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九寨沟之行(二) |
[游记]九寨沟之行(二) |
2007-11-27 sina.com.cn |
导游是一个年轻小伙子,藏汉混血儿,名字叫扎西艾玛,嘴皮子利落,上路后口若悬河介绍不停,我们心里暗自庆幸遇到一个好导。一番说、唱之后,渐入正题,扎西介绍第一晚住地为我们大家准备了一台藏、羌等民族的文艺晚会,票价每位180元,直言他要收取一些“佣金”。团员们各个露出不情愿的脸色,在扎西的连番鼓劝下,包括那几个留学生在内的10几个人买了晚会票。这下扎西不高兴了,从此嘴上贴了封条(后来听说一张门票60元)。 尽管如此,也毫不消减团员们的满腔热情,看着沿路风景,各个兴奋不已。 去九寨沟的路可谓山高路险,九曲十八弯,翻山越岭,盘旋逶迤,十二到拐、九到拐等等,那种拐弯角度很小,旁边就是深渊,闭眼吧! 顺流而下的是清澈见底的涪江,江水是少见的蓝绿色,汩汩奔流。沿江多有开采什么矿的工地,所开采之处,江水污染,一片混浊,令人惋惜。怎么没人管啊? 放眼望去,山脉相连,此起彼伏,联绵不断。南方的山绿油油的,植被很好,不象我所见到的太行山,光秃秃的,荒凉一片。山上的植物已经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叶子纷纷改头换面,有通红的、鹅黄的、橘黄的、紫色的等等,五颜六色,煞是好看。 山里的天孩儿脸,说变就变,半路上竟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要知道,第一晚我们的住地是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据说,雨和雪以海拔3000米为界限,上为下雪,下则为雨。 途中,我们经过了著名的黄龙景区(别急,黄龙也是这次旅游中的项目),还要翻过海拔4000多米的雪宝顶。汽车开始爬山的时候,我就觉得有些高原反应了,头蒙、脖颈发硬、耳鸣、憋气、犯困,我们互相提醒不要睡着,坚持一下就会克服的。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56a0da01000eyy.html21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