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十年前的九寨沟旅游日记 |
[游记]十年前的九寨沟旅游日记 |
2007-07-16 wdxmy.net |
作者:寻乐 出发了,计划历时一个月。 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并不如想象般兴奋。 7月18日 湖南的水很秀,很静,又很宽广;湘江平原还是好一派水乡风光。到了湘西,便完全不同了。山连着山,农民在山上种地。我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种上去的,又怎么去收。庄稼都蔫蔫的,纤细纤细的,好象活的不怎么样。 房子一律是拱门,外加几道柱子——有事儿没事儿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山间偶尔抛出一两间双层木屋,翻翻地图才知道这是土家族苗族自治区,举目四望,偶尔看到一两个人,确都光着膀子,半点也看不出与汉人有何区别。想来大概是被同化了。 断水好久了,他们说怀化站有水接,于是早早将一切盛水器具备好,车未停稳,便要挤下车来。随着人流,使劲跑到有水出,却密不透风地围了几圈人。那架势是绝对进不去的。一问,才知道这不过是自来水,并非什么开水。失望加难过,真恨不得在美国也看到人们为了这点儿自来水奔呀,挤呀,打呀。。。还呆呆地站在圈外,火车已经起动了,管不了许多了,狠着劲往里挤,也摆出勇士的架势,到了水管下,胡乱将毛巾一湿,便急急地往车尾跑。汽笛响了,想也没想便跳上了12号车厢,几经周折才回到那熟悉的15号车厢,坐到可爱的位子上。确被同伴抱怨"太斯文",好没劲!哪一天才能出来闯世界呀! 7月19日 云贵高原的山只是多,与丘陵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浑圆了些。早上起来,还看到了山间的云海。 这儿的水一例是青的,查查地图,也叫做江。却都浅浅的,不知有没有齐腰,也不甚宽、岸要么是岩石,要么是沙滩,很美。江边偶尔停着一两只小木船,令我每每想到,要是L(顽皮的同班同学)他们在,中国又要多一批漂流者,但绝非真正的勇士。 生来只见过珠江,以为世上的江只不过是黄水一条,这回看着长江了,又想象不出中华民族竟在这儿发源。 逃票很可怕,但又很好玩。他们都是老手,只我害怕。 7月20日 坐了230835秒的车,终于可以下车了!还好,脚肿了,又好了。 一路上,确实长了不少见识,终于会区分高粱和玉米,坎子和平原了。 途中共遇共产主义三次——白给水。 到了小雷家,痛痛快快洗了个澡,刘红说他打了三次肥皂,我也差不多,真可怕,又可笑。 下午,两人跑去买票,边走边问,边问边走,还好,每个人都那么热情,让你觉得受宠若惊。终于找到"九寨沟-黄龙售票处"。一问,只剩5张25日的票了,好险。赶紧说了声"我们要四张"。要是这一步乱了,后面全完了。刘红说"幸好你带着本圣经"我也默念"上帝保佑"。 我们又跑出去找了家又便宜条件也不错的旅馆,很是得意,觉得自己可以干大事,闯世界了。 晚上,看了场西安歌舞团"西北风音乐会",挺不错的,看到了从未见过的"摇滚歌星"表演。观众总在鼓掌,还起劲儿地笑,也许是鼓劲,也许是取笑。我觉得不大舒服,灯光暗了,后面是几个黑影,只他脸是亮着的,眼直直望着前方,向观众这边走来。我真要觉着上帝造人时犯了个错误,但他却唱得那么的起劲儿,仿佛他是个正常人。是个正常的歌星,不知道台下他是否悲哀,至少在舞台上他是快乐的。想来我干吗要去同情呢,倒是这份同情很可怕,我使劲地鼓起掌来。 7月21日 三苏祠没意思. 对着背山面海、宁静安祥的乐山大佛,竟没看出一点儿名堂来,也丝毫激动不起来。记得有人说过“长城啊,你他妈的真长!”我真想说“大佛啊,你他妈的真大”!刘红对着大佛说:“人真渺小“。 冷冷地对着大佛,没有太多的感想,真是件憾事儿。自己也暗自惭愧,只不感说出,却还学着别人煞有介事地指指点点。 晚上到达峨眉山腰的万年寺停车场。 7月22-23日 早上8:30从雷洞坪出发,11:00到达金顶,12:15下山23:20到达住地,行程70多公里! 山里人说峨眉是四大名山中山路最长的一座。从早上8:30到晚上11:20,上呀下呀的,走的全是石梯,就没停过。足足走了70多公里,可谓从白天走到黑夜。天黑了,打着电筒仍再走,这时候已经不是脚在走了,是身子拖着脚走。要是手能走,我愿意倒着走!前面几十里路都走过来了,对着最后那8+6华里的山道,我简直绝望了,只没完没了的上呀下呀,也不知道什么叫累。田欣老是说快到了,我讽刺地笑了笑,我知道那分明是在骗自己。我根本不相信在这漆黑的山中会找到什么旅店。田欣气极了,也大骂“真是说它(峨眉)胖,它就喘起来了“ 然而,毕竟是到了,却也并不大兴奋。也许已经麻木了,坐在小店门口,拿起汽水一个劲儿地吸。他们说当时我的眼睛直愣愣的是的,当时脑袋一片空白,只觉得不时地在哆嗦。也不知道是风带来的寒意,还是回忆这一天而后怕。 回到旅店,躺下了,还没来得及想“真幸福”便睡着了。 23日早上坐车出山时,刘红说“终于出山了”,不知怎的,我对这座山没有什么留恋,我没出声,却暗叫“开快点儿吧,快点儿离去“,好象山会追着我们,不时还回头望望,待证明山确实渐渐远去,才满意的坐稳。想想受了这么多苦,只敢心里一个劲地骂他妈的,却不敢骂出来。毕竟是名山,得罪了不好。可是心里还是恨不得来次地震或来个炸弹什么的,把这山移为平地才好。想起两眼盯着漆黑中仅有的一束电筒光,电筒光下没完没了的石梯,石阶两旁不知是悬崖还是石壁的漆黑,我真想哭。记得我无意中说了一句“家里真好”,虽然那时没人做声,但他们一定在苦笑。人除了伤心的时候会哭,累了也会哭。 脚是真的瘸了,年纪轻轻却撑着拐杖,在成都大街上走,叫老人看了真不好意思。但在火车站,我还真看到好些“瘸子”,也是人手一根拐杖,想必也是从山上下来的,大概以后成都市要成“瘸子市”了。 虽然现在是提峨眉色变,看到石级脚软,但确实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峨眉毕竟不是白云山,我们爬到了最高峰--金顶,海拔3099米,第一回感到自己“升了天”,脚下便是云海,是悬崖,是峭壁,云海那边,是在阳光影射下银亮亮的雪峰--贡嘎山。这时候很想唱“头上顶着宇宙,脚下踩着天”。真奇怪,对着云海,都有一种想跳下去的感觉,并不为成仙,只是觉得云可以将自己托起来。太阳渐渐猛了,云也渐渐升了,如烟如雾地散去,这才发现天又在上面,自己又在天下面了。 在山上第一次看到背夫、脚夫。山上很多背夫,已经背着沉沉的行李了,还在问路人“小伙,姑娘,要背行李吗?”山上很多脚夫,抬着床般大的滑杆,遇到行人就问“小伙,姑娘,坐滑竿吧”。看着滑杆下那些满脸皱纹,弯着腰,满头大汗,但脚步还是走的飞快脚夫,还有那滑杆上壮实逍遥的小伙儿,真不是滋味儿。坐滑杆走十多公里的路,历时4、5个小时,才8元,叫你真不忍心去坐。然而他们又近乎乞求你去让他们抬,将行李让他们背,一直怀疑他们找到主顾是乐事还是苦事。 说来还挺佩服自己的,算一算,简直连马拉松都可以不屑一顾了。能考验我的毅力的,除了高考,就数爬峨眉了。 但,敢爬一次峨眉的不算英雄,只有敢爬第二次的才算是英雄! 7月24日 今天休息. 说好要睡到中午的,只为省一顿早餐。十点了,已经醒了,却不肯起,不,是不能起。服务员进来了都吓了一跳“哟,这儿还有两个睡着的呢!” 出来了几天,才稍微体会到钱的重要性。我们的计划破产,说好只用50元,却用了70多。现在是吃干粮干革命的时候了。对饭的感情加深了,却不敢进饭馆。一到吃饭时便啃面包,或吃速食面。肚子饿了便睡觉、“睡觉,我饿了!”或者“别吵我,我饿了!”这便是我们的至理名言。看见街道上的小孩,一手拉着妈妈,一手拿着雪糕或蛋糕,或又是又白又软的馒头,真妒嫉死了,恨不能冲上去抢来吃! 真是可怜可笑,幸好妈妈不知道,不然,她又要伤心了。但我没有哭,我想,能过这种日子的机会不多的。 7月25日(成都--平武〕 坐了一天的车,也不觉得怎么样,来到四川后,发现单位时间扩大了。以前坐四五个小时的车会乡下觉得是件很重大的,了不起的事儿,现在简直是不再话下了。 车在半道上遇到塌方,车塞了好长一行。常听人们说九寨沟的路上有塌方,要带上面包防着点儿便以为是泥土把车埋着,也便一直希望有幸经历一回,原来却完全不是那么会事儿,只不过是山上的泥土倒下来,堆在路中,阻塞了道罢了。一点都不够刺激,反倒耽误了不少时间,也便不再希望再遇到什么塌方了。 晚上在住地听新闻说乐山的三江交汇处发生特大翻船事故,正好是我们去乐山的那一天,很是害怕。同车的问怕什么,我说倒不是我怕,我怕我妈怕!” 7月26日(平武--九寨沟) 看看表,已经是晚上九点半了,天才暗下来。妈妈她们大概正在看电视,也许正想着我。或许,冰箱里还有一碗剩饭,一点剩菜。热一热又成了四川特产回锅饭了。 两天没下一粒米饭,今天又被困了一天。 他们都说九寨沟是“九灾沟”,路很险,塌方已算不得什么了,还翻了三辆车。下午遇到泥石流,堵了足足6个小时(12:00--18:00)我们抱怨什么倒霉的事儿都叫我们碰上了。坐在车上坐闷了,又饿了,便想下车走走,顺道看看泥石流是什么东西。被堵住的车只有几辆,看来路是刚刚被堵的。所谓的泥石流看上去跟泥土差不多。有2米多,但踩上去却觉得脚下软软的。仅靠着悬崖有一辆红色的推土机,又脏又破,细看是“东方红”牌。站了半天,就看着几个人这里打打,那里敲敲,摆弄着它。真急死人了。恨不得将它推下去,还可以让出一条道来。弄了半天没有进展,围观的人倒是不少,但都是指手划脚,让人烦。又钻进车里坐了好久,不耐烦了,又跑去“视察”。他们还在摆弄着那架破机。好吧,他们有耐心弄它一天,我就有耐心看上一天,反正也绝望了,今天是去不成了,也弄不清他们在什么,链子就上了将近一个小时。好容易,这架破机修好了,一片欢呼声。我心想“叫什么,这才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就这小土包,还够产好一阵的呢”。开始挖土了,我有点儿呆了。看来这破机倒也真不赖,一铲一铲,满快的。又是一片欢呼声,不消半小时,居然开出一道平路来。见识了。 路上耽搁了六小时,到了九寨沟已经是半夜两点了。饿了一天,也不愿意再为难自己的肚子了,在饭店美美地吃了一顿,却没人叫我们交钱。刘红催我走,我也觉得梃合算,随她走了。但觉得心慌慌。想来想去没必要为了一块七丢了自己的清白。便劝刘红还是回去交钱算了。她不肯。无奈,只得睡觉去了。人云“志士不饮盗泉之水”,睡不着,暗暗忏悔起来。心里明知没用。 7月27日 路线:乘车由山脚直上至原始森林,看完芳草海,天鹅海,乘车下至日则招待所,后徒步由熊猫海经高瀑布、五花海、孔雀河、金铃海、珍珠滩、镜海到达诺日朗招待所,住下。 早就知道自己无能力去描绘九寨沟的美,现在着实不愿意用笨拙的语言去亵渎这纯自然的美,毕竟不是朱自清。但我又确信,这种美又非清华园的荷塘,或是那梅雨潭可比的。 只一句:九寨沟无处不是景! 九寨沟不是相机可以拍的来的,都说二进宫的时候,要带录像机来。这时候又很惭愧不是摄影家,辜负了这情这景。 想来,九寨沟未开发之前一定很静、很纯。沟里偶尔可见一两个藏胞,或许他们觉得身外的世界本应是这样的,根本意识不到也不会去意识这美,好让人心醉的世外桃源!看来,外人的涉入是对它,包括生这长这的人们的亵渎。 自然本该是这样的,只是有了人,它才开始失去了其原始的美。 7月28日 今天雨天,很冷。 确实,晴天的山是油画,雨天的山是水墨画。 想来广州正值暑天,也许今天天气很好,天是蓝的家里人都在做他们的事儿。而这,却象冬末春初,雨不甚大,风却是冷的,看那车外的山、树,以及那晶莹透亮的小草,很写意。 山上常年长着大树、小草、野花,世世代代;山里常年住着身披花长袍的藏人,年复一年,他们不懂得外面还有一个世界,也不知道那个世界里也住着和他们一样,不过肤色和头发有点不同,也许比他们进步,也许比他们落后的人们。他们没有离开过这大山、这高原。每当汽车经过,山里的人们,尤其是那些两个脸蛋儿红红的、眼儿瞪得大大的孩子,总是兴奋地向汽车挥舞着手。在他们的眼中,大概汽车便是飞船,汽车里的人便是外星人了。 高原上的人下不到平原去,平原上的人能上到高原去;高原上的人拥有自然,平原上的人失去自然。上帝便是这样的不公平,又是这样的公平。 7月29日(路线:黄龙--松潘〕 早上7:30分出发,去黄龙。黄龙大致与九寨沟差不多,可以说是比之不及,只是眠山上的一块雪峰,挺峻的。远看象雪糕似的真想跑过去挖一块下来。蓝天衬着雪山,很有点天山的味道。 高原并不平,有连绵的山,山上看不到树了,却有好些五彩的野花。 下午脸烫极了,红红的,他们都说象藏人了。一辈子没夏天真不好过。 7月30日(路线:过草原,住红原〕 第一次骑马,还是在草原上,真带劲儿。只是马跑得并不快,不太过瘾。 草原并非想象中的那样宽广,边缘还可看到浑圆的山,山的那边是草原。草原连着山,山连着草原,但草原上长满了花,满山遍野的,只有在电影上才能看得到。 藏民看起来脏的很,走进还有一股怪味儿。我原本对藏人没有什么好感,这回出游见到藏人却平添一分亲切感。毕竟同属一个中华民族。 车上是衣冠楚楚的游人,车下是一群脏兮兮的、衣着破烂的藏族小孩。他们的头发乱得横七竖八的,每人手中都捧着满满的从车上扔下的罐头、盒子、瓶子。还有一个老人,拉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孩。老人的皱纹一道道,很深,很明显;眼并不大,看上去只剩一半,直直地盯着我们的车,似乎挺深邃的;下唇突然翻起,还在嘀咕什么。细细一看是在数佛珠。听说这是族长什么的,我却更信他是一个虔诚的喇嘛教徒。但为什么站那盯着我们便不可知了。 正看着,有两个衣着入时的女子跑到了那群孩子面前,手上还抓着一把糖正分给那几个小孩,随即还看到闪光灯闪了两下。本来看着这群脏兮兮的孩子,已不是那么自然了,其实他们并不穷,细看他们的衣着虽脏,虽破,确还入时,却在拣人们丢弃的破烂,还在啃人们吃剩的苹果。这两个女子为了照两张照片,给糖吃,以示爱心。在我看来,怜悯本身是对被怜悯者的侮辱,可悲的是整个民族没有教养,又一次证明中国教养的可悲现状。在经济上,他们确实是“进化”了,但在意识上,他们完全是静止的,原来是个受奴役的民族,现在仍然是缺乏自尊的民族。 7月31日 又坐了一天的车,晚上住汶川招待所。逛了一下午。逛过几天藏人街,终于现在又回到汉人街来了。 今天又看到雪山了,连绵好长,还看到山上公路边的白雪,只是可望不可及。 8月1日 2:00回到成都,漂游了八天,对成都也觉得亲切了。 晚上10:00的火车到重庆。在成都几天,并没有吃多少成都小吃,他们说亏了。我们也自觉有点儿对不住成都。下午又在街上逛了几个小时,狠狠的吃——当然是挑便宜的吃。其实成都的东西一点不贵,算起来:面饼2个(0.14+0.11)、馒头(二两0.10)、西瓜(0.15)、桃子(0.35)、刀削面(2两0.30)、羊肉串(0.10)、玉米面饼(0.15)、面(0.30)。破了历史记录。 晚上坐车,节约了一晚的住宿费,又大吃了一顿,真开心极了。将半个月以来的空肚子填饱了。但眼见了新鲜东西,还想吃,只是肚子实在不行了,终于心满意足地赶车去了。 |
转自:http://www.wdxmy.net/wdxmy/snqdjzglyrj.html41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