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长白山游记厦门王有光 |
[游记]长白山游记厦门王有光 |
2008-06-27 sina.com.cn |
长白山游记 厦门 王有光 2007年6月1日,我随东北师范大学“厦门市中学校长高级研修班”一行34人前往长白山进行了为期3天的考察学习,收获颇丰。现把考察过程结合三大感悟汇报如下: 经班委会的周密策划,我们一行34人于6月1日上午8点从东北师范大学乘大巴出发,途经吉林市、蛟河、敦化、安图、二道白河,耗时9个小时,跋涉630公里——只有100公里有高速路,于下午5点15分抵达住地——长白山脚下的朝鲜民族风情园。车上,我看到大家昏昏欲睡,试图“激活”大家的情绪,让大家参与唱歌、讲笑话等,但是,也许,有些人彼此还不太熟悉;抑或有些人有所顾虑,只有我“单口相声”,留下了“王启端”之类的笑话让人回味了。 车到接近目的地的二道白河时,忽然,天降大雨。申会刚欢呼:“大雨给我们洗礼了!”司机杨师傅说:“但愿今天大雨把明天的份也下了,明天你们上山雨就停了。”我则注意到,在二道白河迎接我们的,不仅有突如其来的大雨,而且有奇特的美人松。长白山的美人松只有在二道白河有而且成片的。我听导游杨晶介绍说,美人松学名叫长白松,属长绿乔木,一般高25至30米,直径25至40厘米,树冠椭圆形或扁卵状三角形或伞形。树干下树皮呈棕褐色,上部呈棕黄色至红黄色。树形“苗条”似美人而得名。全车人听说有这么多“美人”夹道欢迎都乐了。 真正欢迎我们的“美人”出现在我们下榻的民族园门口,这里的服务员素质很高,四人一排,站在车门口,彬彬有礼,向每个游客致意:“喔艘喔靴儿”(欢迎光临)。在之后的接触、了解中,我知道了,园中每个人都懂得中、朝两国语言。迎送客人礼节周到。我利用她们服务的间隙,学了三句朝鲜语:欢迎光临、您好(啊您哈靴儿)、谢谢(感沙米达)! 晚饭后,我们观赏了朝鲜民族风情园的专场歌舞演出,欣赏到了击鼓舞、长袖舞、朝鲜歌曲演唱等节目。虽然只有短短的50分钟,但大家都表现了极高的兴致,对着舞台上的演员纷纷拍照。郭顺敏和唐紫芳情不自禁地和着音乐在舞台边跳起了交谊舞;苏贤荣还往台前的募捐箱投了钱。 这时的气温只有5度左右。意犹未尽的叶金花等人“招兵买马”聚到宿舍,4个人拿起扑克按照80分的游戏规则“大打出手”;而林友才、田刚、王有光、郑志强、吴亚平、吴伟、陈溪水、杨季春和蔡忠仁等9个人不约而同地分六批次先后来到徐连普开的大排档,品尝当地的一种特制米酒——类似于龙岩米酒。这种产于珲春的冰米酒让大家觉得还不够劲,干脆换成喝北京产的二锅头酒,不觉中,55度一斤装的二锅头酒被“干掉”三瓶。吴亚平抢先埋了单。大家为第二天的上山做了充分的“热身准备”。 第二天,即2007年6月2日,上午5点半,我们就被“Morning 上山了!大家都兴奋极了。导游杨晶介绍说,到长白山重点要看天池。而天池是休眠的火山口,它曾经于1597年8月、1688年4月、1702年4月有过三次喷发。山上现有2000多种植物,从山底到山顶有四个层次的植物:1100米以下是针叶林带;1100至1800米区间是炭化木林带;1800米到2100米是岳华林带;2100米以上是苔原带。她还说,天池不是什么人都有机遇看到的。伟人邓小平1983年夏天来时就曾看到过;而江泽民来了三次都没有看到。原因是山顶的天气变幻莫测。 我们知道,到长白山的最佳季节是七、八月份;但大家都抱着碰运气的心态向上进发。约100辆的越野车在等候游客,每人80元。我们每六个人上一辆车。我上的21号越野车在20分钟就把我们从1100米处沿着盘山公路,穿云破雾,把我们拉到了的天文峰的最高处观景台。开始车窗外是连绵起伏的各式树木,接着是覆盖着雪未化透的丘陵。我眺望远方的高处,只见长白山高达的2691米的最高峰隐藏在一片云雾和烟气之中……看上去似乎是那么近。在环山道上,车子快速地左拐右转,在悬崖峭壁上穿行,让人惊出了一身冷汗! “一年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在汽车往上爬行的过程中,我注意观察了导游杨晶介绍的不同植物的生长变化情况,感觉与我到过的武夷山原始森林有异曲同工之妙。我观察整个山峰每个地带都有不同品种的绿色生命的存在。它们在不同时间、地点、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不同的生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因不同的条件而放射出不同的光芒!我同时又想起这么一句:天涯何处无芳草! 我们终于到了峰顶!下车时,下起中雨,气温只有3度,冰凉劲吹的山风立刻让我们中没租衣服的人寒颤不止。所有的土都是粒状的细砂,陡坡上全是火山灰,没有台阶,也没有固定的山路,我们沿着火山灰向上攀登。我顶着大风奋力向上。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尚未完全融化的冰天雪地前行,来到观看天池的最佳位置。 我们看到天池的方向一片雾茫茫,什么也没有。正在郁闷之际,突然众人齐声高呼:开了!开了!只见一阵大风使浓雾向我们扑面而来。就像在剧场看戏大幕拉开一样,我们忽然看到了壮丽的天池展现在我们眼前。她的纯净,她的圣洁,她的晶莹,她的梦幻,她的不带一丝人为的天然之美,有如照在晶莹的明镜之上,映出波光掠影,玲珑剔透。池面上的水汽和阳光缠绕,出现了一种如梦如幻的效果,显现了天池的博大精深,雄伟壮观。俯瞰天池,我仿佛就和天池融为一体,正在听着天池讲述着那深沉梦幻的寓言,和她独处在高山之颠,亿万年来的感叹…… 我回过神来,见大家兴奋地尽情拍照,我也抢拍了好些精彩画面!仅仅两分钟后,又一阵大风把浓雾从左边往右边刮来,迅速地把天池给罩上!好像刚刚开启的大幕又被拉上了。简直是梦幻般的两分钟啊!此时,我看了手机显示的时间:2007年6月2日星期六8点22分。我们依然不甘心放弃,想等待大幕的再次开启。等啊等,我等候到9点,只见雾越来越浓,再也没有消散的迹象。我感慨天池的气候多变,只见蒸气弥漫,瞬间风雨雾霭,宛若缥渺仙境。大雾终于彻底笼罩着整个山顶,厚厚的云雾将天池蒙上了一层面纱。朦胧的天池更给人一种神秘感。 这期间,大约8点半以后到达的两个韩国团,也在大雨中苦苦等待。在他们下山的时候,我注意到,他们中有3个人在我坐的84号车上哭了。我虽然感觉不够“过瘾”——没有看够,但觉得还是比他们幸运了。我通过天池的这一幕,深刻地感悟到,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机会与机会的把握真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啊。很多时候,即使有好机会,机会是稍纵即逝的。机会是属于有机缘的人的。 下山后,没有上山登顶的导游和司机事后都说我们是“有福之人”;而同伴则开玩笑地说:“我们今天关键是跟着小平同志一起上山啊!”可不是吗,我们这团的确有个姚小萍呢。只不过此“萍”不是那“平”,难怪我们看到了不同的草,还遇上了雨! 下到半山腰,我们沿着绿色“长廊”往天池水边的方向走。导游告诉我们,走到天池水边来回要三个小时,而且也是不一定能看清天池。她来了N次,还没看清过。“不过,我看出你们是有福之人,我相信今天跟你们去,我一定能看到。”杨晶导游同时提醒大家,天气不好,雨天路滑,大家要量力而行。能走多远就多远,走不动时就原路返回。 我和王永富各拿一台高级相机,沿途一边欣赏美丽风光,一边拍照。不知不觉中,就掉队了。 因为我们被美景震撼了!只见那舒缓的山坡上,有各式的草,有各种美丽的花朵,映入眼帘的还有尚未融化的冰雪画卷! 我坚持走了一个小时,走到瀑布处,观赏那落差有68米的瀑布。只见不远处,松花江的源头——长白山瀑布挂在山间,虽未封冻,却弱弱的没什么气势。瀑布近处是上天池的石阶,十分陡峭,冰雪中更不见阶梯的模样,想上山去必须手脚并用。 这时的我,虽然和王永富一起追上了前面8位,但我已经走得汗流浃背。我等10人决定转身下山。我们中杨季春等人前去逛店购物;王永富继续去取景拍照;我则与郑志生一起去天上温泉宾馆,每人花80元体验长白山83度温泉带来的舒适和惬意了。 我和晶莹透澈的长白山温泉来个个冒味的亲近。清风拂面,水面荡起涟漪,我觉得柔软的身体在含硫磺的水中格外的滑爽。远处的大山被尚未融化的白雪覆盖着,真似风姿绰约的仙女,手挥素巾欢迎着远方的客人。我把身体埋在40度的露天温泉里,只露出脑袋,望着白雪皑皑的雪山,主峰格外清晰,山坡一片浅绿,山顶黑白间杂,我试图让自己按照台湾中广新闻网“空中医学院”节目主持人刘文迪博士提到的“熟年”忠告所说的,放慢自己的“熟年”脚步,在这段岁月里,特别在今天美妙的温泉浸泡中,多“发呆”一会儿,什么也不去想。但我还是想到了当年在西藏羊八井泡温泉时与大自然溶为一体的美妙感觉,我仿佛置身于世外,心旷神怡,浑身舒畅。旅途的劳累顿时烟消云散。我想起自己喜欢的一句话:人生就像一次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和欣赏风景时的心情。我喜欢这样的心灵旅行。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a514d010008hn.html44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