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请倾听来自泸沽湖的声音五(转载自周华山...

[游记]请倾听来自泸沽湖的声音五(转载自周华山...

2007-09-02    ctrip.com

传统摩梭与现代文明看似水火不相容,实则在交流中互相修正重建。譬如落水原本每天四餐,即早上七时起床先喝酥油茶,九时许吃早饭,下午二、三时劳动回来吃午饭,晚上九时许完成整天劳动才吃晚饭。现今便因为旅游而统统改为早午晚三餐。而且传统摩梭人时间观念模糊,现转为早晨八时必须到沙滩聚集,七时半吃早餐,午晚饭也因为工作关系而固定在十二时与六时半许。而逢星期一落水村的骑马与划船队便会工作对换,故现今落水人的时间意识鲜明,对日期也异常敏感,因为与劳动安排、经济收益、个人闲余时间直接挂钩。必须强调的是,落水村旅游业完全以家屋火塘作单位,看似公众商业行为,实则充满家屋意识。譬如湖思茶室负责人唐斌就表示:
“来摩梭地方做生意,成败关键不是商业头脑是否精明,而首先在于与主人家的相处,过去外省人来开店大多败兴而归,问题首先出于与主人家相处,其次是与其他家屋以至村委会相处。我们初来开店,便有许多摩梭人来帮忙,前阵子游客稀少,摩梭房东便主动免我们几个月租金,这在外面城市简直不可思议。”
唐斌表示若把外面商业社会的经济与法律规律,强加到摩梭地方,必定焦头烂额:
“落水村看似商业化,其实充满传统摩梭味道,凡事都要看老人家以至村民的看法,与商业世界截然不同。譬如这里的外商每个月都要交缴五十元环境保护费,去年当我要求村委会公开费用的用途时,对方却说‘公开与否我们的事’,根本不是按市场规律办事。另一次村委会阻止我们出租单车,争论时甚至有人说:‘不是我们请你来落水,是你们自己来的,若不喜欢这里,可以滚!’我当时气愤,但后来又回想,这种家族为本的待人处事,却又令我们非常温暖,譬如绝不会有人收保护费,村民酒后从不闹事,村民付钱有多无少,我们有事时村民主动帮忙等等,有如活在母系大家庭,不像外面商业世界冷冰冰。”
最后,随着每天大批游客来访,落水村的生产与生活模式出现重大变化。首先是整个经济状况的改观。落水村人均收从1992年的436元,至1996年急升三倍至1240元,原本低于同期丽江地区(546元)与云南省(618元),四年之内却高于丽江地区(864元)甚至高于云南省(1011元)的人均收入。(参看《云南统计年鉴》、《宁蒗县统计年鉴》)旅游收入已占据落水村家屋总收入的九成。1991年以前落水村民的人均收入只有二百元,人均粮一年约二百公斤。据宁蒗县旅游局局长汝享浓布估计,目前单是划船骑马与锅庄舞的每人每年平均收入约为三万五千元。落水村旅游淡季(一、三、四、十一、十二月)每人每月平均至少有一千元,而春节、国庆、五一等节日更收入不菲。譬如笔者在2000年劳动节在落水村,就发现连续四天落水村二千多个旅馆的床位彻底爆满,单是牵马与晚上锅庄舞的每人每天收入最高达一千一百元。至于家庭旅社,每年平均收入二万元,难怪落水早成为整个丽江地区的富裕村,即使放诸北京、上海大城市,每年五至六万元的家庭收入尚算不错,更何况落水当地生活费远远低于城市。
落水村已经从以耕作与捕鱼为主,转为主要靠旅游业为生。过去十年,约有四分之一耕地变为旅馆建房之旅游用途,而在靠湖的下村,四十家屋只有两家因为位置阻隔、车路不通而没有把家屋改为家庭旅馆。家庭旅馆大多请小工或亲友帮忙,每家平均两人。大量游客来访,令劳动力严重紧张,每天必须派一人参加白天骑马、划船,晚上跳锅庄,不过所赚的钱除少数作个人开支,就会统统给当家人。落水村村民从1998年以前的每天四餐包谷饭,改为出外购买大米。木楞房已普遍改为水泥墙与瓦片屋顶,但母屋顶仍多是黄板木。猪槽船从捕鱼、捞虾、运柴禾杂物与走婚工具,改为接待游客,而原本一棵树挖成供两三人坐的猪槽船,已成为五六棵树木造成供十多人坐的独木舟。收入增加、经济改善、也令人们更注重下一代的教育培养,追求生活质量,年轻人普遍不再追求人口众多大家庭体制。笔者访问了十位落水年轻人,六人表示将来只想有一个孩子,其余四人谓推迟到不能再推延,才考虑。没有一人想生多过一个孩子。
由于劳动力紧张及经济改善,落水村从八十年代全村饲养山羊近三百只,绵羊一百五十只,到九十年代未再没有任何家庭养羊。但猪只因为游客对猪膘肉和腊肉的大量需求而有所增加。过去每家一年杀四、五头猪就足够全年食用,现在置有大型家庭旅社的家庭,每年杀十多头猪仍捉襟见肘。
经济富裕又让摩梭人更有条件保存与发展传统文化。譬如落水村六十五户摩梭家屋,共有九个家屋送喇嘛儿子往印度学佛,比例约为七分之一,超过永宁地区的比率(约十分之一),关键是经济,单是机票与路费已经四、五千元,而且考取拉叉、结史等职位皆需要巨款,超乎永宁许多家屋的经济能力。落水村目前只有八家摩梭家屋没有正式经堂,都是刚分家成小家庭,或正准备修经堂。经堂设置比率(80%)远高于永宁摩梭(65%)。关键就在于经济差距。永宁人普遍承认,家境贫困便难以修建经堂,尤其经堂要求严格,不能轻率,动辄需要上万元,非贫困家庭所能承担。而活佛出生于落水,并每年春节回来,无疑令人们对佛更为虔诚。
落水村修房子的频率,同样是永宁地区之首。当地人表示,过去五年落水村每天都有人在修房子。另方面,重修房子已成为近年摩梭人之间的互相竞争与炫耀。譬如在偏远的山区者波上村,笔者在2000年春节再访时发现四十五个家庭中其中有十四家在最近两个月内在修房子,比率高达三分之一。这再显示摩梭人对家屋之重视,以至经济状况一旦改善,便会把精力与金钱放在家屋。落水村格则大龙就表示:
“若家屋修不好,在摩梭人里是很没面子的,因为意味着家庭欠团结、力量弱、不齐心。我这几年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修建这个家屋,任何其他事情都是次要。”
近年落水村修房子已经从村内每家派一人来帮忙,改为聘请四川摩梭工匠。但我们不能就此断定落水人已变成商业化。首先,落水家屋的劳动力相当紧张,每年三百六十五天都要接待游客,不像永宁山区一年有六、七个月农闲,可以轻松地互相帮忙。而过去摩梭绝少分家,平均十年以上才修房子一次,建屋修房便成为村中大事,村民都争相帮忙。但落水村近年每天都有人修房子,若按照往昔俗例,家屋每天都要派人到其他家屋帮忙,会变成上班式天天劳动,实际上不可行。而且目前落水修建的家庭旅社已相当复杂,从两层变成三层、四层,还要落地玻璃窗,要求较民房烦杂,需要专业木匠队伍。许多房屋更是外商来投资修建,修房子变成纯商业行为,当地摩梭自然不会按习俗来帮忙。
正因为从外请小工只是实际需要,而不是因为村内家屋矛盾而拒绝帮忙,故此建屋竖立架子那天,村内家屋还是按例派一人来帮忙,正式入住那天的宴席,每家更必定派代表兼送烟酒礼物。可见落水村修房子新模式所呈现的,不是对传统摩梭相互合作帮忙之否定,而是因着现代社会的簇新处境,而重新自我调节与更新,即结合现代社会之经济模式,其传统文化仍然充满生命力。
落水的急速发展与变革,常沦为永宁其他摩梭人的批评对象。但所有文化都需要发展,人类文明得以进步,就因为把过去封建吃人礼教不断革新。摩梭也需要自身的现代化进程,问题是变革什么、保留什么?是摩梭人主动变革,抑或被主流商品市场牵着鼻子走?以摩梭最重要的葬礼为例,落水在1993年年就开会决定不再送猪膘肉给村民,以节省金钱、劳动与精力。其实,永宁也有相应变革,2000年瓦拉片村委会决定葬礼不再送猪膘肉给村民以免浪费,每家必须送五斤米给主人家以帮忙,喇嘛念经不能超过三天,而过去送骡、马、牛给喇嘛的做法早已在永宁消失,凡此种种都是合理合情的变更,不应看见摩梭生活或风俗起变化就想当然批评为汉化变质。关键是变革的方向。
至于落水放牲口之分工合作,旧有互助模式并没有随旅游业而改变,依旧是每家每两个月派一人连续两天负责村内之牛马管理,每次由两家各派一人,每年五月到九月则轮流每次由四人上高山住十二天,负责全村的牛只。
最后,落水村虽算富裕,却没有其他急速发展地区所出现抢、偷、劫、杀等犯罪。村内过去十年只出现三宗伤人案,而且都被视作极之害羞。抢劫从没在村内发生,至今家庭旅馆的母屋,平日都不会上锁;而十年前游客刚到那里时,落水旅馆的房间都不上锁,摩梭人真初向游客解释民风纯不可能出现偷窃行为,后来游客坚持城市隐私与安全规律,落水人才让步把房间上锁。每天约一百位游客到访,但犯罪率却是零,治安从来不是问题,夜不闭户、老有所依、少有所养、残有所爱。可惜这些美德已受到严重侵蚀,2000年10月落水就有外人潜入家屋偷取七千多元,令原本已经从出入自如的木门改装为铁门的落水村民,更为惶恐与防避;千百年来夜不闭户、热情分享之传统也难以抵御“现代文明”的巨大冲击。

转自: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60086019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