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5.1雨 五·一七天长假,在我们长久的期盼之下姗姗到来,筹划了一个月的岷江骑游之行,也终于在今天早上七点在西南交大的门口开始了漫漫征途。 然而,似乎天公不肯作美,一大早便开始下起了雨。但,一心想要远走岷江的我们,仍然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行。幸好对下雨这一招早有防备,拿出在学校小卖部买的十块钱一件的雨衣披上,权且当作GORE-TEX冲锋衣一样的用,接着便骑上专为此次出行的买的二手山地车,横冲直撞在清晨的雨中。 半个小时的样子,我们的车便已经到达了成灌公路的路口,一条大道笔直的拉向前,此地离都江堰还有59KM,雨却越下越大了,于是就暂且在路边的一个棚子下面休息,顺便躲了一会儿雨。还好的是,过了一会儿,雨就小了很多,我们便骑上车,继续往前走。当遇到我们在这条路上第一个路标牌时,看到上面说离都江堰还有45KM时,觉得分外的激动,然而,越往前走,路标牌上显示的公里数也越来越小,却觉得越来越疲乏,尤其是在中午饥肠辘辘的时候,仿佛前面路也越来越长,永远到不了终点一样。那个时候,终于开始有点觉得,这次出行,会吃足很多的苦头了。 好不容易到了下午一点过,在一个转弯的地方,看到一个路边的标牌上见到了“都江堰市界”几个字,那个时候激动万分,成就感顿生,我连忙跳下车,在标牌旁边照了一张相。后面的路,仿佛骑起来也不觉得那么累了。眼看后面的公里数越来越小,终于变成个位数,最后个位数也没了,而是一个方向标指向“都江堰城区”,急忙方向一转,改向都江堰市区骑去。 不愧是旅游名城都江堰,干净而整齐的街道与建筑物,使经过一番雨淋的我们在这里感觉到无比的清爽。停下来补充了水源,买了点东西,经过一番整修之后,我们穿城而过,开始了都江堰到汶川这一段路程。此去汶川还有89KM的距离,并且,出了都江堰,便过了四川盆地,向川西北的高原进发,海拔将会越来越高,一路全是上坡,更加耗费体力。 果然,渐渐周围的山开始多了起来,骑行的路线不再如起初的一马平川,而是一个坡接着一个坡的向上攀爬着,这次的骑行的主角——岷江,也终于开始顺着这条省级公路蜿蜒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可是,连上了几个坡,我们便筋疲力尽了,只好推着车上去。这时,遇见了三个推着自行车前进的男生。一问之下,才知道他们是四川工业学院的大二学生,打算骑行到卧龙,原来竟是难友! 然后,越往前走,坡也越来越陡,下车推行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到后来,几乎连推车的力气也没了,便停下来大口大口地喘着气休息。这时,往公路一边看,已是身在崇山峻岭之间,岷江在脚下的峡谷中奔腾,雨雾半遮半掩住了高峻的山势,此处风景已与方才成灌路上所见大不相同了。 在麻溪乡的时候,经过了一个五百米的隧道。因为没有灯光,只好推着车走。第一次体会到在这样隧道里,旁边时有汽车打着车灯呼啸而过,车过了,扬起了一阵灰尘,接着便陷入洞穴的黑暗中,压抑而沉闷。当要走出隧道看到从外面透过来的光线时,顿时觉得豁然开朗。我想,如果只坐着汽车经过这样的隧道,这样的感觉是永远体会不到了吧。 过了隧道,川工的几个男生已经越骑越远,看不到人影了。我和小昕继续骑一段推一段休息一段,天色开始渐黑,然而路上仿佛仍然看不到人家,只好拖拽着无力的腿前进。好不容易有一段下坡,却又因为路上车多,死死的抓住刹车不敢放快车速,即使这样,雨后的路面,仍然被驶过的车轮带起了泥浆,溅在了白色的运动裤上甚至脸上……惨不忍睹。 好歹总算过了都江堰,进入了阿坝地界,仍然前看后看都没有城镇,雨却又开始大起来了。起初还不在意,终于把头发都打湿了,才重新把已收好的雨衣来披上。然后到达了一个看上去像是城镇的地方,却看见路边赫然一块标牌上写着:“修建水库,此处拆迁。”天色已经昏暗,那一刻,都几乎要绝望了,却看到那三个川工的男生骑回来了。原来,他们看我们一直没跟上去,不放心,便骑回来找我们的。那时候,真是深刻地觉得,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呵! 于是继续骑车跟上他们走,又骑了几公里的样子,总算到了漩口镇上,有了几户人家,几处灯光。找了一个地方住下,对那种五块钱一个铺位的房间,我就不多说了……反正把打湿的衣服换下来,用老板家里的水冲洗了一下泥沙,便晾在了屋里的挂绳上。(挂绳是两根鞋带系起来的。)然后大家一起出去在街上吃过了饭,便马上回去躺上了床。浑身都在痛,背着包的肩膀痛,骑着车的腿痛,握着车把的手痛,坐在车座上的屁股最痛。于是,出来玩过这么多次,第一次在离校第一天,便分外想念起宿舍温暖而干净的床。这样的思念仍然抵挡不住骑车十二小时的困倦,终于还是在这样的床上睡着了。一天过去。 2005.5.2. 雨转多云 六点半起床,外面仍然在下雨。我们装备了一番,骑上了已经饱经风霜的车。老板见了问我们:“要回去啦?”我连忙很坚定地回答他:“不,我们还要往前走。” 然后,一行五人,继续又开始前进。然而,乌云仍然不肯散去,前面的路上塌了方,汽车已经堵了一长串。在附近村民的指点下,我们走索桥到了岷江对岸,上了不知多少年以前修的老公路。 雨仍然在下,路却比昨天更为泥泞,新换的裤子马上也泥浆一片。路遇一座很小很小的观音庙,香火在这样绵绵雨天仍然旺盛,我连忙进去跪拜一番,祈求这一路上一帆风顺,莫要再如此多的天灾人祸了…… 虽然被同行的男生讥笑了我的迷信,可是仍然不管那么多,蹬着车踉踉跄跄地前进。路边时有安居乐业的乡间人家,屋外种着樱桃树,结出红黄相间的果实,煞是可爱。在主人家允许下,摘了几颗吃,是在成都四块钱一斤也买不到的鲜美味道。 九点,到了映秀。再过了一座铁索桥,重新回到岷江的那一边。然而,在这个路口,我们却得和新认识的同伴分手了。于是,拦下警察叔叔,请他帮我们照了一张集体照,大家便在此作别。 天仍然阴,雨却停了。这一带路况很好,虽然一遇到上坡仍然要推着走。山经过一番雨水的洗礼之后,越发翠绿起来,只是看不出,平时的岷江应该是什么样子。 我和小昕走走停停,渐渐又觉得没有力气了。过了银杏乡,找了一家饭店,填饱了肚皮,休息了半天才继续上路。 没想到的是,在这条路上又遇上了同行者。一队二十几个人,由成都理工大学蜀山社攀岩队的教练带着去茂县。该教练听说是徒步长江第一人胡建强,队伍里的人都叫他老大。老大精瘦的模样,一问到我们也是去茂县,便立刻把我们纳入他们的大队伍中,说,“我们还有多的帐蓬,我们还带了汽压锅。”……盛情难却,我们又开始跟着这一大群新同伴走。骑得最快是一个广东人,叫小宝,好像天生神力,一会儿就骑到前面没影儿了。我们气喘吁吁地跟在后面,仍然还是只有遇坡就推。但是休息的次数却明显减少了。看着前面的人披着的雨衣在身上像披风一样地随风飘拂着,帅气十足,于是觉得自己也骑得一般地意气风发起来。力气似乎一下子就足了,速度比起之前,也快了许多。 老大拼命地赞扬着我和小昕的车:“好车,好车,难怪好多男生也骑不过你们。”我呵呵地笑着,被赞扬冲晕了头,马上就超了老大的车,死命地往前冲。 也不知道爬了多少个坡,又下了多少个坡。忽然到了一处隧道,岷江水势湍急,我过了隧道往回看,隧道上面的山坡顶着一座废旧碉楼式的建筑,原来这里竟是鼎鼎有名的飞沙关。关后大山称为石纽山,石纽山上有一台地,名叫刳儿坪,相传这是治水英雄大禹降生的地方。《汶川县志》中记载:“飞沙关岭上里许,地平衍,为刳儿坪,有羌民数家,地可种植,相传为圣母生禹处,有地址数百步,羌民称为禹王庙,又称为启云圣祠”。《路史》记载:石纽在汶山西界龙家山之源。鲧,汶山广袤人也,纳有莘氏女岁有二月,于六月六日生禹于道之石纽山,所谓刳儿坪长于西羌、西夷之人也。 此处是否大禹降生之地,我就不知道了,但飞沙关,气势宏伟,地势险要,确有飞沙走石之感,而且一过了飞沙关,也可以明显的发现地貌起了变化,高原风情代替了刚才的满目翠色。看来,离汶川已经近了。 接着又继续爬坡,下坡。到了绵褫,问路人说离汶川还有六公里。一阵激动,立刻又有了力气。一鼓作气地往前冲,还哼着歌,远远地便看见了汶川县城,还好一个下坡,便放开车速冲了下去,冲到尽头,就到了汶川县城边的草坪上,已经坐着两个先到的男生。还好,我还算个第三名。 终于大松一口气,躺在了草坪上,开始等后面的人。 一会儿老大也跟上来了,兴致勃勃的吩咐大家去捡柴,说是要开篝火晚会,烧东西吃。众人狂晕,也不好扫老大的兴。我被分配的任务是去买土豆,于是乎,便和小昕一道,骑车跑到菜市场,买了二十斤土豆扛回大本营……柴也没人去捡,找了户人家,买了一拖拉机回来……老大继续很兴奋的说,前面岷江边上有块平坝,我们今天晚上把营扎在那儿。这时,雨又开始下起来了,风很猛烈地刮起来,大家瑟瑟发抖着还是不忍心扫了老大的兴,就又一起到了那块平坝上。 篝火还算点起来了,土豆也扔进去烧了,啤酒也喝了几口。然后看着平坝上一地被水冲上来的泡沫,感受着越来越大的雨势,再望望很有趋势要涨水的滔滔岷江,终于,群众还是集体造反了,死活不肯睡在又冷又湿的岷江边上,以免第二天早上便成了顺江而下回了成都的浮尸。 于是,烧好的土豆也没有谁吃,大家就推着车子走了…… 当天晚上,我和小昕就在岷江边上一家旅馆住下。条件比前一天还是好了很多,居然还有台彩色的电视机。最幸福的事,还是可以洗了一个澡,舒舒服服地躺在还算干净的床上,开始看电影频道放《东邪西毒》,王家卫的东东真的很深奥又催眠,我刚看了一会儿就睡死过去了。 2005.5.3多云 我们是七点半才从床上才爬起来。汶川到茂县,只有44KM了。路程的确不远,可是这一路全是上坡,几乎没有下坡,并且海拔高度对体力也有影响。(据老大说,汶川这里岷江水面海拔高度是1600M。) 可是离目的地已经不远了,雨也不怎么下了,自然也不会有谁打算放弃。 路况并不好,骑起来没有昨天的路那么舒坦,并且不断有之字形的陡坡,看着就觉得绝望。 在这条公路上,羌族风情也越来越浓郁。岷江两岸的山坡上,不断地可以看见羌族的寨子,原始古朴的碉楼,却顶着锅盖一样的卫星信号接收器,很有些煞风景。 越往前走,路越发的不好了。 好不容易,遇见一个罕见的下坡,我激动的骑上车,开始往下冲。这时,出行以来,最不幸的事发生了。本来在我后面的一个男生趁着下坡冲到我前面去了,坡刚下完,他突然减速刹了一下车,跟在后面的我也刹不住车了,撞了上去,连人带车摔在了路边。 摔了以后连忙爬起来检查一番,还好还好,不幸之中自有大幸,既没有骨折也没有脑震荡,都只是擦伤,脸上虽然也擦伤了但还好没有破相。唯一最痛苦的是腿上好像淤青得有点严重,坐下站起都会痛得要命,并且发现这样一来走路比骑车还痛苦。 还有一点很好的就是,离茂县只十几公里。只要骑到目的地,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于是,虽然摔得很痛,还是只有往前骑。据后来小昕评价说,我当时看起来一点也没有摔伤的样子,骑速还是很有平时的水平的。嘿,可惜这种水平并没有保持多久。在一个拐弯的地方看到了雪山,很是激动地呐喊了一阵之后,就一点力气都没有了。推车都已经推不动了。 没办法,只好停下来休息,吃了点干粮,喝了几口水,几乎觉得自己都要奄奄一息了。前面又有男生骑回来告诉我们,离茂县只有十五分钟的路程了。唉,无论如何,总要骑到茂县吧。于是,又继续上车了。 那段路程我也就不去描述了。也不知道怎么晕晕地骑着,就看到笔直的水泥大道通向了一个看起来很繁华的地方。前面好几个人,已经在路边上等着我们了,我把车甩在一边,便开始坐在石头上休息了。心里想,呼,茂县,还是到了啊! 岷江岸边,风很大。温度比起成都,低得多了。我把背包里面所以衣服都翻出来穿上,再披着雨衣挡风,仍然冷得发抖。可是那个时候,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因为我们不管怎么样,总算还是到了。虽然这个样子,真的看起来十分的狼狈。 两个小时之后,老大也赶到了。他一如昨天的激动,又号召大家找座标志性建筑物拍集体照。对这个提法,大家还是勉强赞同了,只不过标志性建筑物就是岷江岸边的茂县中学了。把二十几架车全部整齐地停在中学门口,看起来还有几分壮观,大家就开始摆姿,你照一张我照一张闹了好半天。周围的居民都围在一边看热闹也看了好半天。 折腾完了之后,老大说,我们今天再骑回去找一个羌寨住下呀。于是群众又造反了,都不肯再驮着一大堆帐蓬、汽压锅之类用都用不上的东西在公路上来回跑了。最后的决定是,他们一队人坐汽车回汶川去了,打算明天去游桃坪沟,再骑回成都。而我说我真的不行了,是骑不回成都了,我和小昕就在茂县住下了,打算第二天一早坐汽车回成都了。 于是,这一大队人马和可爱的老大又和我们告别了。 我和小昕找了一家旅馆住下,然后找到茂县的人民医院包扎了伤口,护士的水平好像不怎么好,绷带缠得很难看。接着买了点膏药,贴在腿部的淤青上,就一瘸一瘸地回旅馆躺着了。前所未有的,思念着寝室的床。不由得感叹,我们果然很有自虐倾向啊! 2005.5.4.晴 早上起床的时候,看见了久违的阳光。运气真的很不好,要走的时候,天气却开始好起来了。尽管如此,我还是没有力气骑回成都了。于是只得赶到车站,买了票,把自行车塞进汽车后面货箱里,走上了回家的路。 在回去的路上,看着我们一路上走那么辛酸那艰苦的路,汽车却毫不费力用它的四个轮子轻描淡写的带过,快到我们几乎要以为,原来路是这么短的,而我们为什么却要走这么久呢。然后经过每一道坡,每一道拐,我们都要讨论半天,在这里我们做什么什么了,呵,真是一路上都充满了回忆的啊。 就这样说着想着看着,成都很快就在眼前了。走了三天的路,汽车四五个小时就到了,打小就坐过了无数次的汽车的我们,破天荒的忽然感受到:还是社会主义好啊!现代科技也好啊! 下了汽车,又骑了一个多小时(中途走错了三次路),还算顺利地回到了川大,在宿舍门口留了一张纪念照,便飞奔回寝室了。终于,又可以继续我们腐败的生活了,并且由衷地想:成都真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呀! 五·一的骑游到此,就总算结束了。到今天,我的伤也都好得差不多了。写这篇游记的时候,回忆起路上的风景,路上的人,都觉得分外可爱,不禁微笑。都是很宝贵的记忆啊!虽然想起来还是觉得苦,却真的是值得的。希望以后仍然有机会出去吃这样的苦。(小昕说我是好了伤疤就忘了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