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黄龙

[游记]黄龙

2008-05-22    sina.com.cn

岷江河谷风光好,松潘古镇古色香

早上8点,我们乘坐着三菱中巴车离开了成都,开始了行程六天的黄龙--九寨沟--大草原的旅行。汽车在成灌公路上飞驰,耳边响起了轻快的流行歌曲。渐渐的工厂少了,商店少了,连民房也少了起来。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绿油油的田野,和风吹送,翻起一轮一轮的绿波。零星的茅草屋座落于其间,灌溉小渠如同一条条白色的腰带系在绿色的裙子上。这便是一幅典型的成都平原的乡村景色!

车出都江堰市后,弯弯曲曲的岷江象是一位眉清目秀的姑娘坐在我们身边,至始至终地陪伴着我们。汽车在山缘上行驶着,而岷江就一边展现出自己的秀美,一边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三国时期征战杀场的姜维,静静地躺在了汶川;十八险滩的第一滩也与杨贵妃有着深厚的渊源;七盘沟恰似一块棋盘,传说是两位仙人在此对弈后所留下的仙物……

茂县午饭后,汽车继续沿岷江行驶。素闻茂县是苹果之乡,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这一路上,汽车在果树林中穿行,一棵棵枝繁叶茂的苹果树整齐地排好队夹道欢迎我们的到来。黄绿色的苹果三五成堆的聚在一起,沉甸甸地坠在枝头,象是在说,等你们尽兴归来,我们一定要请你们作客。

靠着座椅小憩之后,我们的车停了下来。从山顶向下俯瞰,悬崖下岷江已变成了三个碧绿色的海子,这便是八十多年前因地震而形成的叠溪大小海子。叠溪海分上、中、下三个海子,与上海子隔海相望的一座山,山体圆滑呈墨绿色,一条条的黄土小道镶嵌其中,恰似一块乌龟壳,故此山得名龟背山。远远望去,犹如一只刚出水的乌龟正趴在岸边晒太阳,真是名不虚传。据说,此地原来有一个叠溪镇,突然而来的地震,使整个镇瞬间陷了下去,全镇几十户人家也因此丧命。当时仅有一名四岁的孩子因外出放羊而逃过了这一劫难,如今这位幸存者已有八十多岁了,回首往事令人唏嘘不已。

晚饭后,我们便闲步于松潘古镇,感觉如同走进了几十年前的生活。松潘处于地震带上,古往今来在此发生过的地震不计其数,但是当地人民没有为之屈服。凭着他们不屈不挠与大自然长期斗争的精神,如今的松潘古镇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整个松潘古镇沿岷江而建,一座古城门气势雄伟,城门上一块蓝底黄字的匾上写着"松州"两个大字,门洞成拱形,城墙上建有如同长城那样的窥视孔,整座城门与南京的朝午门有几分相似。民屋一般为双层木制结构,上层住人,下层经商。狭窄的街道两旁,各家各户门前摆满了藏、羌民族手工艺品和当地的特产:牛角梳、彩色挎包、牦牛肉、虫草……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走进人间瑶池--黄龙

清晨六点五十五分,我们整装出发,踏上了前往人间瑶池--黄龙的旅程。

从松潘古镇出发约三、四公里后,我们便进入了藏区。这里的天空象是才被擦洗过,显得格外的明亮。早上才七点过,太阳就睁大了眼睛盯着我们,淡蓝色的天空中云朵都被照得红彤彤的。生长在城市中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明亮的天空。公路靠山的一旁,山上插着一面面写满了藏文的旗帜,原来这便是经幡。藏族人民有他们自己的宗教信仰,将经文写在旗帜上面让风吹动以祈求上苍的保祐,每当风吹过一遍时,就象自己念了一遍似的,足见他们是多么的虔诚呀!公路靠河的一面,对岸山间的梯田上种植着高原特有的农作物--青稞。你若有幸喝上一口藏族人民亲手酿造出来的青稞酒,那浓浓的醇香,一定会叫你赞不绝口、回味无穷。

不一会儿,车到了川主寺,透过车窗远远望去,山上一座纪念碑被照得金光闪闪。这便是被称为"亚洲第一碑"的红军长征纪念碑。该纪念碑由三部分组成:碑身、碑文和铜像。铜像造型为一名红军战士,他左手挥舞着帽子,右手举起机枪,嘴角边还露出一丝胜利的微笑。碑上烫有李先念同志亲自提笔的金字,在阳光地照耀下闪闪发光。据说,人们在这座纪念碑建成以后竟意外地发现了两绝:一绝是每天太阳东升西落时,太阳与铜像正好合二为一,使得铜像大放异彩;二绝便是每当傍晚雨过天晴后,铜像与碑文就发出耀眼的金光,即使在五公里以外仍不失光彩,是不是就连大自然也为这伟大的长征精神所感染了。

终于开始翻雪山梁子了。汽车在大山中艰难地爬行着,窗户上渐渐地结了一层薄薄的雾珠。我好奇地打开窗户,立马一股刺骨的寒风灌入车内,原来仅一窗之隔温差竟如此之大。放眼望去,重重叠叠的群山象波涛起伏在脚下。汽车越爬越高,车速也越来越慢,黄泥公路又窄又险,汽车紧贴着山缘蠕动着。此时的三菱车似乎变成了几十年前生产的老爷车,走一步喘三下,人坐在车中前后摇晃着。没有一个人讲话,就连车上的音乐也被关掉了。大家都默默地注视着窗外,为司机捏了一把汗。因为若是司机一个闪失,我们这一车人就要下课了。听林司机讲,我们是一群幸运儿,若是下雨恐怕就只好知难而退了。因为下雨天黄泥路又烂又滑,再加上公路坡度很大,即使空车也不敢上山。汽车已爬到了四千多米,山间云雾缭绕,坐在车里仿佛云中漫步。远处海拔五千五百八十八米的岷山主峰第一峰雪宝顶露出她神秘的面纱,在阳光的照耀下她雪白的脸蛋映出了几分红晕。汽车下山了,导游小姐解说道:"快向左看,那就是火焰山!《西游记》里的外景之一就是在这里拍摄的。"我应声望去,远处白白的红星岩怎么会是火焰山呢?不过下午由黄龙原路返回时印证了导游的话是正确的。阳光西照,岩石发出火红的光芒,热汽腾腾的云彩在山头上翻滚,如此壮观的景象,让我看得目瞪口呆,深深地为这大自然的创造力所折服。

到了,到了,人间瑶池的黄龙终于到了。黄龙,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距成都市仅三百六十公里,景区面积一千三百四十平方公里,地处岷江山脉的雪山脚下,海拔三千一百二十至三千五百七十米,是长江水系涪江源头的一条支沟。
黄龙四周地势高峻,海拔五千米以上的山峰就达十余座,是大自然雕塑的壮丽的天然景观。景区由黄龙沟、雪宝顶、牟尼沟、火焰山、丹云霞五部分组成。而坐落于其间的黄龙沟以她那五彩斑斓,绚丽迷人、层层叠叠的彩池,高低错落、光芒万丈的大雪山,茂密的原始森林及珍稀的野生动物大熊猫而著称于世,其景更被人们准确地概括为雄、峻、奇、秀、野五个字,并享有"世界奇观"、"人间瑶池"之美誉。

黄龙原始秀丽的风光主要分布在一条长达7.5公里,宽约三百五十米的山谷中,主景为一条黄色地表钙化堆积体,似一条从雪山上飞腾而下的"巨龙"。梯田般层层错落向上的彩池,大者如排球场,小者如车斗、锅、盆。在阳光下洁净无尘,流光溢彩,形态玲珑。早在几百年前,一位佚名的学士评黄龙:"玉嶂参天,一径苍松迎白雪;金沙铺地,千层碧水走黄龙。"

黄龙寺,原由三座殿堂组成,位于沟口的罗汉堂叫前寺,玉翠峰山脚的正殿为后寺,前、后寺之间为中寺。前、中寺已毁,后寺仍存。后寺是祭祀黄龙真人的寺庙。寺内塑有黄龙真人像,造型生动,神态逼真。寺门正中上方悬挂一匾额"黄龙古寺"。由于它位于三寺最高处,坐南朝北,故在这里可观黄龙沟全貌,人间瑶池尽收眼底。

我们由沟口的涪源桥入沟,经木制栈道上行游历了景区标志碑、迎宾彩池、飞瀑流辉、洗身洞等景点,由于时间限制,我们只走了1.9公里,爬到争艳彩池就打道回府了。尽管如此,我们仍已大饱了眼福:黄色的盆池,由浅蓝到墨绿的池水,沉于水中的怪异枯木,长于盆池中的矮树灌木构成了一幅天然的水彩画。明媚的阳光普照大地,建于水上的栈道把游人引入画中,我感到自己已化身成一个彩池,融入了这幅天然的水彩画。

漫游"童话世界"
--九寨沟

九寨沟位于嘉陵江源头支流,深藏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西部的崇山峻岭之中,因沟内有九个藏寨而得名。九寨沟面积六万五千多公顷,沟尾最高海拔四千七百米,沟口最低海拔两千米。一百一十八个被称为"海子"的高山湖泊和十七处瀑布群分布在"Y"字形的石灰岩质的沟谷里。其水源自雪山流入沟尾海子,漫溢穿林过滩,形成雄伟壮观的瀑布,汇入层层梯级海子,犹如一串五光十色璀璨的明珠。四季积雪的皑皑银峰,随季节变换的密密丛林,五彩缤纷的高山海子交相辉应,勾绘出一幅奇幻迷人的山水画卷。

早上7点,我们便来到诺日朗中心车站,沿着日则沟向原始森林进军了。镜海位于日则沟沟口,距诺日朗中心车站仅1.3公里,以水面平整如镜而著称。远远望去,蓝绿的海水安静地躺在那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渐渐地走近了,湖山的胜处也就逐渐地显露出来。清晨的镜海,恰似一块深蓝色的巨大宝石,优雅而宁溢。近处的花草树木静静地倒立在水中;远处的高山、白云也安祥地睡在海里:如同水下也有同一个世界。难怪九寨沟有鸟在水中飞,鱼在天上游的说法。
从镜海出发沿日则沟上行约1.2公里,我们便来到了珍珠滩瀑布景区。该景区主要由上部的珍珠滩与下部的大瀑布组成。木质栈道修建在水流湍急的珍珠滩上,急流撞击在滩石上水花四溅,犹如一颗颗珍珠撒落浅滩。弯弯曲曲的栈道伸向深沟,仿佛隐藏着某种神秘。此时峰回路转,一幅大瀑布映入眼帘。震耳欲聋的哗哗声,似千军呐喊,似万马奔腾。飞花碎玉的水沫遮天蔽日,数丈之内细雨濛濛,沐浴其中令人心旷神怡。这时我才醒悟过来,我已经下到了瀑布的底端。听说这里也曾是《西游记》外景拍摄地之一。我沿着栈道走出了景区,默默地期盼着所许的心愿能得以实现。传说顺着栈道走上一圈,不但表示人生圆圆满满,而且许下的心愿也会灵验。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52f33e01000a3h.html21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