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峨眉山区地层介绍2 |
[游记]峨眉山区地层介绍2 |
2008-01-05 sccdyo.cn |
二叠系 上统为一套陆相火山岩沉积物和陆相河湖沉积物。分两个组:峨眉山玄武岩组和宣威组。前者其岩性主要为玄武岩,后者为高岭石、粘土岩、砂泥岩等。本系含丰富化石: CryptOSpiifer omeishanensis Neomisellina sp. Lobatannularia sp.等。 三叠系 分布于龙门洞峡谷、张沟、净水等地,构成牛背山背斜两翼。其沉积构造、层面构造非常典型发育。与下伏二叠系整合接触,分下、中、上三个统。下统主要为一套红色陆相碎屑岩--潮坪碳酸盐岩。即含砾砂岩、岩屑砂岩、粉砂岩以及泥质白云岩、白云质泥灰岩等。分两个组:飞仙关组和嘉陵江组。 中统只有一组,即雷口坡组。其岩性主要为泥质白云岩、泥灰岩、夹生物碎屑灰岩。底部为水云母粘土岩(绿豆岩)。 上统则分三个组,即垮洪洞组、小塘子组和须家河组,主要为一套海陆过渡相碳酸盐岩-含煤碎屑岩建造。即泥灰岩、砂岩、粉砂岩、岩屑长石石英砂岩、粘土岩、煤层或煤线等。本系含化石: Myophoria sp. Velopecten abberltii Clathropteris meniscioides等。 侏罗系 主要分布于峨眉山东北部,与下伏三叠系呈假整合接触,分下、中、上三个统。下统只有一组,即珍珠冲组,岩性主要为一套岩屑砂岩、粉砂岩和泥岩。中下统为一组,即自流井组,其岩性主要为粉砂质钙质泥岩、岩屑砂岩等。 中统分两组,即下沙溪庙组和上沙溪庙组。其岩性为一套碎屑岩建造,即长石石英砂岩、泥岩、粉砂岩等。 上统分两组,即遂宁组和蓬莱镇组。其岩性为粉砂岩、泥岩等。本系含化石: Equisetitesaff multidentatus Pseudocadinia sp. Mesocorbicula dongyouensis等。 白垩系 分布与侏罗系基本一致,构成北东向宽缓的背向斜翼部,缺失下统。其上统分两个组,即夹关组和灌口组。其岩性为砂岩、粉砂岩、夹少量泥岩,局部夹膏盐晶洞等。与下伏侏罗系呈假整合接触。含化石: Crambatichara longiconia Cristocypridea longa等。 Q一第四系;N第三系;K2g一白垩系灌口组;Klj一白垩系夹关组;J3p上侏罗统蓬莱镇组;J2sn 中侏统遂宁组;J2s中侏罗统沙溪庙组;T3x上三叠统须家河组;T2l中三叠统雷口坡组;T1J下 三叠统嘉陵江组 Tif下三叠统飞仙关组;p2x上二叠统宣威组;P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p1一下 二叠统;O1下奥陶统;E2+3中上寒武统;E1下寒武统;2b上震旦统;r2元古代峨眉山花岗岩; 峨眉山背斜;桂花场向斜;③一牛背山背斜;④一大庙向斜;⑤万年寺断层;⑥─挖断山断层: ⑦报国寺断层;1现代冲积层;2砂岩;3一砂质页岩;4一泥岩;5页岩;6铝上质页岩; 7石灰岩;8白云岩:9玄武岩;10花岗岩;11正断层 12一逆断层 第三系 分布零星,集中点为新桥一带。其岩性主要以半胶结砾岩、砂岩为主,局部夹泥岩,与下伏白垩系整合接触。 第四系 主要分布于峨眉河河床,蕨坪坝及山麓边缘地带。岩性表现为松散泥砾层,粘土层和壤土层。砾石层中见冰川沉积物、冲积物等。
|
转自:http://www.sccdyo.cn/viewNote/1483.html37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