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转帖)九寨黄龙牟尼沟四姑娘山攻略←精彩回顾←江西 |
[游记](转帖)九寨黄龙牟尼沟四姑娘山攻略←精彩回顾←江西 |
2007-09-25 jx-hw.com |
11,九寨沟-长海 长海海水清澈见底,在岸边可以看到水中有很多枯木横七竖八倒在里面,不知它们在水底已经渡过了多少岁月...... 12,九寨沟-五彩池 从长海往下走栈道行1公里即为五彩池。这段山路海拔3000米,五彩池就深藏于山路下边的深谷中。 五彩池虽在九寨沟众海之中最小巧玲珑,然而它的色彩却是最为斑斓与,五花海不相上下。 10月份来这里的人太多了,为了拍一张安静的五彩池太难了。下面的这张是偷偷钻过防护网,跑到岸边去拍的。刚刚支好脚架,那边的工作人员就大声吆喝让我出来,我赶紧按下快门,也没怎么好好取景,当时的心情真的好紧张呀。 13,九寨沟-五彩池 五彩池异常清澈,透过池水,可见到池底岩面的石纹,由于池底沉淀物的色差以及池畔植物色彩的不同,原本湛蓝色的湖面变得五彩斑斓。 由于好多人都往水中投掷硬币,导致了部分湖水地下遍布银闪闪的硬币,破坏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在这里也希望以后再去的色友不要再往水中投掷硬币,维持美丽的风景,谢谢。 14,九寨沟-浮岛 剩下的片子我就不贴九寨的那些知名景点了,因为有太多的色友都拍过更加漂亮的PP。 下面就贴一些九寨里的其他东西吧:) 九寨里的水上经常看到图中的这种浮木,它长年的停留在那里,很多的鸟儿带来了种子和泥土,许多的小植物在浮木上旺盛的生长,形成各种造型,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15,九寨沟-鳄鱼嘴 还是一段浮木,在湖中央与水面共同构成一张大大的鳄鱼嘴。 16,九寨沟-孔雀河 看这如软缎般的河道,象不象孔雀的尾巴,这就是孔雀河。到了深秋时分,红黄蓝三原色在河里搅动后,色彩缤纷,令人眼花目眩。 孔雀河道蜿蜒而行,两侧杂生花树,一到秋,两侧的林木尽染霜色,深秋的落叶布满了整条河川。两岸层林尽染,从高处俯视,一道斑驳的激流牵扯着一个彩色的世界,像是孔雀开屏时艳丽的尾巴。 17,九寨沟-松潘裸鲤 古人说 “水至清则无鱼”,可在九寨沟“此言差矣”。 九寨沟里只有一种鱼,这种鱼有个奇怪的名字。和从成都出发路过的松潘县有关。这鱼没有鳞,动物学上把无鳞的鱼称为“裸鱼”,它又是鲤鱼的一种,所以叫“松潘裸鲤”。 这些不曾穿衣的鱼叫什么?“松潘裸鲤”。可别忘了。 18,九寨沟-栈道 来到九寨,如果不曾在栈道走过一个个景点,那么不可不说是一种遗憾。走在安静的栈道上,才可以真正的感觉到你融入了大自然,和坐车欣赏风景完全是两种感受。 九寨沟的栈道十分有特色,上面的铁丝网一是为了防滑、二是为了保护栈道。 蜿蜒在九寨沟森林中的栈道,仿佛是一条丝线,把沿线的道道美景串成了一根光彩夺目的项链。整个栈道,或石块铺地,或栈桥凌空。无论路、桥、亭、阁,都充盈着山林野趣。在建筑风格上,它们朴素洁雅又灵活多姿。在栈道上,有的亭阁依树而立,有的以树为中柱,迥心式景亭。人们向树小憩,临阁观景,别有一番风味。 九寨栈道,附丽于天然景观,而又相得益彰,既为人们充分欣赏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一条捷径,又不愧为九寨沟一大佳景。 片中栈道为犀牛海边的栈道,因为大多数人选择了坐车路过犀牛海,因此车道对岸的栈道 19,九寨沟-落叶 秋意浓。。。金秋的九寨已经落叶一片,可地上的小草依然碧绿依旧,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也表现了秋天的九寨并不是很冷,尽管海拔已经2000多米了。 20,九寨沟-流水 就要离开九寨了,还是进沟时那感动我的水一路伴随着我们离开这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7 14:57:31编辑过] 4楼 土豆 发表于:2005-10-7 14:58:03 第二部分:黄龙。 恋恋不舍离开九寨,一行四人包车前往黄龙。 路上司机还带我们去九寨天堂国际会议度假中心那个超五星级度假酒店去转了一圈,进九寨天堂会议中心的路弯曲幽静,那天早上的雾很大,路边极具欧洲风格的路灯在雾中漂浮,让人觉得行驶在雾中伦敦的一条小路上一样。中心大堂与温泉中心系钢拱架全透明玻璃结构,与自然风光融合在一起,形成九寨天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不过我们的目的不是这里,尽管这里正在举行“九寨天堂户外运动挑战赛”的开幕式,我们的目标是——黄龙。 在过了红军纪念碑后开始上山,到达了一个据说是最高点的时候我们下车方便,我看到一个大大的藏式嘛尼堆,就跑了过去拍了一张数码照片,结果还被一个藏民勒索5块钱,说我用他们的嘛尼堆取景了,不让我们开车,没办法最后我给了他一元硬币把他打发了,后来发现那张照片还照得不好:( 过了一段有很多大急弯的路,到了黄龙脚下,背上大包,感觉头很疼,看来就是大家说得高原反应,看看同行的两个MM都面不改色,只好咬牙前行,想来是因为在最高点跑了几步去拍照有关系,后来吃了几片散利痛好转了一些,在适应了之后就没事了,我们在下山的时候甚至是用跑的。 在九寨的时候两天都是阴天,不过到了黄龙老天爷终于开恩,给了我们一个蓝蓝的艳阳天。 对了,还要提醒大家一下,虽然白天阳光普照的时候天气很暖,但是爬到山顶休息吃饭的时候还是要穿上些衣物,毕竟海拔3000多米,有些凉。另外如果下山晚的话,太阳只要一看不见,温度就急剧下降,很冷的。据说就在我们去的前几天黄龙还下了一场20多厘米厚的雪呢。 不多说了,还是再发几张照片吧,在黄龙照的片子不多,个人觉得还是九寨更美,但如果不去黄龙总会觉得遗憾。 1,黄龙-飞瀑流辉 随着曲折的栈道,蜿蜒而上,千层碧水,冲破密林,顺坡而下,突然从高约10米、宽约60余米的岩坎上飞泻而来。几经起伏,多次跌宕,形成数十道梯形瀑布。有的如珍珠断线,滚落下来,银光闪烁。有的如水帘高挂,雾气升腾,云蒸霞蔚。有的如丝匹流泻,舒卷飘逸,熠熠生辉。有的如珠帘闪动,影影绰绰,姿态万千,令人神往。 和九寨比起来,黄龙更像一个大公园,门票80的大公园。黄龙的大部分景观都是走在栈道上看的,和九寨的栈道不同,这里上山只能走栈道,所在路上有好多的人,像集市一般。为了拍张片子,我的做法是支好脚架,架好相机,调好取景,对好焦,然后就用手放在快门上,站在一边,在人少的时候按下快门,以尽量减少木头栈道在人行走时所产生的震动。 2,黄龙- 盆景池 盆景池距涪源桥1601米,池群面积2万平方米,有彩池330多个。池群形态各异,池堤的大小、高低随树的根茎与地势的变化而各不相同,堤连岸接;池壁池底呈黄色、白色、褐色、灰色,斑斓多姿;池旁池中,木石花草,千姿百态。有的如怪石矗立,有的如倒垂水柳,宛若一个个精妙奇绝的天然盆景。 明代诗云: 黄龙的这种池子很多,形状各异,处处都有一个牌子警示你严禁下池,违者罚款,据说会破还池中的钙化层,这种钙化层百年才生成几毫米。但我总觉得这种池子不像是天然形成的,因为太神奇了。 3,黄龙- 玉翠彩池 玉翠彩池距涪源桥3200余米。迂回的山道旁,一汪碧玉似的湖水突然映入游客的眼帘,湖水颜色浓艳而透明,顿使人情绪高昂,忘记了登山的疲乏。 但我们来到水边更发现了池水的奇妙:同一池水,色彩随人的位置不同而千变万化,或墨绿、或黛蓝、或赤橙…… 宛如一块出露地面的翡翠,晶莹剔透,闪烁着灵动的光芒,玉翠彩池因此而得名。 钟灵毓秀的大自然在这里为我们留下了一块神奇的“宝石”。 4,黄龙- 原始森林 走下栈道,两边便都是阴冷的原始森林,地上长满厚厚的青苔,到处是枯死的树枝,没有任何的道路通往深处,不知在森林的尽头有些什么。 5,黄龙-黄金松 黄龙有好多这种金色的松树,估计岁数也都不小了,但在蓝天下依旧是那么挺拔帅气。 6,黄龙-经幡 在黄龙古寺旁,竖立了一大排鲜艳的经幡,在微风中飘扬。 7,黄龙-五彩池 五彩池,五彩池距涪源桥4166米,池群面积2.1万平方米,有彩池693个,是黄龙沟内最大的一个彩池群。池群由于池堤低矮,汪汪池水漫溢,远看去块块彩池宛如片片碧色玉盘,蔚为奇观。“玉盘”在阳光的照射下或红或紫,浓淡各异,色彩缤纷,极尽美丽娇艳。 黄龙古寺就在五彩池的下方,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圣地。 8,黄龙-黄龙古寺 黄龙古寺距涪源桥4126米,占地千余平方米,属道教观宇。据《松潘县志》载“黄龙寺,明兵马使马朝觐所建,亦名雪山寺。”传说中的“黄龙真人”就在这座古寺中修炼,并得道成仙。寺前有近万平方米的开阔地,每年都要举办庙会。黄龙古寺是考察历代道教文化演变的重要遗址,也是川西北高原追溯大禹治水史迹的重要佐证。 黄龙古寺随山就势而造。宏伟壮观。飞格斗拱,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原有前、中、后三寺,殿阁相望。各距五里。 现前寺已毁,只剩下一副著名的楹联供后人凭吊: 在这将近4000米海拔的高处,蓝天,古寺,和美丽的五彩池构成了一种令人心灵清净的图画。 9,黄龙-五彩池全景 五彩池的全景太美了,可惜我没有更好更广的镜头,无法真实记录,没有更多的时间,无法爬到它上方的半山腰去捕捉更美妙的色彩。不过没关系,我站在了那里,亲身感受过那里,这些记忆都留在了我的脑海里,足够了...... 10,黄龙-远山 几个小时的时间,我们走完了黄龙,黄龙带给我的感动不想九寨那么多,更多的是新奇与感慨,对那奇特的景观感到新奇,感慨岁月的成就。 远处蓝天下云雾缭绕的山峰,它一定见证过黄龙的形成,我们来了,它一定看见了,我们走了,今后它还将继续关注下去,默默的看着这个美丽的地球...... 11,雪宝顶-云瀑 从黄龙找个一个车去松潘,在路上又是从云雾缭绕中行驶,天色开始暗了下来。当车在盘山道冲出云雾顶端到达一个山顶的时候,看到好多人站在车下高声欢呼,我们也回头一看,原来我们刚刚冲出的那段云雾正像瀑布一样从山的另外一面流过来,远处那清晰露出的雪山山顶正是我们在黄龙没看到的雪宝顶。当时壮观的场面真是让人激动的不知所以。我赶紧从汽车后备箱的登山包中拿出三角架和相机,同行的伙伴用数码纷纷留影,我用最快的速度支好机器,当时真的好担心这段美景转瞬即逝。 那场景真的好美。 5楼 土豆 发表于:2005-10-7 14:58:17 第三部分:牟尼沟。 1,牟尼沟-海子 离开了黄龙,我们包车去了松潘,在那里参加了“快乐小路”的马帮,随着马帮骑马深入牟尼沟,度过了两天马背上的日子。我们向导们有10几岁的孩子,也有70多岁的老红军,而且他们个个精通唱山歌,有歌曲唱得好的朋友可以和他们一起去对山歌。我们这次的目标是二道海,“马帮”的向导们不仅是向导,还是游客的服务员,他们会为游客备好炊具、帐篷、被子、食品等。饮食以当地风味为主,早上喝酥油茶、吃烙饼;中午吃干牛、羊肉佐以马茶;晚上睡帐篷、烤全羊、喝奶茶。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面片汤做的味道好极了,我们都吃了好几碗呢。 在马背上的日子真是有趣,可惜的是我们刚刚熟练的掌握了马的习性,稍稍会驾驭马的时候,我们已经回到了松潘县城。 不多说了,还是发风景照片吧。因为在马背上相机不好操作,所以照片不多。大部分是第一天到达营地后骑马前往二道海的PP. 二道海的海子也和九寨黄龙的性质差不多,估计属于同一个地质结构,但是远没有九寨黄龙的规模。 2,牟尼沟-树林 这里的景色还在未开发阶段,估计再过两年就不一样了,不知道是会更美还是会失去它的本色。因为我们看到原本只能骑马去的二道海已经开通公路了,里面也架起了一个高高的蓝色中国移动的基站。希望会越来越好:) 3,牟尼沟-头道海 头道海就是二道海中的第一个大海子,不知道是季节的原因还是其他原因,这里的水就剩下一个底了,原本在水底的水草枯黄的躺在地上,追忆着原来它美丽的身姿.... 4,牟尼沟-二道海 二道海是整个景区的精华,蓝绿色的海子静的没有一丝皱纹,如同整个景区一样,安静的很。 5,牟尼沟-山顶俯瞰松潘 松潘县城不大,到处在修路,据说是要把老城改造,看来这个革命老城要旧貌换新颜了。这里的人民大部分还是很淳朴的,但愿他们在改革的大潮中保持住那淳朴的本色。 我们在松潘也遇到了一些不愉快,就不提了。只是在此提醒大家,如果在松潘找马帮,不管是“快乐小路”还是“顺江马队”,希望大家一定要和他们的经理联系。小心被个别不法向导所欺骗。 在牟尼沟的山顶,俯瞰整个松潘,可以看到山脚下密集的县城和山腰上一户户人家。还能看到许多空闲的梯田。据说是退耕还林,今后这里都会种上树木。 6楼
|
转自:http://www.jx-hw.com/forum/dv_rss.asp?s=xhtml&boardid=6&id=819545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