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阆中游记(五)—贡院篇 |
[游记]阆中游记(五)—贡院篇 |
2007-07-23 sina.com.cn |
有人说,科举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猛一听说觉得好笑,仔细品品却不无道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注意研究选拔人才的国家之一,从公元606年,隋杨帝大业二年科举萌芽开始,历经唐、宋、元、明至清光绪(1905)废除,从地方官推荐士人参加考试到之后逐渐形成和完善的“童试”“乡试”“会试”“殿试”,一千三百多年的漫长历史,给无数出身寒门却又满腔抱负的能人志士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和通向历史舞台的阶梯。 贡院,是会试(乡试)的考场。乡试每三年一次。在秋天,故叫“秋试”又叫“秋闱”,为九天,农历八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三场,每场三天。全国的会试科考也是每三年一次,在春天,故叫“春试”,又叫“春闱”,也为九天,农历二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三场,每场三天。 一旦入院,踏进这些按照“天、地玄、黄……”编号的房间,未到考试结束,没有人可以从任何一道门出去,即使敌不过酷暑严寒,即使熬不过天灾病痛,就算永远的闭上眼睛也只能通过长长的竹杆、高高的墙,墙内送,墙外接的方式运送离开。 在这些封闭、黑暗又狭小的考棚里(原考房仅为一半),一张桌,一只笔,一只烛、托起了多少学子的梦向和期望,又扼杀了多少颗壮志雄心啊!当人们憧憬着“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风光,又可曾想到"名宦无媒自古迟,穷途此别不堪悲"的哀伤?又有多少人能理解“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无奈呢? 泛黄的纸页上,工整的字迹边,圈圈点点的墨痕,有着什么样意义?四下打听,原来,考官阅卷会在考生的试卷上用圈或点来分别表示字写得好和断句断得妙!而“可圈可点”一词是正是源出于此呀! 脚步匆匆,阆中名胜,仅观一二,留些许遗憾,择期再会! PS:阆中系列结束,“巴中过客”即将登场,欢迎关注!!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7089290100084m34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