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复建会馆阆中旅游新攻略

[游记]复建会馆阆中旅游新攻略

2007-08-04    lz520.net

复建会馆 阆中旅游新攻略

<P>位于阆中古城的川内罕见徽派建筑——保宁旅行社。</P>
<P>&nbsp;</P>
<P>&nbsp; “阆中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之地,因此曾经留下了多座规模宏大的会馆。”昨(22)日,阆中名城研究会会长李文明向记者介绍被很多人遗忘的会馆文化时说,“重新恢复、打造这些会馆,应该是阆中经济、文化、旅游发展的必然。”  </P>
<P>&nbsp;</P>
<P>阆中有一个庞大的客家体系</P>
<P>&nbsp;</P>
<P> 阆中,自古为入川的交通要道。这里东枕巴山余脉,西倚剑门关臂腕,巴蜀通中原的米仓大道、金牛大道在此交汇,加之嘉陵江纵贯南北,有人形容是“前控六路之师、后据西蜀之粟、左通荆襄之财、右出秦陇之马”,既是川、陕、甘、鄂、京、广等地的商品集散地,又是进退自如、攻守咸宜的兵家必争之地。</P>
<P> 正是因为如此,大量的外地客商云集阆中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清朝时期,在政府的诏令下,甘肃、宁夏、湖北、湖南等地百姓怀着对“天府之国”的憧憬和向往,踏上了移民之路,这就是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由于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发达的水陆交通, 阆中成为众多移民的首选居住地。阆中也因此形成了庞大的客家体系,传播着客家文化。据了解,移民的客家有上百个姓,19个民族。</P>
<P> “会馆大都是同籍的人建设起来的馆所,供老乡这个群体集会、活动或寓居。”李文明说,这相当于各地的人在阆中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大圈子”,一个有着鲜明地域特点的小社会。由此而积淀了阆中今天和谐共生的“多元文化”。 </P>
<P>&nbsp;</P>
<P>客家人5次迁阆中,建有6大会馆</P>
<P>&nbsp;</P>
<P> 客家人5次迁徙阆中,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因为有着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遭遇、共同的习俗,他们便以省或地区为一个群体,在阆中建立了活动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其中规模宏大的有陕西会馆、浙江会馆、安徽会馆、江西会馆和湖广会馆等6处。湖南、湖北的叫禹王宫,福建的叫天台宫,江西的叫万寿宫,陕西的叫三元宫。阆中现在还有以这些会馆命名的街道。</P>
<P> “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阆中的客家会馆在川内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客家文化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研究的李文明告诉记者。</P>
<P> 在这些会馆中,陕西会馆规模最大,至今仍然完好如初,气势非凡。整个建筑坐落在阆中蚕种场内,前后有四个大殿。在会馆中有一座土山,现为花台,相传陕西人为防水土不服,来阆中时必带一些陕西黄土,如遇腹泻时,就用这些土煎水服用,后来陕西黄土便堆成一座小山。</P>
<P> 古城大东街,有一个川内罕见的徽派建筑,原为“保宁旅行社”。这里前院是茶馆,后院是钱庄、当铺和客栈。这些徽派建筑群,周围呈梯状的垛子(烽火墙)将房屋四面包围,屋面均朝里斜,形成了“四水归塘”的建筑特色。这里还是古代商人洽谈生意的场所。</P>
<P> 在阆中市玉台乡,至今尚存的浙江会馆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民国时候曾作为国立高等小学堂,后一直作为学校沿用至今。</P>
<P>&nbsp;</P>
<P> 复建会馆,为古城旅游再添亮点</P>
<P>&nbsp;</P>
<P> 李文明认为,由于会馆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复建一批会馆后,阆中古城将形成更加多元的建筑风格,外地的商家和游客来到阆中后,看到自己家乡的建筑,一定会感到格外亲切。不仅如此,在大力发展经济的今天,会馆还能够发挥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相当于给不同省份和地区的人在阆中安了一个“家”。</P>
<P> 除了至今完好的陕西会馆外,保宁旅行社已经重新打造成了客栈,浙江会馆只需修葺即可,湖广会馆的重建已经有业主表达了投资意愿。此外还将新建“秦巴会馆”。东西走向的秦岭、大巴山横亘的地区,曾经是中国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这一带互相依托,交流频繁。通过建立秦巴会馆,不仅延续阆中与陕西、湖北等地区的历史文化交流,而且有助于巴文化的研究与传承。</P>
<P> “客家人在阆中修建了同乡交流的会馆,家境殷实的还修建了很多大院,这就为我们今天复建会馆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据李文明介绍,目前,复建会馆的提议已经引起了阆中市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P>

转自:http://bbs.lz520.net/bbs/archiver/?tid-73158.html34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