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川行游记之二峨眉山 |
[游记]川行游记之二峨眉山 |
2008-06-27 sina.com.cn |
话谈青山秀水,如果你是北方人,一定对雄伟壮立的岩石山群并不陌生,也正因此,作为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带着那么点爱乡情怀便骄傲于我们所拥有的山峰挺立、怪石嶙峋的岩石群山。说罢,我也敢肯定,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去过峨眉,没有亲眼领略到她的秀美,那种极致的有点过分的清鲜秀丽。川行之前同事便极力推荐峨眉山,话语里带着极度的亢奋,用尽脑海里所能搜寻到的最完美最能体现她的美轮美奂的词语来赞美她。说实话,当时在想“有没有那么夸张”,但到了峨眉,才知道自己当时对她的怀疑是那么多余。人就是那么偏激,要么全盘否认,要么全盘认可。就是这样,爱上了峨眉的妖娆风姿。 此片由于天气原因,雾气气彩比较浓重,不过不枉换个角度看待问题,这样也许从另个层面加重了对青秀的体现,在略带朦胧之中,感受那种天赐的绝伦之笔。也算是自我安慰吧,因为其实这就是我在前面<<开博之篇>>中所提到的川行两大遗憾之一了,四川期间七天时间五天半都是阴雨天气,心情难免有些郁闷,去那里不就是想顺便感受北京难得一见的蓝天白云吗?!再说到照片效果,试想一下,如果在黄龙拍摄雪宝顶,后景映衬着蓝天白云,又将是种什么景色,但很遗憾,天空仍然阴云密布,有关与此具体待到游黄龙记时再予细述。 峨眉山,为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于四川中南部,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峨眉境内,距成都约一百六十公里,在峨眉山市西南七公里处。高出五岳,秀甲天下,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山体南北方向延伸,绵延23公里,面积115平方公里。长久以来,峨眉山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神话般的佛教胜迹而闻名于世。她古雅神奇,巍峨媚丽。其山脉绵亘曲折、千岩万壑、瀑布溪流、奇秀清雅,故有“峨眉天下秀”之美称。峨眉山像一道巨大的翠屏,耸立在成都平原西南,遥望弯曲柔美的山体轮廓,犹如少女的面容和修眉,于是人们很早便称她为“峨眉”。纵横200余公里的峨眉山,与“亚洲脊梁”昆仑山的支脉邛峡山相连。峨眉全山由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山组成,一般游人所到,主要是奇峰攒聚、名胜荟萃的大峨山,这就是今日人们通常所说的“峨眉山”。峨眉山平畴突起,巍峨、秀丽、古老、神奇。她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而著称于世。被众人称之为“仙山佛国”、“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等。唐代诗人李白诗曰:“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明代诗人周洪谟赞道:“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当代文豪郭沫若题书峨眉山为“天下名山”。古往今来,峨眉山就是人们礼佛朝拜、游览观光、科学考察和休闲疗养的胜地。峨眉山千百年来香火旺盛、游人不绝,永葆魅力。 峨眉山令人向往,趋之若骛,望风而来的不仅是因为她的奇山秀石,主要是因为名列峨眉山十大胜景之首的“金顶祥光”,又称“佛光”。相传是佛陀为了普度众生眉宇间放出的光芒,享有此光芒照射的人将会大富大贵,不过科学界解释的却是每当雨雪初霁,斜阳西照在金顶周围如毯的云海上,云端往往会显现出形态不同的七色光环,光环中还会映入游人的身影,人动影随,交映成趣。其实,这是云层中细微水滴对阳光衍射和漫反射所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近百年来,峨嵋宝光这种自然现象,引起了世界科学界的重视和研究。中国学者魏福平教授等多年观察的结果,认为宝光这种自然现象,是日光在传播过程中,经过障碍物的边缘或空隙间产生展衍现象,即展衍作用而出现的。当云层较深,日光透射云层,会受到云层深部的水滴或冰晶的反射;这种反射再穿过云雾表面时,有部份光偏离原来的散射方向,其偏离的角度与冰晶点的直径成反比,与各种色光波长成正比。于是,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分别逐渐扩散开去,形成一个彩色光环。为什么会形成环形的光反应呢?因为只有位于某一人光锥面的单色光,才能为人们的肉眼所见。这种光锥的夹视角,据粗略的计算约为9度左右,不像“虹”的夹视角大达84度左右。同时光线在衍射时,光波愈短其偏离角度就愈小,所以色彩的层次分布,一般呈紫色在外,红色在内,愈接近环形的中心部位,色彩逐渐淡化,到了光环中心,就像一面发光的乳色玻璃镜。为什么会身影自见呢?主要原因是:虽然云层中的水滴和冰晶点很多,但人们各自所见的光环,只是各自所见为顶点的那个光锥面的水滴和冰晶点作用的结果。也就是各自照着一面小小的圆镜,自然照见的只是各自的身影。由于这种自然现象出现的地理位置、环境、时间、形态、色彩多种多样,这只能说明环形“摄身光” 不过俗话说得好,信则有,不信则无,历年来还是有不少人是为了能一睹这金顶佛光而来,人们各怀心思,有的是为了能让佛光普霖,有的是为了欣赏这一奇异景观,姑且不谈人们怀着什么样的目的而来,每年登上峨眉山的游客实然络绎不绝。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77d4c401000bho.html28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