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下一篇攻略 土林是怎么形成的

[游记]下一篇攻略 土林是怎么形成的

2007-07-16    easykan.com

在镶嵌于滇中高原的北部,有一块美丽神奇的地方,它就是以170万年前的“元谋人”而名闻遐迩的元谋县,这里人杰地灵,风光秀美,物产丰富,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是全国有名的大菜园,素有“天然温室”之称,县境内以“元谋人”为品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和以金沙江为龙头的水文资源无疑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尤其是以土林奇观为代表的地质地貌自然资源,具有较强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其优美度、奇特度、丰富度和有机组合度远远超过了人的思维空间。土林是水土流失的特殊形态,容易消亡也容易新生。土林是稀奇的,也是珍贵的,它不仅是元谋的,也是中国和世界的自然遗产。

一、土林的形成

土林是种独特的流水侵蚀地貌,在云南元谋盆地和西藏的阿里扎达盆地最为发育,此外,云南的江川、南涧、四川的西昌、寸肃的天水和新疆的叶城等地也有分布,但是,就面积、观赏性、典型性和密集程度看,它们都不能与元谋土林相比。土林是特殊的岩性组合、构造运动、风雨动力和生态环境等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元谋盆地的土林计有13座之多,总面积达42.9平方公里,约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50分之一。最壮观的有新华土林、班果土林和已开发成风景区的虎跳滩土林,它们跟其它小区域土林一道组成了国际国内罕见的元谋盆地土林群落。

二、土林的形成机制及其稳定性

1、区域地质背景:

元谋盆地地处川滇南北构造带中段,为一受南北间大断裂控制的断陷盆地,其东部分布着侏罗纪、白里纪长石石英砂岩、砾岩和泥岩构成的侵蚀山地,相对高差1000—1500米;西部为元古苴林群片麻岩、石英岩、片岩、千枚岩和晋宁期的花岗岩组成的低山丘陵,盆地内广布上新世——全新世的晚新生代地层,土林发育于上新统——早更新统的层位。盆地的基底主要是艾林群和晋宁期花岗岩。

2、土林的形成条件:

A、土林的组成物质成分——半胶结及成岩度较高的砂砾石层是形成土林的内在原因之一;

B、新构造运动不仅提供流水侵蚀的势能,同时也控制了土林的发育走向;

C、铁质风化壳和铁质胶结砂砾层对土林进行多层保护;

D、气候的干燥与降雨量少是土林发育的重要条件;

E、生态恶化加速了土林的发展。

3、土林的发育过程和类型:

土林发育分五个阶段:片蚀、纹沟、细沟阶段;切沟阶段;冲沟、侵蚀盆阶段;宽沟阶段; 残丘夷平阶段。

土林的类型:

按色彩分:红土林、黄土林、白土林、彩色土林。

按地貌形态及其组合与发展阶段分:细沟土芽型、圆盆土柱型、宽沟城堡型、残地坡柱型。

按造型分:锥柱状、城堡状、峰丛状、城垣状、慢状、雪峰状。

4、土林发育的速率概算:

A、土林形成所需的时间:

根据侵蚀模数类比法的计算,土林形成约需96-6490年。最早形成于中全新世的大西洋期,最晚形成于亚大西洋期,高大的土林可能是全新世亚北方期的产物。

B、土林发育的侵蚀速率推算:

土林的平均侵蚀速率为6.16-41.6毫米/年,超过滇东岩溶高原喀斯特地貌平均侵蚀速率的120-830倍。

由此可见土林发育十分快,但并不是千百年就能形成;因此土林也并不那么容易消亡,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和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对象,这一代土林几百年内是不会消亡的。即使进入老年期的土林不断消亡,只要地壳运动不停止,只要水土流失不间断,新一代土林必将逐渐产生。人类的活动不能阻止土林的发育形成,只能加速或延缓它的扩大。

5、土林的稳定性

A、区域稳定性:影响该区域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是活动性断裂、地震和新构造运动。由于贯穿元谋盆地东部的压扭性大断裂带呈南北相延伸,虎跳滩土林、班果土林和新华土林等多座主要土林均地处盆地西部,距东部断裂带10-40公里,断裂活动时西部的影响相对减弱。元谋盆地大于4.7级的地震很少,计算结果得出,土林单体土柱每平方米所能承受的力远远大于每平方米上地震所产生的水平力,即使盆地发生6-7级地震,在只考虑地震水平力的前提下,土林是稳定的。纵观云南全省、滇中地区新构造运动相对稳定,区域地壳稳定性中等。

B、土林自身稳定性:土林位于地下水之上的色气带中,根基牢实,较为稳定;组成土林的半胶结成岩度较高的土体对土林的自身稳定起着决定性作用;多层保护盖层增强了土柱的稳定性。降雨则是影响土林稳定的最主要的外在因素。

转自:http://www.easykan.com/showgl.asp?articleid=25732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