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九寨沟游记之二(坐一天山路车到九寨沟附近) |
[游记]九寨沟游记之二(坐一天山路车到九寨沟附近) |
2007-07-18 live.com |
九寨沟游记之二(坐一天山路车到九寨沟附近) 7/2早上6点就起床了,因为跟旅行社约好6:30来接我们,但没想到的是之后的四天全是6点起床,6点半早餐,7点出发的旅行社作息时间,可苦了我这个平时早上9点左右才起床的IT民工。上了旅游大巴,发现每个人的座位都比较宽敞,与以前在平原坐过的大巴相比明显感觉宽敞,后来才知道要坐一整天的车,而且大部分路程是山路,位子窄了还真不行。 一路上边走导游边介绍,团成员也做了自我介绍,大体上感觉这个团成员素质还不错,主要是一对对夫妻,再就是暑期带小孩子出来玩的亲子组合,其中一对山西老俩口,虽然年龄有一大把但还是挺浪漫的,第二天穿起了情侣装。想起前年游长江三峡时所跟的团,那素质差多了,在游轮房间抽烟打牌闹,很是影响本人心情。所以跟团也要碰运气,碰到素质高的心情会好很多。 旅游路线上介绍说是要沿途欣赏岷江上游高山峡谷风光,羌藏村寨,途观1933年大地震形成的遗迹迭溪海子,过岷江源头、小草地、贡杠岭山干海子,领略羌藏少数民族风情。当时想着再怎么着也会下车欣赏欣赏,哪想到一路坐车过去,只是在车上坐着观光,一路的山路九弯十八拐的,一边是陡壁,一边是江水,看着都让人别得害怕,人随着车子左摇右晃,老俩口中老头开始晕车吐了,我坐着也很不舒服,随着海拔越来越高氧气渐渐稀薄,到住宿地川主寺时我都有些高原反应了,头晕得厉害。 人有三急,路上要上厕所,导游称之为唱歌,唱一首至少是5毛钱。有些厕所点为了吸引旅游车,还提供免费洗车服务,只要你在旁边停车就行。一路上过去交了不少唱歌费。历经一天的颠簸,最终到达宾馆,住宿条件只能勉强住人,热水只有晚上8点到晚11点才有供应,吃得也不行,估计宾馆高压锅不好或者根本没有高压锅,米钣煮得不太熟。旅行社真黑,不好大家生存都不容易,回头专门开一小节讲成都的旅游市场,成都曾经发生过导游大罢工的事情。到下午2-3时,路上经过几所希望小学,正好放学,小学生沿路边走还边向旅游车敬礼,据说是老师教他们的,理由是旅游者的消费支撑着他们。想起高中还把钱夹在信封里偷偷向希望工程捐了15元(可是俺94-95年那会省吃俭用下来的),心里不觉有一丝欣慰。 宾馆所在地川主寺即九黄机场所在地,以前破破的,机场建好后一下子火起来,光宾馆就有几十家。在附近的小山头上还有一坐红军过草地的纪念碑,在午后的阳光照射下,金色的碑身反射着耀眼的金光,碑顶举手挺身的红军战士英武有神,让我凝望看了很久,心中萌发出爬上山头去看看的冲动,考虑到晚上还会参加晚会未遂。遥想当年红军过草地,真是吃尽了苦头,即使是现在条件改善了不少但是当地条件艰苦还是能明显感觉得到,这更加让人敬佩当年红军过草地那种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的精神。建议当今的官老爷们都去体验一下革命前辈所走过的艰苦历程,回城后把房价降一降,医疗整一整,教育弄一弄。 大部分车程都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之内,沿路看见不少羌族村寨,阿坝州的茂县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地。他们的民居倒是很有特色,四个角上都有白色的石头,其中有些传说故事,简单地说就是白石头曾经帮他们的祖先打败了敌人。晚上自费去参加藏族同胞举办的晚会,说是体验藏族风情,事先都没听说过,导游在路上才提起的,要另外收费,这是导游们的一大伎俩。不过想想出来就是要花钱的,最重要的是开心,所以还是很爽快的把钱交了。另外还交了第二天去藏族同胞家中作客的费用,加起来一共300元。一进晚会门口,藏族美女帅哥演员们会在门口对观众高声说藏语“扎西得勒”(是汉语“吉祥如意”的意思),并且每人带一条白色哈达。每个人的座位前还有一杯青稞酒。晚会节目还是比较丰富的,藏族羌族演员们都有表演,当然以歌舞为主,还有几着原生态歌。比较有意思的一个节目是观众参与的,就是从观众中通过一种特殊形式的拔河选出身强力壮者然后展示了藏族的婚俗。Btw, 羌族还是母系社会,男人地位很低;藏族则是一妻多夫制,当然这两个民族现在比以前已经改变了不少,基本上是向汉族靠拢。 |
转自:http://paullou.spaces.live.com/Blog/cns!45A805B65AE0F4E1!429.entry29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