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九寨沟游记(四)-稻城旅游游记 |
[游记]九寨沟游记(四)-稻城旅游游记 |
2007-09-05 sc666.com |
川主寺是通往九寨沟、黄龙风景区和川西北大草原的必经之路,位于松潘县城东北17公里处,是川西北众多风景名胜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四条旅游干线的交汇点,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因而近年来迅速成为旅游热点地方。因为是红军长征三大主力曾经经过的地方,川主寺修建了红军长征纪念碑和长征纪念馆。值得一提的是长征纪念碑,不知是精心设计还是巧合,这座高二十多米、宽不过一米的镏金贴面纪念碑,竟然形成了“金杯夕照”的绝顶奇观。纪念碑座南向北依山而建,碑正面本来是照不到阳光的,但每当夏秋季傍晚,太阳快要落山时(大约有半个钟头),太阳正好从北面一个山豁口照进来,斜射在碑面上,使碑面发射出非常耀眼灿烂的夺目光芒,十分壮观,放眼望去,金光闪闪,刺人眼目,成为川主寺一大独特景观。 川主寺镇的为人所知并崛起,完全是九寨沟、黄龙旅游带来的奇迹。虽然地域偏远、交通闭塞、农业基础落后、资源贫乏,川西北草原贫瘠的土地没有给它多少发展的空间。但它却得天独厚地处在一个旅游交通要道口,凡路经此地的游客必须穿越或在此地住宿,这使得它成为蜚声国内外的旅游热点城市。我相信,如果没有这个上帝的恩惠,川主寺必定会象诸多山区小镇一样默默无闻,那里的人民也不会象现在一样富有。 如今,这个藏、羌、回、汉民族集居的小镇商业发达,商铺林立,旅游的车辆和人群车水马龙,商店里出售各种带有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五彩的经幡迎风飘扬,穿着藏、民族服饰的店主们热情地向大家兜售各式工艺品。 据我了解,最早的川主寺镇只有东西走向一条街道,所有的商业区都集中在公路两边,这里最典型的建筑是木制的两层或三层小楼,一楼是商店,主要是饭馆和百货店,二、三楼大都是旅馆。因为每天都有大批中外游客经过,所以住宿、就餐十分紧张,几乎各家各户的小木楼都被旅行社提前预订一空,如果你自己单独来这里旅游,想找一个房间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你肯掏很贵的价钱去住为数不多的几个宾馆,所以,自主来这里旅游的人几乎很少。 由于我们所在的旅行社当天来了好几个团,预订的床位不够,安排住宿成了导游的大难题,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大多数游客都无奈地接受了这个事实,但还有部分游客不依不饶,一直和导游争吵。我们一行9人只得到了6张床,小孩没有,因为知道我们几个都是举家前来,而且又是好朋友,导游“大度”地分给我们一间6人间,而且不是和其他游客同住,我也因此有了非常难得的男女老少同房而眠的奇特经历。 这种木制阁楼的最大问题在于,只要有一个人走动,全楼都会听得清清楚楚,地板发出的响亮的“咯吱、咯吱”声无处不在,上下楼梯的“咚咚”声更是声如响雷,半夜里有人出来解手,也会让睡眠轻的游客寝食不安,想早早睡觉的愿望看来是要落空。 初来乍到的游客似乎也焕发了精神,或许是被独特的地方风情所吸引,也可能是因为明天就要欣赏美丽的九寨沟风光而激动,所以个个显得异常兴奋,楼上楼下异常热闹。因为游客太多,晚餐又是在一阵哄抢状态下吃完的,虽然饭菜并不合口(绝不是正宗川菜),埋怨的人不少,可大家还是吃得津津有味,大家谈论着“金碑夕照”、长征纪念馆,谈论九寨沟、黄龙,也谈论着牦牛肉、绿松石、牛角梳子、小藏刀。我们好友几人干脆买来几瓶酒,招呼了导游和几位兰州游客,吆五喝六地喝起了酒。酒是五元钱一瓶的四川头曲,度数很高,不胜酒力的几位老兄很快就兴奋起来,又唱又叫,有一位还哭了起来。店老板见我们玩得高兴,也来凑热闹。第二年七月,当我再次光顾川主寺时,特意到我曾经住过的这个小店来看看,店老板一下就认出了我,非常高兴地与我谈起了那晚我们喝酒的情形,我很激动,有种他乡遇故友的感觉。 店老板很惊讶,因为很少有人相隔这么短的时间再次光临九寨沟,在他的印象中,回头客很少,我算是他所记忆中的唯一一个。我也有点纳闷,看来九寨沟实在魅力无穷。 |
转自:http://www.sc666.com/daocheng/youji/detail.asp?id=8621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