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四川宜宾游记—忘忧谷记—同程旅游博客

[游记]四川宜宾游记—忘忧谷记—同程旅游博客

2007-07-29    17u.com

从万里镇小桥东行三公里,待从竹海博物馆略知竹的历史,过翼王桥,前行百步,便是一条竹的瓦、竹的柱、竹的门、竹的窗、竹的壁、竹的街了。一块浑厚方正的“忘忧谷”巨匾悬于竹楼上,并有联对曰“万竿翠竹扫去滚滚红尘,一溪清流奏出淳淳韶音”。鉴赏竹街的工艺品后,小巧玲珑的“浸幽阁”便于眼前。上亦有联曰“悬崖挂玉珠,深山藏野谷”。入阁过竹桥,是竹海也少见的特色。本来,竹海的竹主要是以楠竹为主的,整山整山的,五、六百座山头大都是楠竹。而于此深涧,却是婀娜的绵竹。肥厚的竹叶衬着修长的竹节,随着溪流行走。绵竹溪一过,便是五步一小瀑、十步一大瀑的深谷之中。

“珍珠瀑”由于断崖面宽、水流散细而成。“珍珠瀑”上是“永通池”。李永通,长宁邑人,明代天顺四年(1460)榜眼。传说李永通在编修《英宗实录》时回乡,坐于珍珠瀑上砚墨作诗,后人便把这一砚盘式的水洼称作了“永通池”。“永通池”移步向上,是谷中一大胜景:“五叠屏”。立于此,遥遥一望,谷中的溪水从五层重重叠叠的断崖上跳跃而下。层层叠叠后面不仅仅是一片翠绿,而且是流动着的晶莹。诗画如此,诗乐如此。顺着五叠屏边的蛇行小路,又是一处特色的瀑布:“石流”。据说源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古意。不仅如此,由于此处断崖中间一块大石,将溪水一分为三,所以也有人把它称着“一石三清”。正得于“石流”,才使曾任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的县人周洪谟(明代正统元年即1436年榜眼),在竹海深处写出著名的《箐斋说》。竹海原名“万岭箐”就出自此文中。据说,周洪谟走后,一潭墨色就成了“洪谟砚”了。

从“洪谟砚”拾级而上,溪流夹潭,楠竹蓊郁,遮天蔽日,凉风拂面。忘忧谷于此,炎凉两重天。于下,其天气与小桥差不多,于上,夏天就不再光临。只有到了这里,深谷才真的有了深谷的味道。深谷之水是荡涤红尘之水,深谷之风是清净凡心之风。缓缓于溪边,缓缓于林下,林中的“细雨亭”呈于眼前。何谓“细雨亭”,是谷的瀑布飘洒飞舞所致。坐于亭内,静心听雨,曼妙的雨雾正抚慰着游人的心际。“细雨亭”下就是长十公尺宽三公尺的“天生桥”。过了天桥就是“石破天惊”了!“石破天惊”真是竹海的一大奇迹:一排春笋凭借大自然的伟力,把一硕大无朋的巨石从下往上劈开,新竹便直插云天。看来。忘忧谷不仅以忘忧著称,而“石破天惊”让人看到了生命的力量和生命的自信。

“石破天惊”前就是忘忧谷的尽头了。尽头并没有尽的意思,尽头处则是一仞绝壁一片天光。“涤尘瀑”,“九天瀑”虽不是竹海最大最高的瀑布,但可以算得上是最美最富有诗意的瀑布。“涤尘瀑”高五十公尺,宽二十公尺;“飞天瀑”高近一百公尺,宽十五公尺。“九天瀑”上天光乍现,便是我们无法想见的另一种景致。“涤尘”“九天”双瀑确实增添了忘忧谷的想象空间。过天桥,静心听雨,洗涤凡尘,然后随谪仙人李白登堂入室,漫步九天。此时此景,忘忧谷不仅静谧,倒有些唐诗的浪漫了。

转自:http://ct.17u.com/blog/article/38660.html51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