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长白山景点介绍

[游记]长白山景点介绍

2008-06-27    51766.com

长白山北坡景点介绍

乘槎河――世界最短的河
天池水沿补天石无声无息地流出,开始仅仅是一条溪流,平缓悠然。当流了一公里后,地势突然陡斜,小河立刻变成野马,抖动白浪,呼啸向前。这一股激流由于地理位置特殊, “尾”与天池相连,“头”与瀑布相接,高高悬在山上,故称之为天河。天河,也称为乘槎河。
乘槎是指神话中乘木排上天的意思。传说汉代张骞寻海源,乘槎(木筏)经过月亮,到一城市,见一女子在室内织布,又见一男子牵牛饮河,后带回织女送给他的支机石。(见周密《癸辛杂识》前集引《荆楚岁时记》)《博物志?卷三》载:“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乘槎而去。”唐朝大诗人李商隐有《海客》诗:海客乘槎上紫氛,星娥罢织一相闻。
只应不惮牵牛妒,聊用支机石赠君。这诗把两种传说揉合在一起了。满族爱新觉罗氏先祖也是乘筏子顺松花江而下去平定战乱,建立国家的。据《长白山文岗志略》记载: “水自天池泻出天豁、硝门两峰之间, 波浪汩汩,形同白练,即严冬不冻。下流五里,飞泉挂壁,宛成瀑布声闻十里外”。瀑布以下是松花江的正源名为二道白河。
乘槎河全长只有1250米,是世界上最短的河流,它尾接天池,头顶长白瀑布,在2000多米的高山之巅奔腾不止,实为世间一大奇观。河岸建有巨大的标志石碑。许多游人喜欢把长白山石块摆放在标志石上,作为旅游纪念。也许,希望有朝一日也乘槎而去吧?

补 天 石
补天石位于长白山天池畔,乘槎河河口,从高处望去胜似一棵巨大的象牙伸入天池。 《长白山江岗志略》中称:“补天石,在龙门峰东,天池出水之处。石半居水中,半居峰上,特起而高。窥其形势杜池水,口,作中流砥柱,亦似有补天池缺陷之象,故名之。”刘建封的意思是,这块小山一般的巨石是补天池的。可是,后人都理解为是补天空的。在长白山地区流传着“补天石冶炼厂”的神话。人们都把这块石头与女娲联系在一起。加之,这块巨石是火山喷发后岩浆遇冷凝固而成,被烈火炼烧过,上面保留着许多气泡和擦痕,特别是它的形状,好似长长的一块面团,从天上遗落下来。
说它是补天空的,合情合理。近年来,对满族文化的研究,特别是对《红楼梦》的研究,许多人认为,长白山即是青埂峰――清根峰,贾宝玉即是青埂峰下的一块没有去补天的石头。这种看法更强化了长白山补天石的神话。
补天石具体的高度和长度,尚无确切的计算,只能根据人与山的比较,估计一个数字,最高处大约10米,长50余米,是一个伸入天池的袖珍半岛,也是长白山颇具文化内涵的旅游胜景。

牛 郎 渡
牛郎渡位于乘槎河上,是一块横在河里的石头,它好似一座小桥,帮助人们过河。因为从此踏过乘槎河后,便可直到织女峰,故名。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天河配》在长白山找到了物证。
天池水刚刚流入乘槎河,水平如镜,清澈见底。河水闪着碧蓝的光,映着蓝天、白云和山影,下种田园的寂静笼罩着荒野,透出一种恬淡的诗情。只看这里,根本不见大荒山的磅薄气势,倒有一种农家田园风情。在河道最窄处,人们踏着石头即可过去,年轻的人,甚至可以跳过去。在河湾处,建有巨大的碑石。卧牛形状的巨石上面镌刻着“牛郎渡”三个大字。如今,许多青年男女在此留影,以示坚贞的爱情。牛郎渡巨石成了一块爱情石。

闼 门
天池亦称为“闼门”。闼,本意是小门的意思。天豁峰和龙门峰之间有一缺口,神似大自然造就的“小门”,天池水从此流出。
天池之水涓涓细流,几乎看不见波浪,缓缓地平稳地流动,渐渐地积蓄着力量,加快步伐,汇聚着千军万马,最后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冲出窄小的门,昂扬呼啸,如万马奔腾,在悬崖上飞泻,那磅礴的气势震撼大地,震撼游人的心灵。
依托长廊,游人在瀑布的顶上观瀑布,这种感受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如果游人能够稳住激动的心,细心观察瀑布,将会发现,瀑布有两股水流,那大的一股水流是从乘槎河流出来的,而另一股较细的水流,是一条地下暗流,它是从岩石缝中挣脱出来的。大自然的造化之功,真是奇妙啊。

长白瀑布
长白山水资源丰富,素有“万水之源”的美誉。由于长白山海拔高、坡度大、峡谷多,形成了众多美不胜收的瀑布景观。举世闻名的长白瀑布位于长白山北坡距天池1250米的地方,是乘槎河从龙门、天豁两峰之间的出水口。天池水沿补天石漫出后,形成涓涓细流,河水潺潺,十分平稳。但流过一公里后,地势突然陡斜,河水立刻变成野马,以1.25―5立方米/秒流量,从两山之间的断崖直立处骤然跌下,跃入深谷,即成威震东方的大瀑布。
长白瀑布高达68米,宛如玉带从天斟下,飞流倒挂,轰鸣如鼓,白沫飞进,溅起千堆浪花。大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气势。由于瀑布的两条水流成年累月的猛烈冲击,使瀑布飞落的山崖下形成了20多米深的水潭。玉龙般奔腾的瀑布跌入水潭之后,性情温顺了许多,仍是翻滚着波涛,一路向前,改名二道白河,成了松花江的源头。
白河两岸景佳幽,碧水悬崖万古留。
疑是龙池喷瑞雪,如同天际挂飞流。
不须鞭石渡沧海,直可乘槎问斗牛。
欲识林泉真乐趣,明朝结伴再来游。
从古人描绘长白瀑布的诗句中,可以领略到瀑布的壮观。观瀑布有多种方式。一是直接走向68米高的瀑布,直到沁凉的水花溅满一身;一是沿瀑布一侧天池长廊,拾阶而上,溯源观赏,瀑布从狂暴的野马变成奔腾激流、平静的小溪;一是登上东侧的山峰,在黑风口观瀑。

长白山U型谷
长白山U型谷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冰川峡谷之一。
由于受到第四纪冰川构造运动的影响,被河流沿构造线方向发育,河谷也多为嵌入成“V”字型。长白山火山锥体在长期寒冷崩解及剥蚀作用下,形成放射状沟系,因坡度和岩性的差异,沟谷大小不一。长白山U型为较大的沟谷,宽度达300米,切割深度在100―200米,谷底较平坦,是世界著名的U型谷。

聚 龙 泉
聚龙泉位于长白山北坡, 大约距长白瀑布900米的地方,在10Cm平方米的地域,有30多眼泉水喷涌而出,经科学工作者测定,水温最高可达82℃。这里,不论冬夏,总是热气蒸腾,雾气缭绕,特别是严寒的冬季,在皑皑白雪的衬托下,温泉更是云遮雾障,犹如神秘的仙境。温泉附近长年沉淀下来的矿物质,有红、褚、黄、青、绿等等颜色,好似美丽的陶瓷。一种清淡的硫磺味在空气中飘浮。还有珍珠似的气泡冒出水面,吐出开锅似的声音。
如果细心观察,温泉附近的草还是鲜活翠绿的! 只要游人高兴,还可以在大雪纷飞中露天野浴,实在是妙趣横生。
游聚龙泉,最好能品尝一下温泉煮的鸡蛋。也许是由于某种化学作用,煮熟的鸡蛋,蛋黄凝固,蛋清不凝固,同时有一种淡淡的硫磺味,就着盐面吃,别有风味。还有一种十分珍贵的小草――瓶尔小草就生活在温泉附近。它可以耐高温!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聚龙泉30多眼泉,温度不一,味道也不同。有的和汽水一样, 喝过会打嗝;有的味甘,类似桔子汁;有的浓烈的硫磺味,无法下咽。
这些温泉活生生地证明,长白山火山喷发后岩浆的余热未尽,或者说,在深深的地下还存在着火山活动。“当来自大气的降水落到地表,并向地壳深部渗入过程中,被地球深部的热逐渐加热形成地下热水。承受很大压力的地下热水,沿着地壳的断裂隙露出地表,形成温泉。当热水从地下深处逐渐向上移动时,水中的气体随地层压力愈往上愈小,气体就大量挣脱出水面,人们看见在温泉底部有无数滚动珍珠似的气泡,沸腾地冒出泉口,发出开锅似的声音,其成因就在这里。”科学家如是说。

八 卦 庙
天池北侧岸边,天池出水口东侧,曾有一木结构的庙宇。从照片和史料中看,庙宇说不上宏大,但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缺乏现代交通工具和建筑材料的情况下,在人迹罕至蛮荒原始的长白山建成一庙确实难能可贵!这座庙名字史料记载不一,有宗德寺、崇德寺、宋德寺、尊德寺四称。由于形如八卦,人们叫它八卦庙。据史料载,此庙是1929年,或1931年,一位姓曹名周奎的人主建。20世纪60年代,庙虽残破,仍在。如今连一块木板也难以找到了。实在令人遗憾

钓 鳌 台
根据刘建封等踏察长白山绘制的古老的地图,钓鳌台位于紫霞峰下,距离天池东北岸仅有数米的地方。《长白山江岗志略》载:“钓鳌台,在天池东北岸,东距汩石坡半里余。顶平高起如台,碎石颇多,高七丈有余。”同时,书中还记载了一个传说。译成白话文, 内容如下:相传,有几名猎人到天池边狩猎,看见一个老人手持钓竿坐在台上。众人和老人打招呼,老人不理。众人大声问好,老人好似也没听见。“奇怪!他是人吗?”一个猎手问。“我们到跟前看看!”另一名猎手讲。猎手怀着好奇心,向老叟走去。到了跟前一看,这老人满头银丝,长长的白胡子,还光着脚丫子,身上披了一件用桦树皮做的蓑衣。再看看他的鱼钩,大如弓,身边的篮子里连半条鱼也没有。众猎人再一次作揖问好,老人还是不搭理?,众猎手更觉得奇怪。过了片刻,老人提起钓竿和渔篮,沿着天池向仙人岛方向走去了。猎人们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决定留下来看个究竟。他们在钓鳌台上坐等,直到夕阳西下,也不见老人归来,猎手们只好怀着疑虑,离开了这神秘莫测的钓鳌台。
关于钓鳌台,后人说起来有些惭愧,对它关注不多,更谈不上研究,甚至都说不准它的确切位置,找也找不到!这块石头很重要,还有一个历史上的原因,它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据《长白山江岗志略》,“台上有一石堆,相传女真国王登白山祭天池,曾筑石于台上,故至今尚有遗迹。”,近年来,一些学者和旅游界有心之人士,吃尽了不少辛苦,多次寻记此石,并希望在石前建碑,使它成为一个很好的景观。

女真祭台
女真祭台,史料记载在天池畔,是女真国王登天池时所筑。可是,后人更愿意把它和古老的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想到女娲,想到……。不论怎么说,这大自然的遗存,渐渐变成了历史和文化遗存。这种事情,在长白山不是很多的,而且十分珍贵占有识之士建议,要树碑立传,把它建成一流的景点。这建议,无疑是极正确的。
更可喜的是,1996年8月,王颖先生发现了祭台,拍摄了照片。1999年,他又率领某摄制组在女真祭台附近发现女真文石碑。这印证了女真人的历史。同时,这似乎是提醒我们,加强研究,保护和开发的时机成熟。该碑现存于长春某科研机构。

放 鹤 台
根据古老的地图,放鹤台位于华盖峰和汩石坡下。距离钓鳌台相当近。这台上经常有白鹤飞落,特别是日落时分,白鹤更多。每当这个时候,湖畔的沙滩一片金黄,天池真象仙境。故,将这块巨石称为放鹤台。
清朝末年,刘建封曾带向导和兵仆三人,邀游放鹤台和钓鳌台。他们一边把酒同斟,一边烹茶分饮,一边欣赏着美景,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刘建封在《长白山江岗志略》中这样写道:“时当日午,登台四顾,则见山明如画,水碧无尘,海燕双飞,金鸡对舞。碧螺山雄峙西南,隐流泉线悬东北。熏风吹我,万籁齐鸣。池水生波,锦纹毕露。偶见鹿游溪畔, 与世无争;忽听鹤啸云霄,有声皆韵。问谁筑室山头,大辟五千年蓬莱仙境,使我游艇水面,创成四百兆华国公园。盖天池之旁,向无人迹。今见二台、三山名胜若此,庶觉尽东北海外之大观而无憾,故志之。《白山纪咏》有云:“信是天池名胜地,两台看罢看三山。”
刘建封不仅仅描绘出神奇的景观,还为长白山天池绘了一幅美好的远景――建成四百兆华国公园。刘建封的理想与我们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一致的。

诡秘奇石
登长白山观赏天池,很多时候,因为天气的变化,看不到天池,不知有多少人大失所望, 扫兴而归,留下终生的遗憾。其实,长白山的自然条件极为特殊,天池上空风云雨雪,雾霭雷电气象万千,任何情况下都有一番光景。特别是雾锁天池之时,一切都是白茫茫一片,如果有些耐心,停上一些时间,必定会欣赏到奇妙佳景。正是从池中飘浮出的雾,给四周的景物披上神秘的面纱,使一些石头有了生命。如果,能够耐心地寻找,大胆地想象,必然会发现许多光怪陆离的奇景。也许,正在玩赏奇石时,一阵风吹来,揭开一点天池的面纱,让你一睹圣池的丰采。

仰天熊崖
仰天熊崖。不论阴情雨雪,只要选准角度都可以看见“熊”姿。

定海神针
定海神针,也称南天一柱,特别是在云雾的气氛当中,方能体味到它的神妙和绝妙。

神猴望月
神猴望月,也称石人、将军、其形,惟妙惟肖,令人赞叹不止。

虎王利爪
与神猴望月对峙。土黄的山体与虎爪极为相似。特别是站在它的下面, 常常有一种被捕捉住的危机感。

观 瀑 石
观瀑石曾位于原长白山岳桦宾馆门口。由著名画家吴作人题写“观瀑”二字而得名。1982年9月,画家吴作人来长白山游览,被壮观的长白瀑布感动,而欣然命笔。长白山人将画家的墨迹镌刻在石上,以做纪念,同时,长白山又增加了一个重要的人文景观。因建新宾馆, 此石下落不明,应寻找或重建。

听 涛 石
听涛石曾位于长白山岳桦宾馆门口,与观瀑石相对,恰似一对孪生石兄弟。“听涛”两字由著名画家许麟庐题写。1982年9月,画家许麟庐和吴作人为伴,一同来长白山游览,留下墨迹。长白山人将墨迹隽刻石上,成为一重要景观。其命运与观瀑石相同。应生建。

方 正 石
在长白山小天池附近,如果仔细观察山石景物,一定会发现有几块方方正正的大石头。这些石头上长满青苔,有的还长出小树,它的形状尤其令人生疑。特别是方圆不到几公里的地方,居然有几乎同样大小的方正石三、四块,这是什么道理?
科学家说,这是火山爆发时,造成的山石碎裂,至于石头又方又正和大小相同,纯属偶然。不过文学家却根据这些石头编出美丽的故事。
天宫里也有喜欢赌博的神仙,这神仙不是别人,正是王母娘娘的三个女儿。她们常常偷着掷骰子。她们玩得那么入迷,把功课都忘在脑后,在一场考试中,三个姐妹交了白卷。尽管没有神仙嘲讽,也没有母亲的打骂,三个仙女都感到十分羞臊,在众仙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三个姐妹商量一下,决心戒赌。她们把赌具――几颗骰子从天国扔向大荒山。从此,在长白山小天池附近就有了几个又方又正的石头。有心人看见这些石头,知道这是让人学好向上,做堂堂正正的人。因此,给这石头取了一个名字――方正石。

转自: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163424.html24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