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峨眉山游记(上) |
[游记]峨眉山游记(上) |
2007-09-05 sina.com.cn |
·路 去之前就听老妈说山路并不难走,就算是险峻的九十九道拐,也是青石铺出的阶梯,相衔而上,费力尽管费力,危险却是少的。在乐山就发现鞋有点打滑,想到山上终年多雾多雨,所以选择从难走的洪椿坪——洗象池一线上山,下山的万年寺一线就会轻松多了。 第一天因为起床太晚(六点多,凭良心说也不晚啊,郁闷就郁闷在同一旅馆的人五点多就起来走光光了),加之路上又磨蹭(磨蹭什么?最初看不懂地图迷路可以原谅吧?照几张照片可以理解吧?),并且不适应长时间走山路(别笑,我要在重庆长大就会无比适应)经常要停下来歇脚喘气,只走到洪椿坪就住下了(四点多到的,当然也是顾虑从洪椿坪到九老洞15公里陡而无村无庙的山路,天黑了没地方住就完蛋了)。 第二天急行了八十多里,一口气铆足了要上金顶的。过九十九道拐时可以称得上手足并用(别瞎想,手是用来拄拐杖和拉扶梯的),玲子肺活量好过我,停下来喘气的时候不多,搞得我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有高原反应(旁边的猴子丢石头:切,太早了点吧?)。早晨下过大雨,山道上并不热,可还是走得大汗淋漓(灯说,不信的你背个15斤重的包走八十里上坡路给我瞧瞧?),裙子下摆也不知是汗水还是露水(穿裙子爬山?!我也是没办法啊,谁叫长裤子洗了没干啊!什么?带两条?那就是压倒我的最后一根稻草,难道你背?),走一步绊一下。 山道盘旋而上,两边有时是石壁,有时是悬崖,望下去栈道就像一条长长的带子环绕在山腰,同行的人落在后边,不一会儿就变得只有蚂蚁大小。峨眉山是四座山峰,可以称得上翻山越岭吧,山谷下云雾缭绕,不时有溪流泉水,可惜水流都不大,好容易遇见一个小型的瀑布,立刻欢呼着跑上前去——不是戏水,是装矿泉水。 上金顶前的最后一段路最有意思。为了节省费用,我们没有在金顶住,而是在金顶下面1.5公里的一个叫太子坪的小寺庙住的,30块钱一张床,两个人睡,超便宜啊。为了看日出,翌日早晨5点就开始往上走,黑漆漆伸手不见五指,又冷,把行李寄在庙里,穿上租来的军大衣(虽然也有好几斤的重量,好歹比那个包轻吧),打着手电走得既兴奋又害怕。手电的光照不了多远,并且是发散的,偶尔射到身边的树木,雾气灯光里白蒙蒙一片,上下都是影子哗哗地响。这段路走了20分钟左右,虽然并不陡峭,也算是我们三天来走的比较快的一条路了。想起徐Sir说带孩子夜登青城山,应该也是差不多的感受吧。 ·植物 峨眉山的植物在垂直线上分布得很有代表性。山脚下是落叶阔叶林,过了洪椿坪就渐渐看到常绿阔叶林与落叶林交杂,罕见的“鸽子树”(珙桐)在寺庙、山路两边也时常有见,有着粉红、蓝紫和白色的球状还是盘状花序(植物学选得太早,忘记了~~~),非常漂亮。在仙峰寺里还看到种有几株高大的苏铁、银杏,虎溪一路的高大树木和竹林刚柔相济,洒落轻逸。 雷洞坪以上开始出现油松和雪松,以及银杉。树冠呈三角形,冬天落雪覆盖,一定很美。沿路灌木丛里也有很多药草,不过我不太认识,只看到山下有人在采金钱草。猴区常常能见到猴儿们半挂在树枝上,或者在树丛中纵跃,身轻如猿,果然名不虚传。 峨眉山最出名的动物便是猴子,就我看到的,以大青猴为主,体格健硕,性情也比较粗暴;也有金丝猴,动作灵巧,也比较斯文,没有出现过强抢游人的事件。黑龙江栈道的猴子多是当地人驯养来与游客合影赚钱的,野性不多,顽皮劲儿却也不少,比较懂得摆POSE(打这个词的时候我自己都在汗……),前提是要有吃的。同学想跟一小猴子合影,又不想花钱,就趁它吃东西(哪来的?当然是从游客手中抢来的“猴粮”,此地猴子口味比较金贵,只吃专用猴粮。)站在旁边,我在镜头里看到画面很好,活活一副饲猴图,刚按下快门(天气好没有用闪光灯),小家伙屁股一扭给了个背影,之后蹭蹭蹭跑掉了。 洪椿坪和洗象池附近也有猴子,由于是山上的自然生态猴群,性格就要野得多。我们第一天刚上洪椿坪,就被五六只大大小小的猴子堵在寺前的空地,因为手上有竹棍,猴儿们也没怎么为难我们。睡觉时隐隐听到房上瓦响,不远处有婴儿般的啼声,知道是老猿夜啸,还觉得挺有山趣的。第二天早晨可就不友善了,玲子背了包,提着她的大水壶(可以装一升水啊,好东西~~~`)和两根火腿肠(我们的早饭。因为和水壶相比体积太小,被包括她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忽略了。),刚走出大门,立刻有只老青猴从树上闪电般蹿过来,直扑她手臂。玲子本能地向后一缩,老青猴猱身再上,前爪一挥,就在她手上留下一个小小的血口子。玲子和我们都吓坏了,还是旁边阿姨反应得快,一叠声喊“把火腿肠给它”(这时候我们才看到,晕。),等玲子刚把火腿肠扔到地下,老青猴如水中捞月拿上就走,迅速地爬上旁边一棵大树,三下五除二就消灭干净了,动作行云流水熟练之极,看得我们和树下一众小猴目瞪口呆。 可能是受到榜样鼓励,一只半大小猴也上来想要夺玲子的水壶,我们抱起水壶迅速退回寺内,把东西全装在背包里,满以为这样就没事了,谁知小猴们见老猴得手而自己颗粒无收,很不甘心地上来拖我吓唬它们的竹杖(栈道上的猴子可是见了竹杖就躲的)。有前车之鉴,我不敢夺,只能顺着送给它们,一边摊开手,尽量微笑放缓语气:“这个不能吃的。”也不知小猴是听懂了还是咬了一口发现确实滋味不好,终于肯开恩放手,我们才得以迅速离开。 洗象池山道上的就更厉害了,风吹草动,路边的草丛树枝上顷刻间就钻出大大小小十几只猴子,对敲竹杖的声音充耳不闻,眼珠子骨碌碌盯着我们手上肩上的小背包。因为被下山的路人警告过,所有食物相机我们都收起来了,十几个人结伴而过,猴子倒没什么可乘之机,不过有三只大青猴不甘心地一路尾随了约莫两里地,直至走进别猴的地盘才悻悻离去。 相比猴子,山上的其他动物就令人愉快得多了。我们看到酷似竹枝的竹节虫、各种蝴蝶、漂亮的毛毛虫、大个大个的笨蜗牛、严谨的啄木鸟、活泼机灵的小松鼠,甚至在从接引殿上金顶的山路上遇到一只可爱的小浣熊,像头大猫一样从山道两旁铁丝网的破洞里横穿出来,橘黄色的尾巴惊鸿一瞥。 山路旁边的土壁上有时能看到鸡蛋粗细的洞,应该是山老鼠的家吧,有的地方还有比较小些的,看到过一条蛇蛇的小尾巴露在外面甩动,正迅速向家里钻,灰绿灰绿的,只看尾巴的话,还是挺可爱的。 有的寺庙养蜂,嗡嗡地上下飞舞,原本还担心撞到它们被围攻,居然很安全地穿过去了,以后也敢说我不怕蜜蜂了,吼吼。 洪椿坪僧人们养的猫很脏,且懒,有老鼠钻进房捣乱,它们躺在温暖的屋角,看也懒得看一眼,真该饿几顿。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61272801000bgl26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