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泸沽湖散记 |
[游记]泸沽湖散记 |
2008-05-22 sina.com.cn |
海鸥向我们飞来,先在空中盘旋,然后咕咕地打向我们招呼。当我们抛出食物,它们便乐开了花,以令人惊讶地的空中啄食特技在我们头上争夺开了。它们在空中滑翔、冲刺、翻腾、跳跃,动作娴熟,姿势优美,我不停地用相机闪记。一边拍,一边暗夸:泸沽湖的海鸥,美丽的精灵! 三、杨二 泸沽湖的湖光山色有名,而它的女儿国及摩梭人母系社会传统则是更为有名的文化遗产,而后者也应是泸沽湖旅游的最大兴奋点。 居住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至今还保留着世界罕见的母系氏族的民族风情,他们的“阿注”婚姻、语言文字、生产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带给人们一种神秘的感觉,并且成为考察和研究人类文化发展历史的鲜活形态。 也正因为如此,一些怀着猎奇甚至猎艳心理的游客一到此地,就迫不及待地东张西望,大大咧咧地向当地人询问怎么‘走婚’和怎么找‘阿夏’等问题,以为走婚就是乱性,这实在是对这方民俗的误解。走婚只是摩梭人保持的男不婚女不嫁的家庭组织模式,并不是胡来,它是有一定的行为规则的。我在下面的“走婚”中见到的摩梭女子,便给我们道明了实际情状。 在对摩梭文化的误读中,杨二车娜姆所起的作用还真不小。 杨二车娜姆被认为是摩梭人中走得最远的一个。1997年,杨二车娜姆以一个摩梭人的自传方式,出版了《走出女儿国》——实际是汉族作家李威海执笔写的。书中有大量的对情爱和性的描写。于是杨二个人的生活方式,被误认为是对摩梭女人的代言。但据说她并不被摩梭人认可,许多摩梭人认为这本书扭曲了摩梭文化。 我们来到杨二车娜姆家,一个自称是杨二侄女的小姑娘迎接我们。门口地上堆着一大摞猪膘肉。屋内布置整齐,藏红色的木制卧榻、祖母床、记载摩梭神话传说的画布,使房间气氛凝重,物件拥挤。到处是杨二车娜姆的图片。上二层木楼,来到杨二闺房,杨二的画片挂满四壁。案上放着一朵杨二的标致性玫瑰花,我拾起顶在头上,学杨二的搞怪姿势,留影存照。 路边,立着一块箭头指示牌,写的是:“摩梭文化大使——杨二车娜姆祖母家”。看着自封的“摩梭文化大使”头衔,我想起在电视里见到的那个开放、张扬的女子,不禁笑着摇摇头。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2889c01008qol.html21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