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卧龙〗 |
[游记]卧龙〗 |
2008-05-22 sina.com.cn |
【第三辑】〖大熊猫的故乡--卧龙〗 2007-04-15 22:48:25 大中小 翌立七时半准时出发,今天的任务是从茂县赶至汶川县,观卧龙大 根据导游的安排,上午的行程主要是购物,途经的购物点有牦牛肉、牛角梳、藏药三个点,这也是此行导游创收的好机会。由于此后的五天时间里先进的路线团队走的相当少,旅游商业不为发达,所以导游一直在报怨说从今天开始是为我们义务劳动!由于时间还长,团友们怕行旅太多也没买什么东西,导致导游的心情差致极点。 逛完购物点,向汶川走发与主帅的红一方面方面军会师,随主帅的还有当地旅游公司的刘经理,会师地点在317国道上的一个叫耿达的小镇。在那里我们换了一辆28座的大车,按当地的要求大车配了两名司机,让我们感觉安全有了更好的保障。换车后继续前行,由于成都至汶川在修高速,国道也在修理,所以路上经常性的停留等车,停车时就下来拍拍路边花花草草。让我深受颇深的是等车行车交通的次序井然,完全没有东部那种嘈杂的路况,这点也引进了团友们对中外交通管理的讨论。 至卧龙还有较长的一段时间,我们来谈谈汶川的红色史。1935年5月16日下午,红9军27师先头部队进至汶川县的芤山、青坡、萝卜寨一带。5月23日,总指挥徐向前在雁门乡索桥村川主庙指挥“雁门关战斗”获取胜利后,红30军、31军、33军之主力部队及总指挥部的红军迅速进占了威州、新桥、绵虒、草坡、卧龙以北地区。红军从当年5月中旬进入汶川至次年2月全部撤走,历时9个月,足迹踏遍雁门、威州、克枯、龙溪、绵虒、草坡、映秀、耿达、卧龙等乡镇,同时还先后与敌军展开大小战斗10多次。 红军在汶川期间向当地民众广泛宣传党的主张和纲领,同时建立了红色政权。在党的建设方面,建立了中共汶川县委和下庄、和平两个区委。中共汶川县委刚成立时,办公地点设在威州后街,后移至涂禹山。县委成立后,在筹建苏维埃、领导各级苏维埃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发动群众支援红军作战和扩大红军队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红军在汶川期间,自始至终都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他们为红军挂红、倒茶送水、安排住房,特别是草坡乡的群众,他们聚集在两河口,杀猪宰羊、敲锣打鼓迎接红军;通山寨、萝卜寨一带的群众纷纷拿出自家的粮食给红军吃。红军长征在汶川的9个月时间里,汶川人民先后为红军筹粮20多万斤,保障了粮食的供给。“吃不完的通山寨,搬不空的萝卜寨”之说便是佐证。 红军长征过汶川,像一盏明灯,照亮了藏羌山寨,千百年过着奴隶生活的各族人民在黑暗中见到了曙光,红军播下的革命火种,燃起了各族人民革命斗争的熊熊烈火。红军北上后,反动派卷土重来,致使住在簇头(今西羌第一村)附近的33军某政治部的39名红军全部遇难,其中有儿童团员12人。尤其是在龙溪乡的东门口偏桥处,1935年8月10日(农历七月十二日)前后几天就有100多名红军惨遭反动派杀害…… 解放后,汶川县人民政府为缅怀红军的不朽功勋,在簇头沟村修建了“红军烈士纪念馆”,在威州原索桥处修建了揉式钢绳吊桥,命名为“红军桥”。 下午2时,抵达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是产保护高山生态系统及大熊猫、金丝猴、珙桐等珍稀物种为主的综合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20万公顷。保护区始建于1963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保护区之一,1980年被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同年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合作建立了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 这里温暖湿润的自然环境为众多生物的栖息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据统计:区内有脊椎动物450种,其中兽类103种;鸟类281种;爬行类21种;两栖类14种;鱼类11种。已采集到的昆虫标本约1700种。高等植物4000多种,隶属于217科814属。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物种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白唇鹿、绿尾虹雉、珙桐、水青、连香、红豆杉等。区内分布的100余只野生大熊猫占全国总数的10,因而使卧龙以“熊猫之乡”“宝贵的生物基因库”响誉中外。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a92a77010008ky24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