时间,还没有来得及细细观赏品味,就急急忙忙和同伴们拍了几张照片草草收场。带着几分遗憾,我张开双臂作“鸟飞”状跑下沙土坡,那感觉还真象是在空中飞翔,轻松飘然,自由自在得很。哎……果然不出导游所料,我们还没有下到山腰,天气疾变。眼见一团黑压压的乌云从远处扑来,瞬间笼罩住我们刚刚登过的主峰,接着铺天盖地向我们压来,瓢泼的大雨象石子一样砸向吉普车窗,那阵势真叫人不寒而怵。真不可想像,如果我们此时还滞留在长白山的主峰,那后果则不知有多么可怕……。到山门处午餐后,趁着雨后的清新我们又去了另一个点——长白山温泉,扎扎实实体验了一回长白山的“热情”。
路上,我在想:科学家、宣传媒体都说天池是火山口,从山上的礁石和岩迹以及周围的现象看来也许这便是唯一的解释了。遇事向来不服一家之说的我,这一次可是从亲自体验和灵魂深处找到了答案,我不由得不对上述的结论投出赞成票。这一点从后来我们所到的长白山温泉发源地就更加得到了证实:长白山温泉热情可舐,群泉奔涌,争相竟流,温度一般在50摄氏度以上,有的泉眼高达80度,鸡蛋放进去不到三分中便可以熟吃。
与此同时我又想,长白山面临着如此巨大的环境压力,一是气温低下;二是土壤奇缺;三是枯峰挺拔难以接纳媒体传播的物种,造成山顶三分之一高处不长一草一木;山腰上,那匍匐的小草艰难地跋涉在礁石层上,顽强地与恶劣的气候环境抗争着,它仿佛在告诫人们:只要有一丝一毫的生存条件和希望,生命就得存在,就得坚强;而山腰下,花草树木,万类竟发,且郁郁葱葱,翠绿可爱,它也昭示着人们:生命活着,就要焕发,就要旺盛。长白山上的生物,恰好是这样为生命的坚韧向上做出了了榜样。
长白山,英雄的山,他不但是中朝两国人民团结和友谊的象征,更是两国人民英勇顽强的见证!如今更以高昂的头颅抵御着多变的气候;以丰腴的身躯滋养着万物的生长;以牺牲自我的精神奉献予大自然。长白山,神圣的山,今朝一见虽然短暂,却给我莫大的旅途慰藉和难得的人生启迪,您静静的守侯,守侯于万籁俱寂之中;默默的奉献,奉献于人类社会之需。您是那样的豁达与无私,那样的充满激情,那样的富有母爱……但愿更多的游人能从您的骨子里品出更多的“山味”和大自然的奥秘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