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集安之行(一) |
[游记]集安之行(一) |
2007-07-29 sina.com.cn |
07.05.01 早上五点半走在校园里,有一种别样的感觉。第一次如此早走在校园里,虽然阳光如中午一样很灿烂明媚,但是人非常少,晨练的也没有几个。由于赶时间,骑着自行车在校园里飙了起来,达到了我能达到的最高速度,只用了十五分钟就赶到了315站点。今天偶要等的可是第一趟啊,哈哈,开天辟地头一回。跟232的司机师傅唠了半个小时,315公车才摇摇晃晃过来。六点半的时候上了开往集安的大巴,我的集安之行开始了。 前半程比较困,在车上晃晃悠悠睡了一觉,等到醒来的时候,发现沿途的风景还是很不错的,一条叫做新开河的河陪着我们的车一路,我坐在靠窗的位置,目光所及之处便是清澈的河水和大大小小的鹅卵石。 到达通化之前,地势比较平坦,渐渐地路两边都开始变成高高的山,上边只有松树郁郁葱葱,其他的树仍是一片枯黄。山岩上高高地星星点点地开着紫色的映山红,亦即朝鲜人口中的金达莱。 渐渐往集安方向走,可以明显看到经济状况在变差。于是出现了一种怪异的现象就是在一些看起来很破败的房子在靠近公路一侧有着崭新的围墙。有了解的人介绍说是为了申遗而建的形象工程,于是我一下就想到了前阵子曝光的甘肃某地政府用一堵“形象墙”把整个贫困村围起来的新闻。 车速不慢,六个小时就到了。集安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个城市挺小的,街道很干净,空气不错,可能是三面环山的缘故,风不大,微风拂面让我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个小城。入住的旅馆条件一般般,住的是两人间,跟另外一个女孩子合住。稍作休整,本地同学刘岩就带我们参观国内城和将军坟。 国内城建于公元3年,是高句丽王朝的第二个都城,位于鸭绿江中游右岸地的西部,北靠禹山,前傍鸭绿江。国内城呈长方形,周长为2686米,内外两面全部以长方形石条叠砌而成(哈哈,资料来自网站)。由于年代久远,城墙已大部分失去原貌,现留残墙高1-6米不等。国内城原有城门六处,南北各一处,东西各两处,现在只能看到残存的城墙,上面种满了迎春花。 还能看到国内城当年的下水道,虽然古老,但他们的城市系统倒还是挺完善的。下水道与护城河相通的地方被集安市政府用玻璃罩了起来。 走到江边步行街,看到许多垂钓的人,钓到的鱼均只有手指长,看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鱼了…毫无疑问地坐了游艇,冷冷的江风吹在脸上,只有一个感觉:爽!对面就是朝鲜的山,沿山公路上能看到骑着自行车身着黑色或灰色服装的朝鲜人来来往往,有个哥们儿还单手撒了车把跟我们打招呼,就能听懂一声:嗨~ 将军坟离市区稍远,是高句丽王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的陵墓,简介自己百度去。看起来是一座金字塔式建筑,一共有七层阶梯,墓室从第三阶开始建,入口在第五阶,是一座比较典型的地上墓,跟我们中国人的习惯不太一样哈。沿着比较陡的台阶走上去,进了墓室。墓室很冰冷,阴森森的,棺木早已丢失,只剩下两块大大的放棺木的棺石,据说是王与王后的棺木,里面不许拍照。妃子们的坟在这个墓室的外边,叫做陪坟,样式一样,大小差了好多。 好太王碑我们只是远远张望了一下,没有上前。 晚上吃的炭火烧烤。一个盛满燃烧着的碳的火盆上面架了一张铁丝网,挟一片牛肉放上去,滋滋啦啦一阵响过后,香喷喷的烤肉就好了,别有一番风味,不过刘岩跟我们卖关子说这还不是集安最有特色的吃食呢。 第一天的行程就是这样,晚上睡得很早,因为第二天要早起逛早市。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eb21eb010009th28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