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条线我亲自走过,改天我图文并茂的发一篇游记! 好啊,期待 二物资采购 1 需提前买好的(主要是装备) 大背包。有多大的就背多大的吧 帐篷。 睡袋。要零下5度以上的,否则就等着挨冻吧 防潮垫。 换洗衣物。不宜多,有一套就够了吧,你能有多干净呢 防寒衣物。 登山鞋。最好能防水,不防水也不要紧,只要穿着水靴你也走得舒爽就没所谓。 帽子。 水壶。最好是铝制的军用水壶 相机、小刀、打火机。 头灯或手电、备用电池。如果有营灯就太美妙了。 饭碗、筷子。 折叠伞。 榨菜、香口胶。 洗漱用品。 防晒霜、护肤霜。我是带了防晒霜的,忘搽了,结果鼻子被秋日高原的紫外线灼伤。 药品。润喉药、感冒药必备,肠胃药也可带一些,有抗高原反应药至少心理上有所安慰。 2 从泸沽湖坐车途经永宁县需采购的 火腿肉。这东西太好了,不会坏,食用方便。我们四个大男人和马伕、向导共七斤还不够吃,估计十斤较妥。你们要多少看着对比吧。 腊肉,老干妈 蔬菜、瓜果若干。 干粮若干。 雨衣。好象是二十元上下吧,挺好的。 水靴。我买的是13元,扎西9元就搞掂了,不在犹豫花了二十好几,这个笨蛋。 汽油一瓶。下雨天生火可不容易。 米、面条、油、盐、蒜。 糖果、药品。糖果既可自食也可派给可爱的小孩,村民们则药品稀缺,渴望获得馈赠。 烟、酒若干。烟酒是孝敬马伕和向导的,沿途也与路遇的村民联络感情。 吃——蔬菜,水果,火腿肉,腊肉,大米,还要随身带几块巧克力、奶糖什么的,爬山消耗体力很大,需要及时补充能量。锅马夫会带。 喝——煮砖茶加红塘,据说能防高原反应。永远不要把身上的水喝光,遇到水源就及时补充。 穿——也不能完全根据温度来决定穿衣,穿多少衣服要取决于你的行走速度、身体素质和忍受能力。一般来说:爬山时穿一件单衣就可以,但一定要将一件轻便的外衣放在小背包里或者系在腰间,坐下来休息或者开始下山、走在阴凉的溪谷时就需要穿上外衣,晚上也要穿外衣;从卡斯地狱谷翻越垭口进入亚丁时要穿抓绒衫或毛衣,外面要穿棉衣或羽绒服。 除非像我们这次赶上阳光普照的大晴天,有机会在中午休息时把汗湿的衣服晾干,甚至可以像爱干净的大方GG那样在山泉下洗衣服,最好能多准备几件贴身的衣服,T恤或者棉衬衫,因为每天都会出大量的汗,又不能洗澡,不换件干爽的衣服很难受而且容易感冒。外衣有一件足够了,保温防风易洗易干的就行,愿意穿冲锋衣也可以,反正我们队伍里没人穿。棉衣或羽绒服一件,围巾、手套两可,只为过垭口用。防水裤很有用,高海拔地带随时有云彩雨,而且比较保暖,最好带两条速干裤白天换着穿,一条舒服的棉质运动裤之类,晚上睡觉穿。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双质量好的高帮登山鞋。 3向导和马帮 首先马帮是必须的。很难想象背负一个至少30斤(天,怎么可能这么轻!)的背包走上一周以上的时间在高原上爬山是怎样的感受,我可宁愿没这种感受。 向导也是必须的。因为马伕不一定识路,而且一旦租了四匹以上的马一个马伕往往照应不过来,需要向导帮手。 曾经有人背包从亚丁徒步到温泉,没有用马伕和向导,除了佩服我无话可说。想不要向导是困难的,首先很难克服语言上的障碍,沿途的村民会汉话的不多,问路颇费周折。最紧要的是,你一天里根本遇不到几个村民,除了在村子里,每天路上遇到的不超过10人,到了原始森林就更是杳无人迹无处问路了,在岔路口只好抛硬币决断吧,不过说不定阁下运气极好每猜必中也未为可知。 马帮一般以骡子为主,因为它的负重能力较马为强。传统上一般都是请泸沽湖里格村的扎西或水落村的老地主帮助联系马帮。马匹费为50元/匹/天,马伕不另外收费;向导费为100元/人/天,较金刚和信天谨游们走时要贵。当然也可以直接去温泉乡找马帮,没有了中间人的差价会便宜很多。温泉乡的马匹费是25-50元/匹/天,看你讲价了,很多马伕识路可兼作向导。建议找一世德钦(音),50来岁,路熟,人很好相处,懂多种当地少数民族语言,就是普通话说得不是很好。他有五匹骡子,骡子不够时他可以联系别人租用。 扎西自己也有马帮,我们去的时候他已经租给别人了。建议如果不很在意几百元费用差价的话,还是请扎西帮助联系马帮吧,因为这样也许可以指定他的侄子格诺次尔为向导,我太喜欢格诺了,他做向导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再加上一世德钦的马帮,那就是完美组合。格诺和德钦都很友好、勤快,一路上会帮你烧茶做饭,还会教你唱摩梭情歌。格诺长得很象史泰龙,非常英俊,很得MM欢心,据说来泸沽湖的女游客常会找他走婚,艳福无边。 马匹的数量建议以一人一匹为宜。每人至少有一个大包,还有若干公共物质,马伕和向导的行李也要挂在马匹上,以及锅碗碗瓢盆什么的,更兼许多驴友中多半有一两个比我们菜些,走得累了是要骑马的,总得匀出一匹来吧。所以一人一匹绝对必要,银两多的多租一匹备用也不算吃亏。 当然,马帮也可以只租半程,因为骡马托负行李走上八天以上还是非常辛苦的,到邛引村以后再更换马匹也未尝不可,价钱也相应稍便宜一些。自己考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