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冠绝震旦,秀甲天下——峨眉山游记

[游记]冠绝震旦,秀甲天下——峨眉山游记

2007-07-26    sina.com.cn

月出峨眉照沧海,

与人万里长相随。

——李白

公元3世纪,一个名叫宝掌的印度和尚来到中国,在游历了位于西南的一座大山后,发出了这样的赞叹:“高出五岳,秀甲九州,震旦第一山也。”这座山就是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的峨眉山。

如今时间已过去1700多年,我会想,当初宝掌和尚看到的峨眉山与我今天看到的峨眉山是否一个样子?索道是没有的,游人多是诗人墨客,肯定也没有现在如此般多。如爱默生所言: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精神上的对应关系。古代人更多的是把旅游当作一种精神体验的方式,寄情于山水之间,安顿灵魂,激发创作灵感。今人更多地是把旅游当作一种时髦,经历或者压力的释放,寻找精神家园的意味淡得多了。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峨眉山。第一次还是今年3月中旬,那时春寒料峭,刚好下过一场雪,路面上仍有冻结的冰块。随着几个朋友,在几个地方稍作停留,便坐缆车到达金顶,这样的定点式旅游,趣味皆无。那时的金顶还在修缮,碎石乱瓦,堆积在地,机器轰鸣,耳根不净。加之天气严寒,只是拍了几张照片,便匆匆离去。仿佛突遇陌生人,寒暄之后,再无印象。

这次走的是报国寺——万年寺——清音阁一线,生态旅游和拜佛朝圣是主题。这条线路,无疑可以验证峨眉山作为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的独特魅力。报国寺、万年寺都是流传逾千年的寺院,经过历代高僧的苦心经营,如今仍是规模宏大,文化气象万千。清音阁和平湖,却又是自然生态景观的菁华,亭台楼阁,烟雾飘渺,恍惚间,犹如走进了天上瑶池。虽有烈日悬在头顶,但由于林荫茂密,走在林间小道上,颇为凉爽。下山走了大约6公里的路程,一路景色美不胜收,居然并不觉得累。

相对于泰山是帝王封禅之地,峨眉山的政治地位稍逊;相对于五台山寺庙的地位,峨眉山的佛学文化、香火稍逊。但峨眉山胜在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的有机契合。就在你从游人如织的寺院里杀出来,满头大汗时,一汪碧水、一座楼台闪现眼前,倦怠全无。场景的瞬间转化,产生不可名状的审美愉悦。

注:峨眉山为普贤菩萨道场,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普陀山为观音菩萨道场,九华山为地藏菩萨道场。已去其三,可惜五台山未留影像,普陀山因杨梅酒醉,竟不得游,引以为憾。

康熙御笔
来自皇家的支持,是峨眉山兴盛绵延的重要原因。

震旦第一山 印度和尚已不在,惟有名句永流传。

●报国寺

报国寺位于峨眉山麓,是登山的大门,游峨眉山的起点。该寺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报国寺”匾额为康熙亲书。这里是峨眉山佛教协会所在地。报国寺,原名会宗堂,取释、道、儒三教合一之意,清康熙帝敕名“报国寺”,取佛经上“报四恩”,报国为首之意。整个寺庙系典型的庭院建筑,占地60余亩,一院一景,层层深入,蔚为壮观。

报国寺
匾额为康熙手书,是颇具皇家风范的庙宇。

报国寺一角
典型的庭院建筑,犹如住家,可接待来访游人。

圣积晚钟
峨眉山十大胜景之一,状若莲花,声音洪亮。

●万年寺

万年寺是峨眉山八大寺庙之一,创建于晋,称普贤寺,唐时改名白水寺,宋时为白水普贤寺。明万历年间敕名为圣寿万年寺。原庙宇七重,规模宏大,后几度兴废。该寺地势开阔,林木苍翠,楼台、亭榭点缀其间,已为峨眉山最大的寺庙。

万年寺 山门雄伟,气势万千。

巍峨宝殿
依山而建,巍峨之势自成。

万年寺一角
背山靠水的万年寺,风水自是不错。

香火
善男信女们烧一柱高香,求佛佛在。

●清音阁

清音阁,又名卧云寺。该处为唐僖宗年间慧通禅师修建,阁下有双飞亭,左右各有桥,如鸟翼飞凌,故名双飞桥。桥下有一巨石,高丈许,形如牛心,故名“牛心石”。溪水撞击巨石,发出巨响,音似雷鸣,浪花飞溅,激起层层水雾,因有“双桥清音”的美誉。

双桥清音
峨眉山十大胜景之一,水流激荡,如鼓如瑟。

清音阁
双飞两虹影,万古一牛心。

牛心亭
走得累了,在此驻足小憩,欲走还留。

●清音平湖

清音平湖位于清音阁,面积30万平方米,系绿色生态湖,水质纯净,清澈透底。四周青嶂翠峦环抱,古木参天,湖如碧玉嵌入其中,深深浅浅,点点滴滴。置身于其间,只听绿树浓荫处,鸣蝉声声,山风阵阵,丝丝水气洗尽凡尘,好一派山水之情,逍遥之乐。这里夏秋清凉,为避署休闲度假的胜地;即使是在冬季和春寒料峭的初春,没有寒风寒流相逼,仍然温适如画,翠色生烟。

平湖清音
这破损的竹排,宛如古筝,弹出美妙音色。

平湖
不知是树映绿了湖,还是湖染绿了树。

平湖
枯朽的竹排,不知渡过多少有缘人?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550498d90100056x21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