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罗里罗嗦的一篇游记(记重庆九寨沟) |
[游记]罗里罗嗦的一篇游记(记重庆九寨沟) |
2007-07-16 live.com |
June 27 罗里罗嗦的一篇游记(记重庆 九寨沟) 终于决定在6月出发去心向往之已久的九寨沟。比较了从上海出发的价格后,还是选择了自己出发到重庆,从重庆找团出发的方式,这样选下来价格差不多,可是在重庆的时间会自由很多,而且那边有相熟的朋友,可以带着一起出去游玩。 先说说重庆吧,这个是我们的第一站。 交通——出租车 因为我们的朋友是在重庆大学沙坪坝那里,重庆好像面积非常大,我们下了飞机想想还是直接打车过去吧,省点时间。机场大巴没有直接过去的车。排队等上了一辆出租车,开出100米之后,司机就问我们有没有拿调度给的单子,我们说没有,他就一定要,还说要回去拿,不过后来还是往前开了。事后想想他应该是故意的,如果我们拿了单子,估计他会收敛一些。因为之前朋友给我们说过从机场打车到那边大概60元左右。途中司机就说了,问我们是不是从高架走,从高架走大概是90元,其中有20元的过桥费,我们想想不对,怎么可能相差那么多呢,我们表示了异议,坚持不从高架走。司机很不高兴,没作声继续开了一会,然后就给我们下了一个最后通牒,表示他一定要走高架,主要是为了我们好,给我们省时间,另外他吃一点亏,高架收取过桥费,他跟我们一人一半,各自10元。至此我们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想想刚下飞机就找不痛快,败坏游兴好像也有点不大划算,从了他吧。最后的价格是70元,从机场打到重大,中间没有打表。 之后询问了朋友,朋友说最多也就是60元,什么所谓的过桥费是根本就不收取的,他们是统一支付的。不过后来我们打车跟别的司机讨论过,回答是,一般机场出来的司机是不会打表的,因为他们排队时间就要等2个小时,打表他们是不合算的。另外重庆的出租车好像有俩种,一种是普通点的,一种是专门从机场出发的,价格要贵,一定要还价,不然是不行的。不过重庆出租车的起步价是不贵的,5元钱。 俩天期间还有过几次打车经验,总归是感觉不大好的,起码还有俩次是司机明显欺诈,这里就不多说了。总之,对重庆的出租车印象很是不好,差不多是一听到你是外地口音就有可能被对方小砍上一刀。 交通——公交车 第一次是从重大坐公交到瓷器口,去的时候是走路去的,路上就已经感觉到了重庆的公交车很是厉害,路很窄,而且重庆是山路地形,路没有直的,都是拐弯的。我们走在路上就不停的有公交车从我们身边呼啸开过。回来做了公交,切身感觉到了师傅们的狠劲,拐弯的一个地方,对面一俩车迎面而来,俩俩车同时急刹车,惊得偶们是头皮发炸。想到前阵子新闻里刚说过,重庆的一俩公交翻到山下,死了多少多少人,恐怖啊。后来朋友安慰我们说,正规的公交车还是可以的,但是千万不要做那种黑车,那种车子司机开起来不管不顾的,很是危险。路上我也看到过,是那种7人做的小车子,随招随停,方便倒是蛮方便的。 不过后来我做了几次公交之后,发现重庆的公交也存在这个特点,在一些稍微偏僻一点的地方基本上是随招随停。另外售票员还有一项职务就是到每个站点的时候吆喝,我还是第一次碰到正规公交车还需要吆喝,有点意思。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我们为了节省打车费,做了直接到机场的中巴,车票倒是不贵,5元钱到机场,不过下来还有走20分钟。中间车子开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售票人员向站立在走廊上的人们喊了几嗓子,就看到站立的人齐刷刷的都蹲下身子,1分钟之后售票员又喊了俩嗓子,大家齐刷刷的又冒出了头,我还在纳闷在这些人干什么。后来又来了一次,我才恍然,这是在躲避检查,肯定是规定不准超载,所以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过难得的也是大家如此肯配合。 对于重庆交通的印象,是俩个字——乱、慢。交通工具比较混杂,小黑车、不时呼啸而过的摩托车。开车的人好像不怎么依照规矩来,开起车来很是随意。堵车现象也很严重,由于没有什么直路,车子都是开的慢慢悠悠的,急煞人。不过也可能是我对道路不是很熟悉,不习惯的缘故吧。 重庆人——男人 成都的帅哥重庆的美女,之前看到的好像都是这类的说法,对于重庆的男人倒是没有什么定论。 出去吃饭的时候,看到几个聚在火锅店里光着膀子喝着啤酒热火朝天涮着火锅的男人,观察了一下他们的特征,好像个子都不高,身材比较瘦弱,不是虚瘦,是属于筋瘦的那种。脾气看来也是较为火爆的。一次乘公交,车子刚开俩步就停了,起因是司机跟乘客发生了争执。乘客带了比较多的东西,司机要多买一张行李票,乘客死活不愿意。后来司机索性把车子停到一边,专心争论起来,你一句我一句谁也不让步,然后升级到动手拉扯,还是谁也不让步。听得我们焦心起来,难道就这样吵个没完,我们还赶时间呢。朋友说:"不用急,一向这样的,看的多了,马上就会解决的。"果然在后来上车的乘客的几句劝服下,乘客还是屈服了,交钱买票完事。 其实司机跟乘客争执也是时常有的,但是这么样的把车停下来专心的争论倒是不常见,可是朋友说的在重庆经常见到这种情景。可见重庆男人的脾气还是又倔又火爆的。 重庆人---女人 重庆美女近年来可是名声大的很,四川妹子的直爽也是有名的。留意观察了一下街上的妹妹,好像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邪乎啊,不过皮肤看来倒是都不错的。而且也确实相当豪爽,中午吃饭的时候,看到几个重庆女孩端着啤酒大声得说着闹着,一杯一杯的跟男人比着喝,就感觉出来了重庆女孩的火辣劲了。 至于美女呢,说是必须要到解放碑的某个麦当劳的分店的某个角落里的某个特定的座位某些特定的时间里面才能看到品质上乘的美女,说是美女也是扎堆定点出没的,这个由于时间有限就没有特意去考证了。有待有志以及有空的朋友们代为证实了。 吃食---火锅/火锅,涮涮涮,,,,,, 重庆有什么呢,火锅加美女,你看,它可是重庆这个城市的头号代表啊! 提起这个城市,马上想到的就是那一锅锅飘着红油的火锅了。所以放下行李,第一顿就迫不及待的到了宾馆旁边的火锅店。朋友再三打预防针,警告我们味道还是蛮辣的,担心我们能不能适应。心想不就是火锅么,偶们不是常吃么。可是看到周围桌子上那一锅黑红色的汤,心里还是打点小鼓,还是给自己留条后路吧,来个鸳鸯锅吧。 锅子一端上来,果然与平时常吃的那种鸳鸯锅大不相同。上海吃到的都是一半对一半.可是这里的鸳鸯锅是一只红色大鸳鸯,白鸳鸯也太小了吧.白汤被整锅的红汤包在中间,很小的一块。菜品倒是都是一样的,土豆、青菜、冻豆腐,只是说在这里几乎见不到羊肉,可能重庆那边没有吃羊肉的习俗吧。 红汤红的都有些发黑了,吃了一会额头直冒汗,确实是辣而且透着那么一股子麻劲。朋友说,重庆的这个火锅汤底是不换的,上面的油都是反复使用的。想想这个也太不卫生了吧,油里面渗着许多人的口水来来回来的吃。朋友说,刚开始他也不习惯,觉得脏,但是现在也习惯了,大家都是这么吃也就没什么了,这样做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辣油么肯定是反复的煮才够香。 研究了一下菜单,确实是这样的,菜单上堂而皇之的写着红锅老汤,想想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临走的一顿,我们又去吃了一次德庄火锅,听公司同事出差回来后大赞这个火锅的汤底好喝。据说这家火锅就是靠其汤底出名。尝了一口,很香,有股肉骨头的香味,但是汤色也不是那种骨头汤的纯白色,倒是带着一点黑色,品不出是用了些什么东西炖出来的。 吃食---鸡杂一锅端 去逛瓷器口到了吃晚饭的时间,跟着朋友去吃了第二顿饭,古镇鸡杂。为了让我们吃上最正宗的,朋友还特意打电话去咨询他的朋友,找到了一家,店名就叫“古镇鸡杂”。不过我看着有好几家都是一样的名字,很有点疑惑。后来店主说了,这几家铺面其实都是一家。原来是生意做大了,开起了分店,但是看着几家也是在互相争着客人,之间竞争也颇激烈,也有可能本是一家人,不过是后来分开各自为政了? 鸡杂分大中小锅三种。小锅30,中锅40,大锅50。看着别人桌子上的一盆,询问了一下那个规模已经是中锅了,我们三个人还是要了个小锅。端上来果然是满满的一锅,红汤里面漂着各种鸡的内脏,鸡胗、鸡肠、鸡心再有就是一些芹菜、豆腐干、魔芋粉条,吃起来又麻又辣,口感相当不错,弄一碗米饭很是下饭。价钱也不贵,3个人一锅肯定够了,味道赞一个,值得推荐。 吃食---烧烤 这里的烧烤跟以前吃的不大一样,有点像铁板烧的感觉。东西也是一串串串起来的,价钱也是素材5毛、3毛的,肉类的贵点的是2块钱。东西自己去挑,挑好后烧烤的人再把东西从竹条子上弄下来放到铁板上去烤,烤熟后撒上辣椒大料这些佐料,然后放到一个长方形的铁盘子上来给你一盆端上来。味道相当好,晚上一瓶啤酒,几个人弄一盆烧烤,吃起来很是过瘾。 吃食---万州烤鱼 以前在上海的时候就看到过有重庆万州烤鱼,看起来味道不错,就一直记挂在心里了。这次去了总算看到很多烤鱼店,去了重大旁边的一家很小的店面,据朋友说味道是很好的。要了一条三斤重的草鱼,一斤18元,一共54元。 本想着三个人吃一个烤鱼是不是不够,但是看到一盘烤鱼上来,发现量是绝对够了,不仅是鱼,里面还有很多素菜,土豆片、魔芋粉条、藕块、芹菜,份量很足。而且素菜还可以加,2块钱就可以加一份,相当实惠。 鱼肉很香,外焦里嫩,烤的火候拿捏的很好,上面的土豆片也是很好吃,当然味道也是辣的,就着米饭吃,简直是人间美味啊! 上面是我这次主要吃到的东西,期间还尝吃了重庆人的早饭之一“小面”,其实就是一碗面条浇了花椒辣椒肉末之类的调料,一大早就的就吃的我是胃里麻辣麻辣的。 因为停顿的时间太短,匆匆几顿饭而已,很多美食只能是听过吃不到的了。总结一下,重庆的精华美食还是火锅,重庆人对火锅的推崇与热爱是不容置疑的,火锅在重庆的地位是也是不容置疑的。走在重庆的大街小巷,总是不时能闻到飘荡在空气中的或浓或淡的火锅的阵阵香味。 风光美地——瓷器口 到了重庆的第一个景点就是去了瓷器口,据说不去瓷器口,等于没去过重庆。 其实就是一个有些年头的古镇,最初是依托着一个码头发展热闹起来的。因为下雨,游人也很少,平时较为喧嚣的街上安静了许多,一种古镇特有的沧桑感弥散在雨中,别有一番情调。 找了一家临江的茶楼进去喝茶。茶楼的名字就叫做“吊脚楼”,兼做招待所。因为下雨,没有客人,就我们三人面江而座,一壶茶水,甚是悠闲。想起有部电视剧里面的主题曲,有句歌词就是:“长江滚滚,嘉陵悠悠,诉不尽的许多情。”江水在雨天中,雾蒙蒙的,像一副色调暗重的水粉画。 能够这样时不时的跟着一些朋友临江喝茶,谈天说地,日子真是惬意。身在上海这种繁忙都市,这样的景致与闲致的日子只能是想想罢了。 古镇有很多小吃,鸡杂就是其中之一,还有一个是麻花,我们买了一些,入口又酥又脆,甜的比咸的口感更好。 风光美地——南山风景区 一棵树 都说重庆的夜景好看,重庆是个山城,整个城市依山而建,房子是重重叠叠层层加加,尤其是晚上,满城的灯光依着山势点点灯火闪烁其间,想想就是美的。 晚上吃好饭做了一个小时的公车赶到南山风景区,之前还在嘀咕,一棵树是怎么个意思。见了之后明白了,所谓一棵树就是一块圈起来的 高台,视野开阔,可以比较完整的看到长江的景致,中间有一颗圈起来的树,就是这么个来历了。 看了之后有些失望,可能是因为下雨,很多灯光没开,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看。并且收门票20元。是不是在长江中坐船看的感觉会更好啊。建议这个景点可以不去,如果要看的话还是坐船。 不过倒是做了一下重庆的特色之一,长江索道。对这个的印象深刻始于电影“疯狂的石头”。里面一个场景就是座在索道上的人从上面仍下一个喝完了的可乐瓶子砸在了停在下面的“别摸我”BM车上,引出了一系列捧腹的事情。 车厢不大,只有俩个墩子上面标明是老弱病残位,除此以外的人都得站着。其实跟上山的那种索道也差不了多少,不同的是下面是滚滚江水。颤颤巍巍的,看着下面的水心里直犯嘀咕,万一,,,万一这个索掉了咋办,不过人家也说了,从没出过事故。 索道开动,扑面而来的江风,江对面的高楼上的灯光闪闪烁烁的煞是好看。 本来还想去做做电影里面出现的地铁,但是没有时间就没做成。还听说电影里面那个存放宝石的小庙现在已经成了一个著名的景点,因着一部电影而走红也属没有事先没有料到的吧! 说是随便写写,没成想到就写了那么多,不过只呆了2天而已,但是恨不得将自己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对于这个城市的印象统统都写出来。 对于一个城市的喜好,实不是几天的浮光掠影就能体味出来的。每个城市都有它独特的魅力与性格。罗马的教皇就曾对在罗马呆一周的人说过:“再见,希望你玩的愉快。”对于呆一个月的人说的却是:“下次再见”。这就跟交友一样,路遥知马力,时间久了才能了解深刻。 虽然我对重庆的总体印象是,拥挤、潮湿、炎热,还有麻辣,但是我的朋友却声称他爱上了这个城市,决定毕业以后再也不回上海了,就此扎根在重庆了。 城市因着有景有人,可说可写的才那么多,对于真正的自然美景来说,倒是没那么多可说的了。 黄龙 我们第二个景点就是黄龙。重庆至黄龙机场航程50分钟。飞机还没落地,就听到预报当地的气温,说是地面温度只有摄氏10度,大家马上就觉得下面是天寒地冻的感觉。 看到机场里值勤的人穿着冬天的大棉袄,明显觉得自己带的衣服厚度不够了。一些爱惜身体的人当机立断就在机场里的商店里买了防寒服,一会功夫就看到7、8件衣服卖掉了。 等到真正出了机场大门,才觉得是过于夸张了,实际温度是只要外面穿着一件外套足矣。也不用很厚的外套,一般的就可以了。有点怀疑是不是商店跟预报温度的串通好了,为着卖掉衣服。 一个团里面的人等够了,就上了旅行社安排的大巴。车子开了一会就看到了三三俩俩悠闲吃草的黑壮黑壮的牦牛,第一次见到还是觉得很稀奇,眼睛好像都不够看了。听导游说现在已经海拔很高了,等会去的黄龙海拔4000多米,人可能会觉得有点不舒服的。说是等会有旅游局指定的人上车来卖防止高原反映的药,尤其是年龄大的人最好还是吃药,不然等反应真的出来了就不好治疗了。 一会趁着车子加水的功夫就上来一个拎着药的人,游客纷纷掏钱,看到好像就是2管喝的药剂,2管就是50块钱。不知道真假,但是心理上是个安慰,不要到时候因为舍不得一点小钱找来大毛病,花钱买平安吧! 黄龙名字的来历就说是因为它的地形都是钙化地形,表面看起来都呈黄色,远远的看起来,就像黄色的巨龙盘旋其间。 等到真正爬山的时候,我才走了10分钟就觉得不舒服了,气喘、太阳穴隐隐作痛、心跳加快。很多人时不时的抽出那种一次性的氧气瓶,呼呼的吸气。这种时候如果觉得不舒服千万不要勉强,一定要休息一下,等身体缓和了点再继续走,不然身体会吃不消的,必定是第一次到这种海拔高的地方。 走走停停,总算是到了山顶最高处——五彩池。一个接连一个的小小的池子,蓝蓝的水像一面面幽静的镜子,高海拔才有的至白的白云、一丛丛绿树夹杂着一簇簇的浅水植物倒映期间,远处的雪山顶在白云的掩映下忽而出忽而隐,极目远眺,独有的高原风光令人心高志远、美不胜收。 噼里啪啦一顿乱拍,其实小小方寸镜头又怎能将这风吹耳鬓、遥望雪山、鼻端息吸着清冽空气的心景合一之感拍出一二,不过是一副副静止风光画罢了。 山顶留连一番之后沿着下山路迤逦而行,下山路完全是用木板搭起来的,并且都是在景中穿行,比起上山路是风光更佳。 下山的感觉也轻松很多,也可能是已经适应了,总之是没有上山时的那种不适的症状了。 九寨沟 黄龙出来之后,就是坐车到我们的下一个目的——九寨沟了。不过黄龙离九寨沟车程很远,因为都是山路,开起来要相当小心,车速很慢,大概2个半小时后才到达九寨沟。还发现一个情况就是那边天黑的时间很晚,晚上8点半太阳还依旧悬挂空中。 睡了一个饱满觉,第二天一早出发前往我们这次的重头景点九寨沟了。 九寨沟早已是胜名在外,一直想来亲身体会一下这个人间仙境到底仙在何处。我们去的那天老天很给面子,天气相当好,风和日丽的。大门口熙熙攘攘的尽是人。排队进去后分成一车一车的进沟,倒也觉不出人多了。 沟里交通做的很好,像公交一样的,随手可以召停,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都是一站一站的,而且车子都是环保车,应该都是用电的吧。每辆车上都配备了九寨沟自己的导游。 车窗外的景致飞入眼帘,大片的高原芦苇映衬着一个个宝蓝色的海子已经让车上的人惊叹起来。 至蓝至澈的水给了我第一眼的震撼,透过波光水里的所有一览见底,人间的时光都凝固成水里静止不动的树珊瑚,幻影婆娑,天地一切皆融与此。 感叹大自然的奇妙,感激大自然的赐予,感谢臧人对大自然的崇拜,天地一草一物皆有神灵,不然怎么会幻化成如此之美的奇观。看到悠游自在的游鱼、任意翱翔的飞鸟、酣畅浅鸣的野鸭,忽然觉得只有人类好像是地球上多余的生物。 对于九寨沟无需什么文字去多余描述,就是一个“人间仙境”。 还是说说一些旅游注意事项吧,之前网上查看说是沟里东西很贵,但是实际上是一点也不贵,矿泉水沟外是1.5一瓶,其他一些食品也都属正常价格。进沟之前建议在外面买好水进去,另外由于进沟就是一天的时间,中午要在里面吃饭。如果嫌麻烦可以就到沟里面的游客休息场所吃饭,方便面10块钱一盒,盒饭好像较为贵,一份40左右。也可以沟外买些面包小食品之类的东西带进去,大门外面也有卖葱油饼、烧饼、凉粉的,适当买些也是可以的。 沟里面的服务做的很好,交通方便,如果想省力的话景点之间都可以坐车到达。如果想多看景致,建议走湖内侧的栈道,相对大路要幽静很多,游人也少很多。沟里的指示牌非常清楚,一个景点跟下一个景点的路线距离都标的清清楚楚。 另外九寨沟的住宿条件好像都还不错,宾馆很多,价格也不贵,非旺季的时候大概250元左右就够了。如果是自己去的话可以网上定好宾馆,直接入住就可以。九寨沟的景点也非常简单,买好一张门票进去就可以了,无需导游解说。 吃饭方面,如果是跟团的话,肯定就是宾馆里面胡乱吃点就好了,要求不要太高。外面也有很多饭店,大部分都是四川人去开的,跟着导游去吃了一次,味道倒是挺好。算下来价格也不贵,3个人4菜1汤60块钱,不过导游说这是她跟老板说好了,由导游买单的,所以价格给算的是便宜的,如果单是游客去了,估计算出来的另外的一个价格。 购物方面,建议大家不要匆忙下手,多看几家绝对没错的。尤其是藏族饰品,越晚下手越是能买到便宜的。同车的游客2元钱也买到了藏饰项链,自然也不是什么真物件了,但价格还是绝对划算的。 我罗罗嗦嗦,事无巨细的写了这么一大篇,已经不是游记了,倒像篇流水账。自己也写的厌烦起来,赶紧到此打住,总算是把这个事情完结了,算是交了自己的差使了,这就叫作茧自缚,自找麻烦。 |
转自:http://liuliu1113.spaces.live.com/Blog/cns!C2525931524DB1F6!842.entry49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