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剑门蜀道游记(17)阆中古城 |
[游记]剑门蜀道游记(17)阆中古城 |
2007-07-16 cnlnsq.com |
剑门蜀道游记(17)·阆中古城 三面临嘉水, 四周环青山。
注:阆州古城位于四川北部,地跨嘉陵江两岸。古巴国别都,秦置阆中县,刘璋时为巴西郡置,明清时为保宁府置。“其山四合于郡,故曰阆中。”素称“名醋之乡”。三国时蜀汉著名学者谯周、宋代名将张宪、文学家陈尧叟、陈尧佐故里。一直为蜀道南路的“咽喉之地”早在1300多年前,阆中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有“阆苑仙境”、“阆州天下胜”之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em06]
附记:
阆中的城市历史源远流长。这里相传为中国远古帝王伏羲诞生的地方。商周时代,阆中是巴国北部重镇。战国中期(公元前330年),巴国由重庆迁都阆中。秦统一后,于公元前314年置阆中县,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从古至今,阆中县治未动,县名不改,是全国少有的至今保持原名的县城。阆中历来是川北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宗教中心,历代封建王朝都在阆中设置郡、州、府、道治所,清政府还曾在阆中设四川省会达17年之久。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阆中风光秀丽,名胜众多。城周有“锦屏春色”、“嘉陵秋水”、“梁山戴雪”、“云台仙风”等阆中十景。城内的古街道交错纵横,91条街巷中有20多条街巷仍保持着唐宋时的建筑风格。这些街巷的平面布局、空间处理,建筑物的外观造型、构造方法,细部装饰和材料选用等方面,都具有独特风格。现挂牌保护的居住点143处。这些官宅、民居的共同特点是:古、雅、幽、翠。临街的小木屋都有外柱廊,出檐数尺,供行人遮阳、避雨。建筑布局,大部分是四合院、一棵印、正方形、多子形。有些院内回廊曲径,古朴典雅,具有南方园林特色。在街道交汇处,往往有楼台拔地而起。其中“阆苑十二楼”之一的光华楼,始建于唐代,重建于明,仍保持唐代风貌,楼高4层、36米,三重檐歇山式屋顶,上覆琉璃瓦,配以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为国内所罕见的古建筑。因此,阆中自古以来就有“蜀中胜地”、“阆苑仙葩”的美誉。 宋代白塔
此外,阆中还是我国道教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著名的“佛都”。众多的寺庙、道观、教堂都保存完好。有始建于唐、重建于元,结构宏伟的永安寺建筑群及“佛都”观音寺和五龙庙;有布局严谨、古朴典雅的张飞庙;有保存完好、国内罕见的佛身衣纹为凸文的唐代10米高释迦牟尼的佛石窟和唐宋碑刻;有伊斯兰教圣地的巴巴寺和技艺精湛、玲珑剔透的砖雕群;有与江西南昌腾王阁比肩齐名的阆中腾王阁;还有张宪祠、八仙洞、魁星楼、吕祖殿、清代考棚等名胜景观200多处。 阆中既是座历史古城,也是座文化名城。远在西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这里已是我国天文研究中心,诞生于阆中的天文学家落下闳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浑天仪,奠定了世界上最早的浑天说基础,否定了“天圆地方”之说。他还于公元前104年创造了《太初历》,在中国延用了1000多年。随后,在汉哀帝时期和蜀汉时期,阆中又先后出了任文孙、任文公父子两代和周舒、周群、周巨明祖孙三代等多位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到了唐代,袁天罡、李淳风等天文学家也先后定居阆中,观测天象,研究天文。李淳风撰写的《乙巳占》,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气象学专著。他在书中将风力定为8级,这在世界上是首创。李淳风和袁天罡最后都逝于阆中。今遗有淳风寺、淳风街和李淳风墓碑,袁天罡墓、天罡街和天宫院等遗址。 阆中滕王阁 |
转自:http://www.cnlnsq.com/forum/thread-1678-1-88.html61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