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大好时光,人想不俗都难,鄙人也是如此,实在是按捺不住出游的“俗”性。但是鄙人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对旅行中人潮汹涌心存畏惧,因此选择出游目的地颇费心机。五一长假,家乡人出游大都选择向南,因为家乡及家乡之北此时尚未绿意葱茏。但老动偏偏就选择了一条与家乡众人相反的路线,北上去了长春。现在看来,老动这个逆人潮而动的计划确实是个奸计:往北去长春能轻而易举地买到火车座位,而从长春南返却只有站票,证明了人潮的流向。家乡人选定的大多是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世园会从家乡向南不过几十公里,又是五一那天开张,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去处;今天报上说,世博园黄金周内最多的一天游客达34万,屁股大的地方挤了这么多人,老动相当庆幸自己没去凑那个热闹,反正以后不乏观光的机会。 和老动一拍即和去长春的,是朋友L一家,L先生、L太太、L公子。加上老动本人,老动太太,老动公子,一共是两家六口。L太太早就有两家共同出游的提议,这次成行自然是兴高采烈,专门到家乡最大的一个商场,为两家四位男士买了四件一模一样的白色T恤。老动太太也比较积极,早早就按野餐的模式备好了吃食。1日上午9时不到,我们就上了火车。刚一坐定,我等四位男士就急忙忙把外衣脱掉,一色白晃晃的T恤,又急忙忙摆开熏鸡、烤肠等吃食,甩开膀子造起来,旁若无人,咋乎着一份快乐地俗着的豪气,可惜,这种快乐地俗着的豪气没能持续太长的时间,因为并非长途跋涉,车行不过是三个多小时,也就抵达长春了。白色的T恤在随后的两天时间里,确实吸引了不少眼球,L太太为此自豪得很。不过,白色的易脏,回程的是时候已经皆为非白,特别是回程的火车上,我们蹲坐在车厢连接处,已经非白了的T恤,已然很难拯救我们“逃难者”的形象了。再说吃,除了火车上一次说不好是正餐还是非正餐以外,只在两个晚上正儿八经地下了两次小饭店,L君和老动各请了一次,其它都是在对付。按照上车饺子下车面的老话,从长春回返时吃了“滚蛋饺子”,L公子小小年纪胃不舒服,一个饺子也没吃。 长春给我总的印象是,宽敞的街道真宽敞,狭窄的街道也真狭窄,破旧的街区也真破旧,新鲜的街区也真新鲜,应该算做发展中的老工业城市吧。长春旅游资源不能说是丰富,但也绝不匮乏,有未代皇帝溥仪伪满洲国的皇宫,有长春电影厂,有第一汽车制造厂。但长春的旅游的品牌还没有打出来,因此上,不好就算做一个旅游城市。举例为证,我们打出租车,说是外地来旅游的,司机看我们的眼神都有些奇怪,似乎在说,那里的傻冒到长春来!再有我们下塌于站前非星级的招待所,管事的和服务员都不知道到旅游点该坐那路车,说明长春百姓自豪感和开门纳客的意识还不强。 吸引我们到长春的,有三个地方。一个是长春一汽,据说办了一个汽车城,据说还开放了一个生产线供人参观,这对L公子是绝对有吸引力的。可是碾转了好久也没找到什么是汽车城,到了一汽的大门,又得知因为放假不让参观,只好在一汽奠基时的那块石头和大门前照了几张相片,算是到此一游。第二是伪皇宫,老动公子想去的地方——不知什么时候他对历史感兴趣了。1号下午赶到地方的时候,伪皇宫却早早关了门。第二天上午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走马观花,一个突出的感受的是,溥仪在这么个小地方当皇帝也真够憋屈的。《我的后半生》一书以前我有过,可惜弄丢了,儿子如愿以偿地在伪皇宫买了一本,老动明知道价钱太贵上了当,可是该买还得买。第三个地方,是长春市新建的电影世纪城,这倒是个好玩的地方,虽然交通不便,门票又不分老幼地一律240块。 长春电影世纪城号称东方好莱坞,建成仅二年,东一个西一个座落着大小十来个建筑,外观新奇但稍嫌粗糙。有4D电影,影片拥有独家版权;有大银幕电影,为世界第三;有水幕电影,看的时候倒十分的凉快;还有运用声光电技术弄的火山爆发、太空旅行之类的视觉艺术那些个宫。还有“英雄秀场”,现场演绎《平原游击队》和《英雄儿女》,唬得观众哗哗地鼓掌。这些个项目一天看不完,我们晚上6点半了还有两三个地方没去成。对这些东西,孩子们挺乐,大人们也开了眼。 老动记忆力不好,过去近十天了,一些细节都忘了,除此以外写不出来啥;也不想多说,帮他做广告也不给钱。需要说的是,在游玩期间,老动负责TV,L君负责照相,光顾着两位太太和两位公子了,老动留下的倩影几乎没有。上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