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自贡旅行备忘及相关知识|游记攻略|四川游记攻略

[游记]自贡旅行备忘及相关知识|游记攻略|四川游记攻略

2007-07-16    9tour.cn

交通提示

自贡市内交通便利,乘巴士可到各处景点,四川各地均有长途汽车、火车到达,成都、重庆每隔半小时便有班车开往自贡。

住宿指南

邮电宾馆:邮电宾馆位于自贡市檀木林大街(市邮电局内),距火车站仅3站路程,到彩灯公园步行 需10分钟,交通便利,环境幽雅。提供出租车、预约定房、团体活动、代购商品和代办火车 票、飞机票等一条龙服务,是理想的下榻处。 地址:自贡市檀木林大街 邮编:643000
电话:(0813)2405678

自贡沙湾饭店:  三星级旅游涉外饭店,位于自贡市中心繁华地段,交通便利,是旅游度假、休闲娱乐、 会议洽谈和商务活动的理想场所。
地址:自贡市滨江路3号 邮编:643000
电话:(0813)2208888 传真:(0813)2201168

相关知识

恐龙灭绝的原因
有人认为大约6500万年前,有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产生了尘云遮掩住地球达5年之久。由于尘云遮日,气温下降,植物死亡,使全球的巨大爬行动物先后死亡。也有人认为由于哺乳动物的兴起,把恐龙蛋吃光了,造成恐龙的灭绝。还有人认为中生代末期的地壳运动使海陆变迁,气候变冷,植物减少,食草恐龙首先遭殃,食肉恐龙也随之断粮,于是就纷纷灭绝了。到底哪种说法对?人们正在深入考究中。

是什么杀害了恐龙?
中国科学家最近根据对部分恐龙化石的化学分析,发现了植物杀害恐龙这种史前动物的证据。他们选取了五十多个埋藏在四川盆地中部、北部和南部的侏罗纪不同时代的恐龙骨骼化石样本,并对照同时代的鱼类、龟类及植物化石进行了中子活化分析,发现恐龙骨骼化石中存在微量元素异常。
主持这项工作的成都理工学院博物馆长李奎说:“这些恐龙化石中砷、铬等元素的含量明显偏高,有可能是恐龙生前过多食用高砷、铬植物,生命代谢使砷、铬沉淀在骨骼中的结果。”对恐龙化石埋藏地的植物化石研究表明,植物化石中含砷量也非常高。砷即是砒霜,过量摄入会导致生命死亡。
科学家自70年代以来,在四川盆地发现了大批恐龙神秘集群死亡的现象。其中,自贡市一处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发现了100多头恐龙的化石,它们大部分是素食恐龙。李奎说,初步推测,这些恐龙食用含砷植物,引起慢性中毒,一头头在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里逐一死去。由于恐龙是集群生活,所以它们的化石被发现埋藏在一起。

鸟儿的爸爸是恐龙
19世纪,科学家第一次发现鸟与爬行动物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没有人能拿出证据证明两者的关系。

直到1996年8月,中国辽宁省一位农民从地中发掘出一块像“龙”的化石,事情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块动物化石长56厘米,身上清晰地覆盖有细毛,但这些柔软的细毛有可能是羽毛。中国地质博物馆的专家研究和鉴定后,把它命名为“原始中华龙鸟”,认定它是一种原始鸟类,是介于小型兽脚类恐龙与始祖鸟之间鸟类演化初期的过渡类型,翅膀尚未发达,是鸟类的真正始祖。1996年底,第二块化石出现了,令人兴奋的是,化石的羽毛特征更为明显,全身披有长约2.2厘米、宽约1.1厘米的大片状羽毛。这次发现经研究证明化石上的覆盖物的确是羽毛。

1998年,辽宁省又发现了两块恐龙化石,化石中的恐龙在前肢和尾部长有羽毛。显然这种羽毛不是用来飞行的,很可能最初是用于绝缘,也可能是像孔雀那样作为彩色的装饰去吸引异性;当然也可能是作为警戒色吓退敌人。后来,这些长羽毛的恐龙偶然发现在奔跑中振动翅翼可以提高速度,经过几百万年的振翼最终化为飞翔。中国博物馆馆长季强认为,鸟类是温血动物,是整个动物界唯一长有羽毛的动物,羽毛因而是鸟类的第一性特征。温血则是划分爬行类与鸟类的生物学标准。中华龙鸟的显象特征是长有羽毛,隐性特征是属于温血动物。如果说第一块中华龙鸟由于羽毛短小还难于让整个科学界认同的话,那么最新发现的中华龙鸟化石的大片羽毛,则使人们有理由称它为鸟。人们已经基本上认同这一观点:鸟类是由恐龙进化而来的。

转自:http://www.9tour.cn/TravelBlog/Blog_26_1/446/14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