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长白山揽胜

[游记]长白山揽胜

2008-05-22    sina.com.cn

海拔1100—1500米之间形成的红松、鱼鳞云杉、红皮云杉、臭冷杉为主的针叶林亚带。长白山落叶松是最长见的。

林下灌木及草本植物,常见的玫瑰薇,茶蔗子,卫矛、林奈草、木贼及苔藓、蕨类植物。

海拔1500—1800米,气候潮湿寒冷,山地棕色森林土具有弱灰化性质,鱼鳞云杉、臭冷杉和红皮云杉在这里生存形成优势。云冷杉林下苔藓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苔藓层厚达10厘米,覆盖地面约40
以上,步入林中,宛如行走在绿色的地毯上。苔藓有塔藓,毛梳藓,赤茎藓,真藓,泥炭藓等。小白齿藓和羽平藓、是善于生存在树干上的藓类。

一种特异低等附生植物松萝,在暗针叶林中长达1米以上。它们很少生长在地面,常在树枝上生长下来,形成奇景。

高山矮曲林不怕风雪压。从寒温带针叶林向上至海拔2100米。这里寒冷、风雪多,土壤混有大量石砾,森林树种贫乏,桦木科的小开木岳桦占据优势。喜欢阳光潮湿,适应风吹雪压。丛生矮曲林、岳桦林独特的群落外貌,在潮湿的土壤上,亚高山草甸得到发育成长。岳桦林间生长着五颜六色的花朵,梅花草、长白金莲花、大白花地榆、白头凤毛菊、花锚、夏枯草、高山铁线莲、宽叶山柳菊。具有观赏价值的灌木:杜鹃、高山松、金露梅、蓝靛、果忍冬等。

高山冻原,海拔2100米以上。从火山锥体中上部至山顶。气温低,降水量增加但以降雪形式多,风力强度大,常年低温多云潮湿、多雾多风的特点。欧亚大陆东部独有的高山冻原带。植物生长低矮,杜鹃种类多。牛皮杜鹃、云间杜鹃、毛毡杜鹃等。深绿色革质叶,光滑明亮。还有一些灌木像高山笃斯、高山越桔、多瓣木、圆叶柳、松毛翠、仙女木、岩高兰等都是高山冻原上生长最多的植物。高山冻原带植物生长期短,花期一般每年七月份是黄金时节。

植物多样性十分的丰富,植物资源用材树种80余种。其中红松、云杉属、冷杉属、长白落叶松、水曲柳、黄檗、胡桃楸等都是优质的材树。

刺五加、刺人参、平贝母、百合、草苁蓉、瑞香、细辛、党参、天麻、木通、北五味子都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低等植物:地衣。可提取衣聚醣,是理想的治癌药物。

东北的木耳、猴头菌都是国内外有名的抗癌,抑制癌症发展有功效的真菌类。

红松、黄檗、水曲柳、胡桃楸、珍稀濒危的植物:冷杉、臭冷杉、黄花落叶

松、红皮云杉、红松、关木通、牡丹草、北五味子。

百草之王:人参

被誉为百草之王的长白山人参最早在商代就被发现。人参在我国的发现和应用的历史至今有三千年。《中国人参文化》专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了公元前16世纪至1066年发现和应用人参的书,进一步系统地描绘了“人参出上党,状类人形者善”
的描述认定。我国最早的药学典籍《神农百草经》认为人参应用史为两千年。《神农百草经》明确提出人参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等功效。

鹿茸;关东三宝之一鹿茸刚出生时很软,外层皮有小绒毛,里面软骨有毛细血

管。含有蛋白质、脂肪、鹿茸胶脂、硬骨素、磷酸胺等。药用价值;溢补强身、填精生髓、延年益寿、补气养血等功能

猴头蘑;酷似猴头脑袋而得名,长于潮湿树林深处的柞树、栎树、核桃楸树干上。曾为朝廷贡品。民间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的美名。

东北虎、梅花鹿、紫貂、金钱豹、青羊、水濑、棕熊、猞猁、丹顶鹤、天鹅、中国林娃、以及草原红牛等20多钟珍稀动物。

生活在水中,而且离不开山地,在水中如鱼得水,在水中它的耳朵鼻孔完全关闭,游泳速度非常快。四肢短粗,身长60----70多厘米,尾巴30多厘米,毛色褐色。洞穴、山崖、水边灌木丛常常是它的家。水下的鱼虾是它的主食,鼠、蛙也是它的食物。由于它的皮毛防寒性强,防水性好,深受青睐。

形态文雅,性情胆怯,善于奔跑,喜群居。身体的毛色随季节而变化,母鹿怀孕的,胎儿可制鹿胎膏。5—6月公鹿的一对红褐色毛绒幼角就是最好的鹿茸。

东北虎;在我国虎类中个体最大、体色最美。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北虎长约4米左右,体重300余公千克。头上有王字形黑纹,称“兽中之王”,野生东北虎仅存长白山和远东地区数量不到300只。

中国林蛙是长白山区名贵的特产,又名“哈什蚂”,它外形与青蛙相似,肉可食,在山林中生活。冬春两季才到水中冬眠。作为药用可以滋补身体,“林蛙油”--雌性林蛙的干燥输卵管,有补虚,强精,退热之功效。

美人松: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b943d01010009t438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