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行走印象——昆明、丽江、泸沽湖行记←游记攻略←背包吧——. |
[游记]行走印象——昆明、丽江、泸沽湖行记←游记攻略←背包吧——. |
2007-09-08 bbbar.com |
有关玉龙雪山的资料和图片/以下是从网上搜索的。 玉龙雪山位于滇西纵谷区的横断山脉东南末端,在云岭山脉南端,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境内;该山为南北走向,长约34公里,宽约13公 里,十八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并排耸立在金沙江东畔的44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内,故而俗称为“玉龙十八峰”。 在地质发育史上,玉龙雪山原属滇西大地槽的一部分。地层主要以泥盆纪和石炭纪石灰岩为主体,厚度约3000米。这里,在古生代是汪洋大海,中生代形成内陆湖,到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时才开始隆起,这种上升运动至今仍在继续。第四纪的冰川活动,给这里留下了许多古冰川、冰馈垄和冰蚀湖等遗迹。如紧靠山麓东侧的丽江坝,就是形成于上新世的断陷盆地,其中低洼部分曾积水成湖,后因漾弓河切穿湖盆,致使“海子”干涸,成为如今绿茵遍野的天然牧场。 玉龙雪峰的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00.1度,北纬27.0度。雪峰峭拔擎天,雪线高度在4400?4500米之间。东山脊粒雪盆以上基岩裸露,平均坡度在40度以上,北山脊通过5000米高的鞍部与一个539l米高的山峰相连,沿山脊线望去只见刃脊峥嵘;南山脊下部则为断岩壁。该地区属亚热带高原湿润气候,冬季干燥,夏季降水集中,雨季一般从5月下旬延续到9月下旬,年降水量500mm左右,其中7?8月份最多。风季大多集中于2、3月份。所以,登山活动的最佳季季节为春季的4?5月和秋季的10一11月。玉龙山山体陡峭,多为岩壁,冰壁或冰岩石混合地形,而且很不稳定,攀登难度极大,至今仍为处女峰。先后有五支国外登山队从三条路线(西南侧,南壁,东山脊)攀登,国内登山队八次从东南侧南山脊攀登,均告失败。 以上图片文字摘自:INTERNET 36楼 星叶草 发表于:2006-3-5 11:17:59 / 摄影者:一片绿草地 摄影者:小丁 37楼 星叶草 发表于:2006-3-5 11:20:04 电影《千里走单骑》有关玉龙雪山的几个片段 这是束河的青龙桥头。我设想,夏秋,植物茂盛的时候,从桥上看玉龙雪山,应该是最浪漫的角度。 38楼 星叶草 发表于:2006-3-5 11:21:02 行走印象13:无从言说的神奇 摩梭族的婚姻形式很独特,据说是和云南独特的地理条件和马帮的兴盛有些关系。我在攀登狮子山的缆车上听介绍说,这是一个无夫无父的民族,男女间只有情海爱河的滋润,只有血缘和亲情的稳定,而没有经济利益和责任义务的沉重。 浪漫、轻松、热烈、五彩斑斓等等感受,是大多数人对“泸沽湖”这个具体地标的印象。事实上,这方山水给外来者的印象的确是很柔和的,除了山水的柔软之外,当地的百姓也显得很闲适和从容。 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一切都很简陋和简单,但他们看上去却健康而快活。当地的男女老少从长相和装扮上都不土气,女性普遍身材高佻、容貌漂亮,男性健壮而灵动,不知道这一切与简单而宽松的婚姻形式是否有关系? 我们在泸沽湖镇的山庄里看篝火晚会,年轻摩梭男女的欢歌和舞姿很有意思,自然而不做作,奔放而不杂乱,轻松而又沉稳。 这方山水的神奇真是无从言说~~ 图片摘自:INTERNET 39楼 星叶草 发表于:2006-3-5 11:26:02 资料:泸沽湖 泸沽湖的卫星地图 泸沽湖属典型的高原淡水湖泊,位于川滇交界处。湖面海拔2690m,水域面积58.8平方公里(?),最大水深93米,平均水深40余米,能见度12米,湖泊总容水量19.5亿立方米,水质总体保持国家地面水I类标准。湖中有5个全岛,湖岸有4个半岛,1个长岛,形态各异,引人入胜。湖盆四周群山环抱,平均高出湖面近千米,尤其是秀丽的格姆女神山形似睡美人,与巍峨的后龙山隔湖相望。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所辖的泸沽湖风景名胜区总面积314平方公里,包括泸沽湖近三分之二的水域面积。这里湖光山色秀美,生态环境优良,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气候宜人,还独有15000亩草海(湿地),珍禽水鸟繁多,水生动植物丰富,风景特别亮丽。 四川片区泸沽湖畔,世居着8000多名摩梭人,至今仍保持“母系大家庭”和“走婚”习俗,被专家称为世界上唯一的母系部落和人类社会“活化石”。摩梭人居住、生活在木头搭建的四合院内,包括母屋、花房、草楼、经堂等。其建筑风格原始古朴,各具特定功能。 摩梭人实行“男不娶、女不嫁、不分家”的阿夏走婚制,形成母系家庭中没有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和妯娌关系,子女跟着母亲姓,重女不轻男,尊老爱幼,母掌财权,舅掌礼仪,一家人和睦相处。摩梭人信仰藏传佛教和祖传达巴教,在喇嘛寺、玛尼堆、经堂等宗教场所净化心灵和祈祷,追求人世间的真善美,养成了勤劳、淳朴、善良和好客的性格。摩梭人的转山转海节、日月祭祀、个姆女神庆典等传统节日,以及月米酒、成丁礼、丧藏等人生重要仪式,丰富多彩,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摩梭建筑 Mosuo Wood House: 男子不经许可是不能进花楼的,母系家庭中的男子总是到女阿夏的花房过夜,故家中没有他们的卧室。如其不外出走访女阿夏,他们则没有固定的睡处,常常只能与老人和孩子一起在正屋的火塘边随便睡睡,或宿于畜厩之上的草楼。而女子一旦生育后也要从花楼搬至正房。 正房也称母房,在院子的右边,这是摩梭家庭议事、炊事和祭祀的场所,也是母亲和孩子们的住所。正房结构复杂,一般进门后还有一条狭长走廊,走廊内的房屋又被分隔成三间,左侧是主妇的起居室,右侧用来做大灶,煮猪食或酿酒,并放置生产工具,亦可作卧室。中间是正室,室内前后方向有两根很粗的正梁柱,分别称"瓦杜梅"、"尤杜梅"--即左柱和右柱,左柱又称男柱,右柱又称女柱。这两棵柱为一棵树所制,树的顶上一节作男柱,根部一节作女柱,摩梭人行"成丁礼"时,男子必须在男柱旁行仪式,女子则在女柱旁行仪式。 仪式举行后要摆酒庆祝,还会带到生父家和其他亲属家拜访,各有礼物相赠,生父的略多一点而已。室内西北角和东南角有横竖与木杆壁平行的一米宽的高坑铺,左侧称"瓜乌",右侧称"扎括满"。瓜乌为男性或贵宾的座位,扎括满则为老年妇女或达布的座位。两者在夜间还可当床用。在瓜乌和扎括满的顶角处都要放一个神龛,称为"司耻",供烧香、放敬水碗、点油灯之用,瓜乌和扎括满之间是高灶台,俗称上火塘,其上有铁制三脚锅庄,供用炊、烧茶、取暖之用。下方是孩子的座位。室内另一侧,摩梭人称"喀古",俗称下火塘,以屋内大梁柱为界,铺有略高于地面的木板,中间设火塘,同样置铁制三脚锅庄,也供用炊、取暖之用。锅庄所*的壁上,有一块泥塑或硬纸板,上画(塑)日月星辰、火焰、海螺、金元宝等图像,这是摩梭人崇敬的"冉巴拉"灶神。 泸沽湖重要的历史事件: 40楼
|
转自:http://www.bbbar.com/bbs/dv_rss.asp?s=xhtml&boardid=4&id=18644&page=36&star=4&count=4523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