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游记 【景点介绍】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未得志前当过和尚,还在安徽凤阳县南二里名刹皇觉寺做过“火头”僧。当了皇帝以后,支持佛教,对共过患的同道僧人,常激起由衷的思念,往往不能自制,于是便派人寻访旧日禅侣。 峨眉山有两个和尚,一个叫宝昙禅师,另一个叫明济禅师。宝昙,据说是宋代高僧断岩禅师转世,他志在高山,来到峨眉山普兴场募化修建一座普贤寺,以便教化世人去恶向善,皈依佛门,早成正果。 太祖知道宝昙下落,特召他进京。宝昙见诏,即打点行囊,吩咐徒第后便匆匆随行入宫,朱元璋与故人重逢,喜出望外,一下忘了身为万民之尊的威严,赶忙赐座金凳,并亲自用龙袍为宝昙掸尘,还劝宝昙说:“师父黄卷青灯,委实清苦,不如弃山进宫,共享荣华富贵,以乐天年”。宝昙急忙匍伏在地,激动得涕泪交流,向朱元璋奏道:“老衲一介贫僧,辱承万岁厚爱,却之不恭,受之有愧,怎奈贫僧早已六根清净,万象皆空,圣上心有好生之德,僧只有菩提之树,愿赐以清净禅院,为圣上祈万年之福!”言罢,还迟迟不肯起来。太祖见状,只得从其素愿,于是问:“禅师意欲何山修持?”答:“峨眉山”。不日,赐以重金,叫宝昙自选一处清静所在,在峨眉山静心修持。 宝昙回到峨眉山,便选定了摄身崖的旧址重建光相寺,因此地山高风大,房顶全用锡瓦盖覆,故又名锡瓦殿。旭日乐升,锡瓦金光四射,故光相寺所在地又叫做金顶。 明洪武三年(一三七零年),太祖又要宝昙进京去,意欲拜为国师,宝昙辞谢圣恩,便铸一普贤金像,早晚课诵,祝大明江山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太祖挽惜之余,亲自题诗二首,以慰思慕之情,并刺建华严寺以便往来,赐白水寺茶园万亩,以便品茗,其诗云:“断岩知是再来身,今日还修未了因。借问山中何所有,清风明月最相亲。”“山中静阅岁化深,举世何人识此心。不独峨眉幻银色,从教大地变黄金。” 宝昙圆寂后,朱元璋还亲赐祭文和诗,诗和祭文,均勤石藏于峨眉普兴场普贤寺中,后载入县志。 明济和尚对待朱元璋却是另一种态度,他在皇觉寺与朱元璋一齐当过和尚,一个是火头僧,一个是司水和尚,两人职务相近,故尔交情极深。朱元璋当皇帝后,曾召明济,明深知朱元璋的为人,心想:“朱元璋已为万民之尊,可出身寒微,怕人知其底细,于已不利,莫非是召我进京,诛杀以灭人口!”便从龙兴寺逃往峨眉山后牛心寺避祸,并把明济法号改为广济,以为从此“隐姓埋名”免遭横祸。后来朱元璋派人查访到他,广济先是装疯卖傻,后被戳穿,吕得借病为由,惋言辞谢京都之行。朱元璋的一片痴情反而化成广济的心病,从此终年缄默,郁郁不乐,后来死于后牛心寺。蜀献王椿闻知,还代表朱元璋,赐给广济一首诗,诗云:“高僧飞锡去人间,弘誓何年不出山。地有尽成银色界,无心常似白云间。” 一代帝王念旧情,换来了峨眉山寺庙的衍变与发展。 峨眉山,古时称做蒙山、牙门山,被誉为“震旦第一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距成都160公里,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是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的总称。因大峨、二峨山远望相对如娥眉,故称峨眉山,主峰金顶3077米,最高峰万佛顶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峨眉山平畴突起,巍峨、秀丽、古老、神奇。它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而著称于世。被人们称之为“仙山佛国”、“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等,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唐代诗人李白诗曰:“蜀国多仙山”。古往今来,峨眉山就是人们礼佛朝拜、浏览观光、科学考察和休闲疗养的胜地。峨眉山千百年来得香火旺盛、游人不绝,永葆魅力。 一、绚丽的自然风光 峨眉山高出五岳、秀甲九州,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清代诗人谭钟岳将峨眉山佳景概括为十景:“金顶祥光”、“象池夜月”、“九老仙府”、“洪椿晓雨”、“白水秋风”、“双桥清音”、“大坪霁雪”、“灵岩叠翠”、“萝峰晴云”、“圣积晚钟”。现在又新辟了21处新景观,如珠湖拥翠、虎溪听泉、龙江云栈、龙门飞瀑、雪洞烟云等,无不引人入胜。进入山中,重峦叠嶂,古木参天;峰回路转,云断桥连;涧深谷幽,天光一线;万壑飞流,水声潺潺;仙雀鸣唱,彩蝶翩翩;灵猴嬉戏,琴蛙奏弹,奇花铺径,别有洞天。春季万物萌动,郁郁葱葱;夏季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秋季红叶满山,五彩缤纷;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登临金顶极目远望,视野宽阔无比,景色十分壮丽。观日出、云海、佛光、晚霞、令你心旷神怡;西眺皑皑雪峰、贡嘎山、瓦屋山,山连天际;南望万佛顶,云涛滚滚,气势恢弘;北瞰百里平川,如铺锦绣,大渡河、青衣江尽收眼底。置身峨眉之巅,真有“一览众山小”之感慨。 二、悠久的佛教文化 峨眉山为普贤菩萨道场,是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相传佛教于公元1世纪即传入峨眉山。近2000年的佛教发展历程,给峨眉山留下了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造就了许多高僧大德,使峨眉山逐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影响甚深的佛教圣地。目前,全山共有僧尼约300人,寺庙近30座,其中著名的有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华藏寺、万年寺等。寺庙中的佛教造像有泥塑、木雕、玉刻、铜铁铸、瓷制、脱纱等,造型生动,工艺精湛。如万年寺的铜铸“普贤铜像”,堪称山中一绝,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阿弥陀佛铜像、三身佛铜像、报国寺内的脱纱七佛等,均为珍贵的佛教造像。还有贝叶经、华严铜塔、圣积晚钟、金顶铜碑、普贤金印,均为珍贵的佛教文物,峨眉山佛教音乐丰富多彩,独树一帜。峨眉山武术作为中国武术三大流派之一享誉海内外。这些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唐代诗人李白曾赞曰:“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临,绝怪安可息。”;山川诗人元稹离蜀后,曾写下了著名的《寄赠薛涛》:“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成为峨眉称秀的滥觞;明代周洪谟更热情地礼赞:“大峨两山相对开,小峨迤丽中峨来;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 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秀甲天下的峨眉山,终年常绿,素有“古老的植物王国”之美称。由于特殊的地形,充沛的雨量,多样的气候和复杂的土壤结构,为各类生物物种的生长繁衍创造了绝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在方圆15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生长着高等植物3200多种,占中国物种总数的1/10,相当于整个欧州植物种类的总和。在峨眉山生长的植物中,有被称之为植物活化石的珙桐、桫椤,有著名的峨眉冷杉、桢楠、洪椿;有品种繁多的兰花、杜鹃花等,还有许多各类名贵的药用植物和成片的竹林。这些植物为峨眉山披上秀色,还给各类动物创造了一个天然的乐园。峨眉山有2300多种野生动物,其中有珍稀的大熊猫、黑颧、小熊猫、短尾猴、白鹇鸡、枯叶蝶、弹琴蛙、环毛大蚯蚓等。特别是见人不惊,与人同乐的峨眉山猴群,已成为峨眉山中独具一格的“活景观”而闻名中外。 四、神奇的地质博物馆 峨眉山是大自然伟大创造力和造化神奇的产物,地质学上称为“峨眉断块带”,是座悬崖峭壁众多的断块山。峨眉山形成自8亿年前的洪荒时代。 大约到距今1.8亿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初期,峨眉山破水而出,再经过新生代时期强大的造山运动,终于从浩瀚海洋中的一个荒凉孤岛变身为千姿百态、鬼斧神工的巍峨雄山。 中国地质史上中生代末期的燕山运动奠定了峨眉山地质构造的轮廓,新构造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及其伴随的青藏高原的强烈抬升,造就了雄秀壮丽的的峨眉山。峨眉山地层出露较全,在全世界出露的13个系的地层中,除缺失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外,其余10个系均有出露。由于山体抬升具有间隙性和各断层抬升速度不同,决定了峨眉山整个地貌是西南方向高山峻岭,东北方向则为低缓的浅丘平原,以及人们常称的峨眉山是“三大层七小层”,即接引殿为第三层之麓,洗象池为第二层之麓,报国寺为第一层之麓。正是大自然的内外营刀雕刻,创作出无数奇特秀丽的景观,把峨眉山打扮得绚丽多姿,使雄、秀、奇、幽、险集于一山之中。 【旅游费用】 成都新南门-峨眉山 车票 34.00元/人(每20分钟一班车;110分钟左右到达) 峨眉山 门票 120.00元/人(学生半价;当地居民、军人等免票) 景区旅游车 车票 70.00元/人(景区内随意上下) 金顶索道 票价 40.00元(上行)/人 30.00元(下行)/人 万佛顶观光小火车 车票 50.00元/人 仙锋寺住宿 房价 40.00元/人(4人间) 60.00元/人(2人间) 金顶住宿 房价 60.00元/人(4人间) 峨眉山金顶租大衣 租金 10.00元/件(每件50.00元押金,或押身份证等证件) 【最佳时间】 避开元旦、“五一”、“十一”大假、周末以及寒暑假,并且挑选天气晴朗的时候前往,以便观日出、云海 【游玩感受】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