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峨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与峨眉、沙湾、美姑等县毗邻,全县总人口14.34万人,全县辖6镇13乡,129个行政村,873个组,其中纯彝族聚居镇1个,乡7个,村45个,其余为彝汉杂居。县人民政府驻沙坪镇。 【行政区划】 峨边彝族自治县辖6个镇、13个乡: 沙坪镇、大堡镇、毛坪镇、五渡镇、新林镇、黑竹沟镇、红花乡、宜坪乡、杨村乡、白杨乡、觉莫乡、万坪乡、杨河乡、共和乡、新场乡、平等乡、哈曲乡、金岩乡、勒乌乡。 【历史沿革】 明置峨边县。大渡河又称峨水,县在大渡河南岸,故名。一说因在峨眉山之边或峨眉县之边而得名。 峨边于1914年正式建县。1949年12月19日解放,1950年8月15日正式成立峨边县人民政府,隶属于川南行署乐山专区。1955年11月9日,隶属凉山彝族自治州,委托乐山专区代管。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峨边彝族自治县,隶属乐山地区。1985年以后,隶属乐山市。 峨边彝族自治县辖6个镇(沙坪、大堡、毛坪、新林、五渡、黑竹沟)、13个乡(红花、宜坪、杨村、觉莫、万坪、白杨、杨河、共和、新场、平等、哈曲、金岩、勒乌)。 【自然资源】 林、水、矿、旅游是峨边的优势资源,全县有林面积27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900多万立方米。全县总计水能蕴藏量125万千瓦 ,近期可供开发利用的在50万千瓦以上。 矿产主要有石灰石、白云石、无烟煤、磷、铜、粘土、铅锌矿等20多种,储量丰富,且多分布在公路和成昆铁路沿线。全县有宜牧草山坡72万亩,具备大力发展牛、羊的条件。享誉中外的峨边黑竹沟,已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 名胜区,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民族】 峨边是由彝、汉、回、满、藏、壮、苗、维吾尔、土家、布依等11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彝 、汉两族是世居民族,占总人口的99以上。其中彝族约占30左右,分别聚居于1镇、7乡、49 个村,并与汉族杂居于4镇5乡。 峨边彝族主要聚居在县境内西南高地,血缘关系、社会形态、生产和生活方式乃至风俗习惯等方面都与大凉山彝族基本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