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2005.10.1九寨沟跟团游记—Ace

[游记]2005.10.1九寨沟跟团游记—Ace

2007-07-16    vicp.net

终于去了九寨沟和黄龙,但...... 全是人头啊........ 几乎没照到什么好片,唉......
我感觉九寨很大气,但这个时候去不太适合拍照,原因有三:一为人太多,只要是大场景必然有人头;二为不是最好的季节,无法体现出彩林的奇观,而且天气也不好,光线不适合拍照;三为适合拍照的地点不多,只要你在木栈道上,就几乎和各个海子在一个水平面上,不能很好的体现海子的色彩,而规定游客是绝对不能离开木栈道的。

相比较黄龙就很不错,主要是因为仅3.5公里的木栈道就从海拔3200米上到了3800米,向下拍摄海子是最佳的角度,而且这里的海子面积小,对吾等低端相机取景比较合适。

我的感觉是:九寨适合观赏、黄龙适合拍照。
我是早晨走的,中午到了成都后立马直奔乐山,本来以为那么大个佛像,应该很容易看到,结果........ 在武警的统一调配下,我们足足排了两个小时的队才真正看到了这座大佛,拍照的位置是从大佛的右侧崖壁上的栈道上拍的。

500)this.width=500;if(this.height>600)this.height=600" border=0>
佛是很严肃的,但从这个角度看...... 姑且叫它花丛中微笑的佛吧

500)this.width=500;if(this.height>600)this.height=600" border=0>峨嵋,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峨嵋山非常大,最高点是金顶(不是马来西亚的云顶啊 ^_^ , 很容易听错的哦),我们只有一天的时间,结果就在山脚下的“黄金旅游线路”走了一圈,特别是看峨嵋的猴子的时候,唉..... 那那是猴子啊,简直跟小胖猪差不多,据说最大的一只体重是80斤,天啊..... 听导游说峨嵋的猴子大部分是三高猴

500)this.width=500;if(this.height>600)this.height=600" border=0>

普贤菩萨的座骑是六牙象,可惜俺的DC是S5500,没钱买广角镜了,所以镜头太小不能涵盖过来

500)this.width=500;if(this.height>600)this.height=600" border=0>
听导游说,峨嵋的猴子分三种:强盗猴、流氓猴和文明猴,原来有一只强盗猴,但被枪毙了,现在都是流氓猴和文明猴,还反复强调不能捡地上的猴粮,不能缩手等等,唉..... 其实也没有什么嘛,到猴区看猴的人都被管理人员“驱赶”着前进着,不像是人来看猴,倒像是猴来看人。人太多了,几乎没有机会拍片,多亏我手中的DV,否则什么也别想拍到。

500)this.width=500;if(this.height>600)this.height=600" border=0>现在是第三天了,开始了一天的车程,差不多整整一白天都在爬山,要从成都海拔500米的地方上到海拔2800米的松潘县(10.1期间沟口的旅馆很难定,所以到傍晚只能到松潘了),路过一个水坝(当时只用DV拍了,所以没有拍片,抱歉啦 ^o^!),这个水坝2008年建成,建成后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就失去实际作用了,这是库中淹没区中一座还没有建成的大桥。

500)this.width=500;if(this.height>600)this.height=600" border=0>
过了友谊隧道就到了藏、羌族的居住区了,我们就成了实际上的少数民族,其实很多藏、羌族同胞都会说汉语(但是是四川话居多哦,如果你能听懂,虽然我不是四川人,但四川话与山东话好像是一个语系的,所以听懂90是没有问题的),几乎没有任何语言上的隔阂。哦,还有,羌族很像是一个半母系氏族的民族,孩子是随母亲姓的,男人在家做家务基本不出门,现在义务教育还没到那里,所以男人是不接受文化教育的,女人在外面挣钱养家,结婚是几个男人到丈人家“劳动”,女人看可了那个就“娶”那个,在家里女人是可以随便“教训”男人的......
啊..... 扯远了,当时我最庆幸的是:还好我是汉族的。

言归正传,这张pp是叠溪海子,最年轻的地震遗址,据说夜晚天气晴朗的时候能看到海子里被淹的屋顶,不过我没看到,因为....... 水很浑浊。

500)this.width=500;if(this.height>600)this.height=600" border=0>
九寨,童话的世界,终于可以进入九寨沟了。不过到了门口我的心先凉了半截——全是人啊..............

对九寨的具体描述我就不班门弄斧了,我碰到的情况是,沟里面的公交车不按站停,需要提前打招呼,而且到了诺日朗中转站才知道具体是到则扎洼沟还是日则沟,我们还算幸运,直接去了日则沟(一般情况下是坐车到最顶端,然后往下走,这样省体力,则扎洼沟基本上只有几个景点,基本可以坐车“解决问题”)。但拍片还是不行,具体原因前面已经说了,还有一个是时间太短了,一个Y型的沟,怎么也要两天的时间,到旅行社只给几个小时,所以玩命地赶路,能看到就很兴奋了,拍照的时间基本没有,很可惜,啊,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我的水平也不够,呵呵......

至于pp,我就更不敢关公门前耍大刀了,放上几张,仅做为到过九寨的证据吧。

500)this.width=500;if(this.height>600)this.height=600" border=0>

500)this.width=500;if(this.height>600)this.height=600" border=0>

500)this.width=500;if(this.height>600)this.height=600" border=0>

500)this.width=500;if(this.height>600)this.height=600" border=0>

500)this.width=500;if(this.height>600)this.height=600" border=0>

500)this.width=500;if(this.height>600)this.height=600" border=0>

500)this.width=500;if(this.height>600)this.height=600" border=0>
黄龙,是因为从天上看像一天在山涧中蜿蜒前行的黄色的龙一样而得名,已经开发的景区从海拔3200到3800,没有索道,全部靠自己走上去和走下来,当然也有滑杆,全程单程¥220,来回¥440。
出发前还有人来兜售氧气瓶的,价格从20-50不等(15L的那种,越靠近黄龙价格越高,也可以在成都买到),我们路过川主寺的时候价格就涨到30了,但我没买,因为我去西藏的时候,“老高原”告诉过我,比较健康的人在海拔5000米一下都能挺住,但一旦吸上了氧气就彻底依赖了,我是体验过缺氧的人啦(当时在西藏上到4852),3800对我来说是个小case啦,呵呵.....

在路上要翻过一道4200米的山梁子,大家都是坐在车上不动,所以翻过梁子的时候几乎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只有耳朵感觉有点像飞机起飞时的负压感,也许是因为上得太快了吧。啊,忘了说了,我感觉同样的海拔高度在阿坝地区的含氧量比西藏要高很多,真的,也许是这里的植物很多的缘故吧,在西藏的山是接近黄色的,而这里绝大部分的山在雪线下都覆盖着植被,这个时候随时都可以看到四绝中的“彩林”。

这段路我用DV拍的很多,PP也有,那座雪山就是海拔五千五百多的雪宝顶。

500)this.width=500;if(this.height>600)this.height=600" border=0>

500)this.width=500;if(this.height>600)this.height=600" border=0>

500)this.width=500;if(this.height>600)this.height=600" border=0>
黄龙的水很漂亮,有很多PP了,我就不献丑了,镜头还是不能涵盖所有的美景,如果看想体检当时的气氛,还是要看我的DV片了,如果想体验从3200用2个小时(包括拍摄的时间)自己爬到3800那种缺氧情况下头昏眼花的感觉,只有自己去体会了。

还是老规矩,发个PP证明我到过了,呵呵....

500)this.width=500;if(this.height>600)this.height=600" border=0>

500)this.width=500;if(this.height>600)this.height=600" border=0>

关于摄影设想,有几样东西一定要配备:

1、足够的充电电池,我的S5500已经属于很省电的DC了,但一天接近400张的拍照量,一套是肯定不够的,我是带了三套电池去的(GP2200、GP2000的),还好,每天晚上都可以充电。我用的是快充,但也要6个小时。如果是DV的话,一般标配的1.5小时的电池根本不够用,我用的是另外买的7小时大容量电池,就这样基本上也是两天就要充一次。

2、数码伴侣。这个东东实在是好啊,我自己套上的60GB的硬盘,所以拍照的时候心情特别放松,每当晚上回到旅行车上看满车的人恋恋不舍的低头从DC上删除照片的时候,心理感觉真的很爽,哈哈..... 我买的是宽洋的,1200mAh的可拆卸锂电池,7天的旅行时间足够用了(其实只用了1/5的电量),根本不需要充电。现在微硬盘也不便宜,而且也不是所有的DC都支持微硬盘的,数码伴侣是最好的补偿。

3、密封饭盒。声明一下,不是吃饭用的,是用来放DV带的(里面顺便放几包防潮剂),否则7天时间DV带受潮是肯定的啦,除非你背着专用的防潮箱出去旅游。

4、单脚架。由于时间非常紧张,所以几乎没有时间支三脚架,而且单脚架便于携带,重量也轻。另外说一下,当有高原反映的时候,静止时心跳都八九十下,如果运动起来,就是用EVF相机也抖,所以单脚架是首选啦。哦,还有一点啊,当爬山的时候单脚架可以当登山杖用,如果你不心疼的话,哈哈......

5、一个好的摄像包。长途履行设备安全是很关键的,一般情况下摄像包最好配备防雨罩,因为山区“十里不同天”嘛。

6、镜头纸(布)。虽然所有的设备基本上都用UV镜进行防护了(不会告诉我,你的DC、DV的镜头是裸露的吧?晕~~~),但UV镜也不能用衣服角擦啊,我就看见另外一个团的一个“富人”直接撩起西服角去擦他的TRV-950E的镜头,当时看的我那个心疼啊......

7、镜头遮光罩。天津路有卖的,30块钱一个,高原空气好,透明度高,如果不用遮光罩的话.....

转自:http://forpeople.vicp.net/blog/user1/aceman/archives/2005/75.shtml54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