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峨眉山游记(二) |
[游记]峨眉山游记(二) |
2008-06-10 163.com |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峨眉山游记(二) 第二天的行程从雷洞坪开始,从这里我们开始了真正意义的爬山,虽然已是下山。木板铺就的小路,郁郁葱葱的树木,悦耳的鸟鸣,潺潺的溪水,自然的力量真的令人折服,真的使人惊叹。我们不断地被跃入眼帘的奇树繁花清泉怪石所震撼,一路欣喜的尖叫连连。在峨眉山的面前,我们这些人就像无知的孩童,但谁也不会觉得羞愧,因为在这里我们能放松的卸下假面,尽情展现面具后的真实自我。 一路经过洗象池,连望坡,仙峰寺,就到了洪椿坪,这里有峨眉十景之一的“洪椿晓雨”。其实这“晓雨”并不是真的雨,而是雨后初晴时,山林中饱和的湿度,经过凉夜的冷却而蒸发不散的大气。“山行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唐代大诗人、山水画大师王维《山中》的这一佳句,就再现了“洪椿晓雨”的意境。经过洪椿坪,就是九十九道拐,这一段是峨眉山最难走的路段。窄小的楼梯层层叠叠,呈z字形顺山势蜿蜒,坡陡的地方甚至达七八十度。我们颤巍巍的侧身向下缓慢的移动,只觉得腿肚子不停的哆嗦,膝盖不自觉的打弯,九十九道拐真的名不虚传。在峨眉山还有一样东西需要感受,那就是滑杆,那是由两根竹竿一个座位组成的具有峨眉山特色的交通工具,如果走的累了,不妨一试。 再往下走,景致越来越秀丽,气温也越来越高,我们个个走的汗流浃背,此时又有点怀念起昨天晚上的寒冷了。看了看地图,下一个景点使我们兴奋起来,黑龙江栈道,附近是生态猴区。峨眉山的灵气除了这秀色外多半还有猴子的功劳,早就耳闻峨眉山猴抢夺游客物品的“恶劣”行径,今天就要亲自感受一下它们到底有多坏。 来到猴区,我们将相机和手里拎的东西都塞进包中,防止不慎被猴子抢了去。我们到达时并没有看到猴子的踪影,询问后才知道原来猴子们回山休息了。当游客越来越多的时候,工作人员敲响一面铜锣,召唤猴子们下山了。我急忙四下张望,只见山中绿影晃动,枝叶发出飒飒的声响,不一会,一只健壮的大猴子率先出现在人群中,紧接着又有很多尾随其后。这些峨眉山的精灵,毛茸茸,胖乎乎,憨态可掬又机灵敏捷。它们眨巴着透着灵气的眼睛,在游人脚边身旁嬉戏打闹,讨要食物,甚是乖巧。趁着一只小猴子专心啃苹果的时候,我迅速与它合了影,把这可爱的精灵永远的留了下来。 黑龙江清冽的水流在栈道下奔涌而过,往前行进至白云峡,呈现眼前的是相对两块巨大的绿色山体,中间只能看到窄窄的一线天空,这就是一线天。这两块山体象巨大的绿色屏风,绕过它,更加美丽的风光跃然眼中。经过一线天便到了今天的目的地——清音阁。从雷洞坪到清音阁,有四十多里路,我们早已腿脚酸痛得麻木了,可是这一路美妙的景观让我们觉得再累也值。 放眼清音阁,仿佛缓缓展开了一幅水墨山水画卷。高处,玲珑精巧的楼阁居高临下;中部,是丹檐碧柱的牛心,接御二亭,亭侧各有一桥,分跨于黑白二水之上,因其状如双翼,故名“双飞桥”。黑水水色如黛,又名黑龙江;白水水色泛白,又名白龙江。黑白二水如飞舞的蛟龙,汇合于牛心亭下,滔滔白浪,冲击着水中状如牛心的巨石,惊涛拍石,激起飞花碎玉。水面一片似雾非雾的水珠,飞腾空中,跌落水里。在这一片朦胧中,双飞桥恰似两道飞虹,“双飞两虹影,万古一牛心。”刘光第的这副联语恰如其分的描绘出了“双桥清音”的风韵。水流长年累月地冲刷着巨石,牛心石表面已是黝黑光亮。 碧水击石,发出阵阵轰鸣,声传四周的深谷幽林之中,恰如古琴弹奏,时而清越,时而深沉,“清音”之趣,任人领略。 夜晚,我们随意的在山中漫步,突然有人叫到:“快看!”我们顺声望去,只见不远处的树梢,草间,水畔,一点一点的都是橘黄的,淡绿的光芒,它们轻盈的上下飞舞,时而明,时而暗。耳畔是轻柔的水声,眼中是奇异的光芒,一时间,我们都悄然无声了,生怕惊扰了这些可爱的仙子。夜深了,寺庙中烛影幢幢,清朗的夜风携着淡淡的香油味在我们身边回旋。望着点点的繁星,听着虫鸣和水声交织的乐曲,谁能忍心睡去呢?
|
转自:http://cherry.field.blog.163.com/blog/static/6856707020081295194370120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