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九寨沟游记 |
[游记]九寨沟游记 |
2007-07-18 sina.com.cn |
厌倦了城市的钢筋混凝土,想努力地在能逃开的日子逃开,便在十一放长假的日子报了去九寨沟的旅行团。 去九寨沟的旅途舟车劳顿,第一天早上十一点才出发,坐了半天车,沿途的风景因为从前的出差早已看惯,没有带给我什么新鲜感。晚上住在合作。第二天早上四点起床洗漱,当时的天气冷到了极点,自来水都冰得仿佛渗入骨髓。五点出发,车走在黑夜里,感觉是无尽的黑,不知道路的尽头在哪里,能看到的仅是车灯能照到的有限范围。由于气温很低,车窗的玻璃上冻了薄薄的一层冰,人们在车上冻得发抖,尽管在凌晨四点从被窝里爬起来,睡意却因为冷而荡然无存。等天稍亮以后,透过蒙着一层冰的车窗,便能依稀看到外面大片的草原。太阳渐渐出来,冰慢慢融化,草原也逐渐清晰起来,大片的绿是底色,上面有成群的牛羊,白一片,黑一片的。白色的是羊,黑色的是牛。窗外的景色依然是无尽头的草原,无尽的绿色蔓延成壮观,刚开始还让人觉得新鲜,久了却不免觉得单调。草原却不会因为你觉得无聊而有尽头,于是靠在车的靠背上睡觉,一觉醒来,睁开眼睛是草原,再睡一觉,睁开眼睛还是草原。 中午在若尔盖县城吃饭,整个县城脏得一塌糊涂,除了天空分外地湛蓝,其余便找不到一块干净的地方。整条街道没有一幢象样的建筑,窗户上的玻璃多是破的,有的甚至整个窗户都用木条封起来,室内的人都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也许他们是习惯的。 下午的路途还是在草原上,到快五点的时候,公路旁不时地出现有巴蜀风情的二层木楼。有的木楼雕梁画栋,做工甚是精巧,显示出当地农家的富有。两边的山峰也因树木的繁密而秀丽起来,草原总算走完了!我们第二日的行程也到了终点——川主寺。 川主寺据说是四川的主寺,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之一,这里以烧高香而闻名。高香有脚腕那么粗,差不多有一人高,一排是三只,只能用左手拿,因为左手是圣洁之手,而右手是污秽的。一只手里举着高香颇有点沉重的感觉。川主寺的导游擅于掌握游人的心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善行能够福荫子女,所以烧香的人很多。自然香火钱也是十分贵的,一套最简单高香烧下来,你至少得付240元的香火钱。 第三天早上七点钟出发去黄龙,车缓缓向山上爬行。从川主寺开始,周围的山上便开始变得茂盛,或是伟岸挺拔的松树,或是低矮绚丽的灌木。松树一年四季都是深的绿色,灌木在秋季变得五彩绚烂,红黄绿三色相间,煞是壮观。车往山上去的时候,逐渐笼罩在浓雾之中,车在浓浓地雾中缓慢地爬行,透过车窗往外看去,整个山间云蒸雾绕。露出云外的山尖象云海中的礁石,时而在云海的起伏中完全陷没不见,公路便象是悬浮在半空中一般。车爬到最高处便是雪宝顶,有人在路宽处停下来打雪仗,更多的人则是在照相,想把险峻而白雪皑皑的山峰连同自己满脸的兴奋一同收入照片。接下来便上下山的路了,我们也渐渐离开了皑皑的雪山,又进入了秋的绚丽。车开到山脚下的时候,也就到了黄龙的入口。刚进入口,是大约几十米的水泥栈道。第一个景点是迎宾池,水流顺着山势流下,在平处淤积,由于水中所含的矿物质不同而在日光下折射出深浅不同的绿色,黄龙的山势如梯田,第一梯都是碧绿或浅绿或淡黄的池水,池水在梯田的边缘处溢满流下,象一个小的瀑布。在景点处,全部都是 1米多宽的木栈道,有的木栈道直接架在池上,由于游人太多,木栈道上的人接踵摩肩,宛如一条“人龙”直通山上。此外,黄龙还有一处景点忠作金沙铺地,整个山谷由于水流常年的钙化作用呈现片金色,在太阳的照耀下星光凌凌,宛如金沙闪烁。整个河流从高处一泄而下,从高处望去,尤如一条黄龙盘桓山间,据说就是黄龙名称的由来。 黄龙的最高处是黄龙寺和黄龙洞,由于海拔很高,许多来自平原地区的人不得不用氧气袋。我自然是没事,但同伴却有点受不了,呼吸变得紧促,嘴角微微发青。 黄龙洞是一个地下溶洞,究竞多深据说至今无法考究,能参观的地方也就七八百平米,洞内安装了彩色的探射灯,照得整个洞有点象《西游纪》的妖精洞。洞内有一眼泉,泉中流的据说是圣水,喝后能够祛病除痛,吸引了许多的善男信女,有些象五泉山大家争着喝泉水的情景。 我们在黄龙照了许多照片,黄龙以其彩池而闻名,人称“人间瑶池”,但比起九寨沟的风景来,黄龙的景色还是稍逊一筹。 从黄龙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找早上来时见到的雪山,路上却没有见到半点雪的影子,都怀疑是走错了路。本来以为黄龙的雪山是终年不化的,雪都是陈年的积雪。后来才知道,由于这儿的温差极大,早上见到的雪实际是前一天晚上下的,早晨阳光出来,雪也就不见了痕迹。 十月四日我们去了九寨沟。由于景区很大,所以整个景点有两百多辆观光车供游人乘坐。整个九寨沟有三条沟:树正沟,日则沟,则查洼沟,三条沟呈Y字形。我们乘坐的观光车直接将我们拉到了则查洼沟的最高处长海,行程四十多分钟。路上路过盆景海,芦苇海,火花海等景点。每个景点都有其自己独特之处。盆景海上生长着奇形各异的灌木,宛如一个个盆景生长在碧绿的湖面,盆景海由此得名,盆景海经上是芦苇海,远远望去,是大片黄色的芦苇在风中荡起波浪。大片芦苇的中间,是一条蜿蜒深蓝的水带,传说是神女下凡洗浴时不小心落的一条腰带幻化而成。 在观光车行进的途中,我们还看到了火花海,阳光照射到湖面,宛如成千上万的火花在水中跳跃,煞是壮观。树正群海刚又是另一番景象:树在水中生,水在树中流。而让我至今仍然没有明白的地方是:九寨沟的湖泊往往在地势高处,地势低处却又是密集的森林,真想象不出来九寨沟的地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怎么会有这许多神奇的风景。譬如长海,则是在九寨沟的最高处,也是九寨沟最大的高山湖泊,长海在两旁青山的辉映下,湖面宛如山间的碧玉,可惜我们的目力只能窥见长海的一角,更增添了她犹抱瑟琶半摭面的神秘和我心底对她无限地向往。 从长海下车后,我们去看了独臂老人树,古树由于一侧长年被风吹,树叶只长在顺风的一边,远望象一个独臂老人伫立风中,又是大自然的一篇神奇之作。接下来我们由木栈道步行到了五彩池,我们从护拦的缝隙之处到了池边,照了许多照片,这儿的池水收集了所有的绿色,浅绿,深绿,而且不同的绿色有着分明的界线,就如淡绿的池水缓缓注入了凝重的深绿,凝重又慢慢蔓延开,不象是自然可能会有的景观。我在五彩池边的照片也有着极其绚丽的效果,背景的绿让人有不真实的感觉,当时或许有其他喧闹尚觉不出震憾,但事后看照片,其中的静谧却让我觉得似乎曾经到过仙境,这也许就是九寨沟被称为“童话世界”的原因吧! 从刚查洼沟出来,我们便去了树正寨休息,吃饭,购物。在这三个环节中,购物是重头戏。九寨沟真的有许多工艺品,大多为藏首饰、玉器,还有牛角梳、充满民族风情的背包。在兰州藏饰专卖店里卖到几十元的藏饰,这里只需几元、几十元就能买到,真正的物美价廉,只是当时的时间太紧张,再加上自己挑花了眼,回到兰州我还一直在为没有买到同车游伴买到的项链而懊恼不已,只觉得那怕仅仅为了买这些小玩艺,都是值得再去一次九寨沟的。 稍事休息以后,我们坐观光车到了日则沟,由于天色渐晚,便没有坐到日则沟的最深处:原始森林。我们从箭海下车,箭海的水清绿见底,锅口粗的树木倒在水中,虽然深达几十米,仍然清晰可见。我便笑称:可惜了这么好的木材,捞出来可以做好多的家俱,现在却沉于水中无人问津。 由于导游的指点,我们步行到老虎嘴看五花海的全景,木栈道在密林中延行,一只正在觅食的松鼠被我们脚步声惊得飞快蹿入树洞,也是我们在九寨沟见的第二种动物。第一种是熊猫海的鱼,由于防止污染而禁止游客喂食,偶而有石子滑落水面时,便有成群的鱼集中过来寻找食物,它们肯定是饿坏了吧! 老虎嘴是看五花池的最佳景点,从上往下望去。五花池象一只开屏孔雀的翅膀,五彩斑澜。如果说芦苇海中的蓝色水带是神女遗落的飘带的话,那五彩池便象是神女用孔雀锦织成的美丽衣裙。 接下来的珍珠滩是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拍摄地之一,也就是唐僧师徒趟水走过的那个景头,现在,却不允许我们走了,我们一踏西天路的愿望自然也没有实现,只是望了一望,又回头望了一望。 此外,还有诺日朗瀑布,落差达百米,疲惫的我们仅有力气在这一处景点拍照留念,然后匆匆就走,已没有精力细细去感叹客观存在的壮观了。 剩下的许多景点我们只能在观光车上匆匆一瞥,九寨沟的风景一天是根本看不完的。晚上六点多钟,沟中的天色已有了些变暗,我们在看了一天美丽风景的惬意和还有许多景点未看的遗憾心理的交织下出了九寨沟口,脚却已酸软得不听使唤。坐了两个小时的车回到川主寺时,所有的人都已经腿疼得跨不开步子,走路一瘸一瘸的,真正的享受了眼睛,受罪了腿。 第五天我们沿原路返回,或许是沿途的景物已看过了一遍的原因,觉的路途短了许多,尽管用的时间是一样的。在草原上我们还亲身领会了天气的变幻莫测:前一阵还是晴空万里,没过多久却已经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难怪藏民冬夏都穿着皮袄,随着气温的变化随时变换着衣服的穿法。 2002年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58c133a90100079h41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